2.小小奥运会
这个游戏是为了让孩子们感知运动会的形式、气氛,同时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及积极性。而且这个活动需要许多孩子参加,有利于引导幼儿参加体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活动准备:①音乐《运动员进行曲》、早操音乐,标示牌。
②头饰:兔子、小马、蜗牛、海豚。
③呼啦圈、小高跷、平衡木、跳袋、沙包、体操垫、布娃娃等。
活动过程:①运动员入场式:请幼儿按人数平均分成四队,选择一种小动物的头饰戴上,由排头手持标示牌听着《运动员进行曲》的音乐走进运动场。
②体操表演:请幼儿听音乐表演早操,看看哪队的幼儿动作最整齐、最有力、最到位。
③体育项目比赛:
a.兔子拔萝卜:请头戴“小兔”的幼儿参加比赛,站成两队,排头听到“开始”的口令后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过每一个呼啦圈后返回,将跳袋交给下一名幼儿,游戏继续。速度快的一队为胜。
b.小马运粮:请头戴“小马”的幼儿参加比赛,站成两队,排头踩在小高跷上,听到“开始”的口令后向前行进,绕过小椅子取一袋“粮食”搭在肩上后返回,将高跷交给下一名幼儿,游戏继续,最后速度快的一队为胜。
c.蜗牛赛跑:请头戴“蜗牛”的幼儿参加比赛,站成两队,排头趴在平衡木上,听到“开始”的口令后在平衡木上向前爬行,到达终点后,跳下来绕过小椅子返回,拍下一名幼儿的手,游戏继续。速度快的一队为胜。
d.海豚救生员:请头戴“海豚”的幼儿参加比赛,站成两队,排头趴在体操垫上,听到“开始”的口令后在体操垫上双手背后用身体向前爬行,到达终点后,取一个布娃娃放在后背上爬回来,布娃娃不能掉落,拍下一名幼儿的手,游戏继续。速度快的一队为胜。
④发奖仪式:教师给幼儿发放不同的奖牌——金牌状巧克力,分别设立勇敢奖、团结奖、进步奖、优秀奖等奖项。变化与延伸:根据幼儿自身的发展进行不同主题的运动会。
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
人类对于陌生者,有着本能的惧怕心理。尤其是1岁以内的宝宝,大多数都是怕生的。与人交往确实是一门大学问,我们要做的是,尽量地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这样,当他们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就不会只剩下害怕。
其实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是很好培养的,我们常常会发现,1岁的孩子,在遇见熟人时就能面带笑容招手“拜拜”。2~3岁的孩子可以用语言与他人打招呼,但孩子的差异大,不能用语言打招呼也不要勉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训练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1.大人与孩子一起与熟人打招呼
孩子容易受到大人的影响,如果在公园或路上遇到熟人,大人一定要经116常热情地与他们打招呼。同时,让孩子也向熟人招手、问好、拜拜。久而久之,孩子不自觉地模仿大人的言行,就会养成与人打招呼的好习惯。而一个爱与人打招呼的嘴甜的孩子,自然容易受到别人的欢迎,长大后自然会主动与人交往。
2.教会孩子礼貌用语
如活学活用“早上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词语。这些词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教授,不管他们是否明白,但至少可以培养孩子们形成礼貌用语的习惯。平时和孩子玩“过家家”游戏时,用布娃娃教孩子说“早晨好”“晚安”等。由此再过渡到与其他人打招呼,孩子自然就不再害羞,外出时也能与人很好地交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不愿意,大人不要强迫孩子打招呼。当孩子表现害羞时,不愿与人打招呼,他会更加害怕,如果强迫孩子,他会更加紧张。
3.多让孩子与其他人相处
你会发现,多子女的家庭里,孩子们虽然难免吵架,但是都很快乐。而独生子女家庭里的孩子往往最羡慕别人有兄弟姐妹,因为他也希望有人陪他玩。当孩子经常独处时,他会显得很无聊、很孤单。长期下去,就会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也很可能患自闭症。孩子最需要的是玩伴,而不是玩具。如果你给孩子买了玩具手枪,而只许他待在家里,相信孩子宁愿不要玩具手枪。
没有人跟他一起玩,他没有机会展示他手枪的“威力”,无法获得乐趣,又有什么意思呢?
4.允许孩子多交朋友
这一点是与前面的一点相承接的。不过,许多家长虽然自以为做到了,却不能真正地执行下去。有的家长虽然说让孩子多交朋友,但是规矩很多,而且过分干涉。或者当孩子带着小朋友到家里来玩的时候,大人却显得非常不耐烦。其实孩子在大人面前还是处于弱势的,这么做不仅会使你的孩子失去一个好朋友,而且也会让孩子对再交朋友产生恐惧心理。久而久之,孩子交朋友的时候就会缩手缩脚,自然不愿与人交往了。在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时候,大人也可以进行一些选择,要明白,朋友之间应该是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的。所以,当你的孩子沉默内向时,应尽量让他和性格开朗、外向的孩子玩;如果你的孩子在家里比较娇惯,就可以有意识地让他和独立性强一点的孩子玩;而如果你的孩子很胆小,就多让他和大胆勇敢的孩子一起玩。
5.多让孩子和陌生人说话
许多父母常常教导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是在无意之间给孩子们之间树了一堵墙。其实在外出时,可以鼓励孩子和陌生人说话,比如在公园遇到的老爷爷老奶奶,尽可能让孩子与他们聊天,而老人们通常也很喜欢孩子。
在买东西的时候,也可以让孩子拿着钞票去买,而大人只要站在附近注意孩子的安全就可以了。
6.鼓励孩子“扎堆儿”
一般情况下,社会性发展尚不充分的孩子擅长自己玩儿,缺乏相应的社会交往技能,但这并不是把他们关在家里的理由。不把孩子放在人堆儿里,他怎么学会与人交往呢?这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一个道理。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平时与街坊邻居的同龄孩子一起玩,并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亲子活动,让孩子习惯于“扎堆儿”。
118
合作能力对孩子很重要
除了前面提到的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之外,孩子之间的合作也非常重要。
参加集体活动时,少不了与其他小朋友合作。如果你的孩子缺乏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后长大了进入社会,社会交际对他来说将是很大的难题。欧洲著名的心理分析家A·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群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结,严重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这样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1.多给孩子提提小伙伴们
当孩子自己一个人玩的时候,大人可以跟孩子说“你的伙伴会想念你的”,以此来激发孩子渴望与同伴合作的欲望,最终能主动与小伙伴交往。当然,如果你的孩子不会与其他小伙伴交往,也是个问题。具体的日常生活练习,可以参考前面的一节。要记住,幼儿天生就具有与同伴交流的能力。因此,不要担心孩子与同伴不能交往,更不要担心孩子和同伴玩耍时受到伤害。
2.让孩子参加一些需要多人合作的游戏
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逐步摆脱自我中心意识。“过家家”的游戏是孩子们都喜欢的,你可以让孩子跟其他小同伴一起玩“过家家”,这样,孩子从一个人玩发展到与同伴共同游戏,合作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当然,与小伙伴玩耍时产生小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就应该教会孩子协调与小伙伴的关系。
大人要及时引导,比如,推荐猜拳、轮流做主持人等方法,从而达到协调关系,确定共同目标的作用。
3.为幼儿树立合作交往的榜样
大人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你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因此,大人与其他人是否能够合作,其实也影响着孩子的合作能力。因此,每个大人都要注意自身行为,为孩子树立好榜样。此外,大人还可以将一个优秀的同伴做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向他看齐;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孩子向他们学习、与他们比赛的动机。
4.巧妙组织角色游戏
这样的游戏每个孩子都爱玩,是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最佳途径。因为在角色游戏开始前,幼儿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如商量游戏的内容,分配角色,规定角色规范,准备玩具和游戏材料等。在游戏中,幼儿必须注意自己这个角色和别的角色之间的关系,以保持双方的协调一致。当他们在游戏中“犯规”时,别的幼儿就会加以提醒,并“强令”其纠正。幼儿就是在相互监督中训练自己的合作行为,并逐渐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整个游戏过程的需要。这样的活动如果搞得好,既让幼儿感受到同伴的友爱之情,又让幼儿掌握了与人协商的方法和合作的技巧,使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逐步而有效的提高。
5.教给幼儿合作交往的方法
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交往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交往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交往。这就需要大人在日常生活中教给幼儿合作交往的方法,指导幼儿更好地合作交往。比如,在玩“商店”游戏前,大家应在一起共同商量,分工合作;在玩“娃娃家”游戏时,扮演“妈妈”的幼儿可以做出各种“名菜”,邀请大家到家中做客;扮演“司机”的幼儿可以载着旅客120把车开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去旅游。
6.组织孩子们合作,画一本手绘故事书
如果大人让你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尝试把自己讲的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孩子们一定非常兴奋。比如,可以给孩子们讲《小蝌蚪找妈妈》
的故事,讲完以后,让孩子们进一步熟悉这个故事,然后请孩子们每人画其中的一个故事情节。这样,孩子们都画好以后,再将画成的图画拼成故事书。
当所有图画最终拼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的时候,孩子们一定非常高兴。这是培养孩子合作能力和习惯的好方法。
7.让几个孩子一起排演儿童话剧
这个练习适用于年纪较大的幼儿。事先布置一个小舞台,然后请孩子们自由分配角色、制作道具、熟悉剧本、排练剧情。当然,孩子们在排练中产生矛盾是正常的,此时,大人要尽量避免干预孩子们之间的矛盾,而应该让孩子们自己解决,最终达到合作的目的。如果孩子们能够顺利完成儿童话剧,能通过协商、分工一起合作游戏,不但游戏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相应地,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也会得到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