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交际礼仪
48280800000026

第26章 宗教

宗教礼仪,简单地说,是宗教的信仰者们为了表达对崇拜对象的崇敬和热爱,所举行的各种例行的活动和仪式,以及一些与宗教相关的特定的讲究与禁忌。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所出现的一种社会的、历史的现象。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所谓宗教信仰的自由,在此是指我国的每一位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又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对于某一种宗教,既有信仰其中这一教派的自由,又有信仰那一教派的自由。既有过去不信仰宗教,而现在信仰宗教的自由;又有过去信仰宗教,而现在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这些都是在对待宗教信仰问题时所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不同的宗教,其礼仪千差万别。宗教礼仪既是一个宗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显著标志,也是宗教用以扩大宗教组织、培养宗教信仰、增强宗教感情的重要的常规手段。离开了宗教礼仪,宗教的信仰者与宗教的日常联系将是不可设想的。

对于宗教礼仪,尤其是在外事活动中有可能接触到的外国宗教信仰者所遵行的宗教礼仪,需要在下述两方面予以注意:一方面,应当从思想上对宗教礼仪树立起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则应当对经常有机会所接触到的宗教礼仪有基本了解。

一 端正个人的认识

对宗教礼仪,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起正确的认识。

(一)尊重为本

在当今的世界上,一共有60多亿人口,而宗教的信仰者在其中就占了1/2以上。我国目前的宗教信仰者也占全国总人口的1/10以上。仅此一点,就提醒人们,对宗教礼仪的尊重是多么的重要。

在世界各国,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学者甚至认为:习俗本身,就是退化了的宗教;而宗教则是固定化的习俗。由此可见,宗教对于各国习俗都有深刻的影响。例如,在有些国家里,男子有出家的习俗,它与佛教就是密不可分的。

不仅如此,宗教礼仪对于人们的思想、文化、道德乃至日常生活,都有所渗透,有所作用。例如,有些国家,有些民族,全国或全民族信仰某种宗教,甚至还会确定某种宗教为本国国教。这样一来,包括宗教礼仪在内的一切宗教教义,就成了该国家、该民族的行为准则,这时宗教的意识就直接影响着该国的国家意识或该民族的民族意识。

宗教礼仪,是宗教的主干和宗教精神的体现。通过对它的遵守,可以体现出信仰者信仰宗教的虔诚,因此宗教的信仰者对于本宗教的宗教礼仪都是严格恪守的。对宗教礼仪表示尊重,不仅能够真正地体现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而且能够更好地表示对宗教信仰者的友好与敬重。

(二)不得干涉

目前,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因此不论宗教信仰者,还是非宗教信仰者,对于正当的宗教礼仪活动,尤其已经潜移默化为民俗性、群众性的宗教礼仪活动,都不能任意加以制止或干预。否则,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在涉外交往中,还须看到:某些宗教已经成为区域性、民族性的宗教,其中有的已成为一些国家法定的国教。在这些地方,宗教不仅已经成为当地风土人情的一大内容,而且还关系着民族的感情与国家的尊严。在世界历史上,出于宗教原因而爆发的战争屡见不鲜。因此,我们在涉外交往中,更须注意自己对于交往对象所信仰的宗教及其礼仪的态度。对不同于我国的外国宗教礼仪,应予以尊重。

应当记住,对于外国人的宗教礼仪,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既不要对此指手画脚,也不要对人家的做法随便模仿。对于外宾有关宗教礼仪的讲究与禁忌,千万不要口出不逊,或是强人所难。不要有意违反对方有关宗教礼仪的禁忌与讲究。

(三)遵守法规

尊重宗教礼仪,一定要符合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宗教礼仪予以尊重,对其不得干涉、不得非议,是为了表示对宗教信仰者的尊重、友好与敬意。但是,在我国境内所举行的宗教礼仪活动,则必须遵守我国的宪法与法律,不得妨碍政府执行合法的公务,不得影响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不得危及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尊严。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与此同时,在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这是判定宗教礼仪活动合法与否的重要依据。在我国,举行任何形式的非法的宗教礼仪活动,都是不容许的。

我国目前规定:按照宗教习惯,在宗教场所以及教徒家中进行一切正当的宗教活动,均应由宗教组织或教徒自理,他人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干预。但是在宗教场所之外,则不允许任何宗教组织或信徒进行传教、布道活动。

在涉外交往中,我国宗教界的方针是: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不许外来势力进行干涉。尤其是不允许国外的宗教组织及其所控制的机构,以任何方式在我国传教或进行宗教宣传。

按规定,我国公职人员在我国境外参加国际交往时,未经上级机关批准,或非经东道主安排或邀请,一般不应主动要求参加当地的宗教礼仪活动。即使参加国外的宗教礼仪活动,亦应事先对其概况和性质有所了解,并应以不触犯当地法律,不干涉所在国内政,不介入当地的宗教纠纷,不损害我国的国家尊严,不危害我国的国家利益,作为先决条件。

二 三大宗教的礼仪

不论在国内执行公务,还是在国外参与国际交往,都有必要对有可能接触到的基本的宗教礼仪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只有对宗教礼仪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真正地做到对其表示尊重。

当前,世界上流行的宗教,有数千种之多。在各个方面,它们都有着许许多多的不同。仅从宗教礼仪上来讲,它们大体上都包括礼拜、忏悔、祝福、祭献、节庆、禁忌等基本内容。

考虑到实际情况,以下主要对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分布最广、信仰者最多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基本状况与基本礼仪进行简要介绍。

(一)基督教的礼仪

基督教,是现在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一种宗教。它的教徒约有17亿人,占世界人口的1/4,分布在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之中。

基督教在公元一世纪产生于巴勒斯坦,相传它的创始人是耶稣基督。它的主要经典是《圣经》,象征性标志是十字架,主要的节日为圣诞节和复活节等。

1.基本流派

在将近两千年的演化过程中,基督教形成了今日并存于世的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基本流派。这三大派别,在基本教义与信条上有着一定的差别。三大流派的各自特点与区别如下:

第一,天主教主要流行于意、法、德、比、西、葡、波、匈、美、加以及拉美各国。它的特点,是崇拜俗称上帝的天主和天主圣子耶稣基督,并尊玛利亚为圣母。它以梵蒂冈为领导中心,奉担任梵蒂冈首脑的教皇为“基督在世的代表”,由其充当全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在世界上一些国家里,驻有教皇所派遣的使节,称做教廷大使。天主教强调:所有教徒必须服从教会的权威,教士拥有受自天主的神秘权力,可代表天主对教徒定罪或赦罪。此外,它还拥有一整套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

第二,东正教有时也称为希腊正教,或正教。它主要分布在中欧和东欧的俄、罗、保、希、塞等国,主要的特点是否认教皇是全世界基督教徒的首脑,而只视之为西部教会的“牧首”和罗马主教。在教义与信条上,它与天主教大体相仿,但主张除主教之外的其他一切神职人员均可结婚。

第三,新教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后,脱离天主教而产生的许许多多新派别的统称。新教现今主要在英、美、德、挪、芬、澳、新等国流行。其特点是否认教皇的权威,拒绝梵蒂冈的统一领导,不承认玛利亚为圣子之母,反对“炼狱”和“变体论”之说。其教会制度多样化,宗教仪式简单化;神职人员可以娶婚;教徒可以直接与上帝相通,而不必由牧师担任中介人。

2.主要禁忌

与基督教徒有所接触时,通常应注意的讲究与禁忌有:

不要混淆其不同教派的不同教条。例如,神父与牧师分别是天主教与新教对其神职人员的不同称呼,二者是不可混为一谈的。

不宜对其尊崇的上帝、基督、圣母以及圣事说长道短。例如,向基督教徒赠送的礼品上,不应有其他宗教所信仰、崇拜的偶像。

基督教的教堂允许非教徒参观,但首先应当尊重对方的意愿。进入教堂后,应当脱帽,并摘下太阳镜。着装不应过分暴露,并不得乱打、乱闹和大声喧哗,不得妨碍教堂内正常的宗教活动。

有些基督教徒有守斋之习。在守斋时,他们是不吃肉食、不饮酒的。在用餐前,他们多要进行祈祷。此刻,非教徒虽不必跟进,但也不宜抢先进食。

数字13与星期五,在基督教徒眼中都是不祥的。要是13日与星期五恰巧同为一天,他们常常会闭门不出的。

(二)伊斯兰教的礼仪

伊斯兰教,是一种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宗教。它是在公元七世纪时,由穆罕默德创立于阿拉伯半岛。今天,全世界的伊斯兰教徒约有九亿人左右。他们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在许多国家,伊斯兰教都是法定的国教。

1.基本教义

伊斯兰教的教派也有很多,但是它们都以《古兰经》作为自己的主要经典,并且都以宰牲节和开斋节作为自己的主要节日。

伊斯兰教的基本教条是:唯有真主安拉,才是主宰一切、决定一切的神。除了安拉,别无他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全体教徒必须对他无条件地表示信奉。信仰伊斯兰教者,成为穆斯林,含义为“顺服者”,也就是安拉旨意的顺服者。全世界的穆斯林皆为“兄弟”。伊斯兰教的宗教职业者称阿訇,其从事礼拜的地点为清真寺。

按照规定,穆斯林在重要的宗教活动中都要口念清真言,即“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穆斯林们彼此见面时,还应互祝安词,即“真主的安宁在你身上”。它的意思是:真主保佑你。

每一名穆斯林,每天都要向圣城麦加方向作五次礼拜。在礼拜前,必须沐浴净身,以示涤罪。在伊斯兰教历的每年九月,穆斯林必须斋戒一个月。其间,从每天破晓直至日落,应当禁饮食、禁房事。在一生之中,每一名穆斯林还应前往麦加进行一次对“天房”的朝觐。男性穆斯林,则一般还要实行割礼。

2.主要讲究

在同穆斯林进行交往时,应牢记如下这些讲究:

穆斯林是禁止偶像崇拜的,所以不应将雕塑、画像之类的物品相赠。不应邀请对方看电影、电视、录像、照片,或参与拍摄。

在许多伊斯兰国家里,有“男尊女卑”的讲究,因此穆斯林妇女一般不外出参加社交活动。与外人见面时,她们还要戴盖头、罩面纱,使他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因此,不应在与穆斯林的交往中主动问候女主人,或向女主人赠送礼品。在伊斯兰国家里,妇女在着装上应避免袒胸露肩,或穿短裙或短裤。

许多穆斯林认为人的左手不洁,所以与之握手时,不要使用左手,尤其是不要单用左手。在用餐与接触对方时,亦须注意此点。

在斋月期间,尽可能不要主动前去打扰对方守斋。

在饮食上,穆斯林通常讲究:不饮酒,不食自死之物,不食动物血液,以及不食未诵安拉之名而宰杀的牛、羊、驼、鸡、鸭和飞禽。猪、狗、骡、蛇、鳝以及食肉的禽兽,统统都在其绝对禁食之列。还须注意的是,非清真的餐具、茶具,也不能用以招待穆斯林。

(三)佛教的礼仪

佛教,相传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创立于尼泊尔南部地区。其创始人本名悉达多,姓乔达摩,被佛教徒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佛教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目前,它主要流行于东亚、南亚与东南亚一带,其中,我国佛教徒的数量也不少。在全世界,佛教徒的总数约为三亿人左右。

1.基本流派

佛教的基本流派是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前者具有保守性与排他性,主张自我解脱,不谈普度众生,主要流行于南亚与东南亚。后者则具有改良性与自主性,力主多神、多佛、多救世者、普度众生,主要流行于西亚、东亚、东北亚。

由于历史悠久,佛教的经典现在不胜枚举,主要分为经藏、律藏、论藏三部分,是历代佛教徒的集体作品。它的代表性节日有佛诞节、成道节等。

2.主要教义

佛教的主要教义与信条有:人生被断定为“无常”与“苦”。“苦”的原因不在外界,而是每个人自身的“感”与“业”所致,因此才造成了生死不息之果。根据人的善恶行为,有着轮回的因果报应,摆脱“苦”的途径,只能是彻底领悟佛教的真理,做到自我净化,从根本转变自己对世俗的欲望与认识,实现真正的自我解脱。

佛门的弟子,出家者男称僧,女则称尼,合称为僧尼。不出家者,通常称做居士。僧之居所称做“寺”,尼之居所则称作“庵”,有时亦统称为寺庙。

佛教的基本礼节是合十礼,它主要用于教徒彼此之间表示敬意。对于佛与菩萨,则讲究行顶礼,即所谓的“五体投地”。佛教徒的头顶绝对不能触摸。

一般的佛教徒,为了“广种福田”,往往要向向佛者与他人赠送财物,此之谓“布施”。

在与佛教徒交往时,应注意的问题通常有:

第一,要了解其“五戒”,即不杀生、不盗窃、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

第二,要遵守其有关饮食的规定,如讲究过午不食,不吸烟,吃素食,忌酒,忌食葱类、大蒜、韭菜、藠头、兴渠等“五荤”。至于佛教徒禁肉食的讲究,则仅为我国汉族地区所独有。

第三,进入寺院后,应举止检点,慢步轻声,不乱闯,不拍照,不干扰佛教徒的礼佛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