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行情持续走高,网上热播的无线旧剧《创世纪》中有一个片段,艺人陈锦鸿饰演的许文彪大骂楼市疯狂导致民不聊生:“我不是没试过,我试过安分守己,拼命干活,挣那么一点点钱!我试过……但外面那些人,外面那些人呀,他们懂建筑懂盖楼吗?他们只是只拿一点点钱出来,用一点点时间,把房价炒高就不停地赚大钱,这叫公平吗?你出去问问人,随便问一个人,问他们需要什么,他们的答案很简单,只是想要一间很普通很普通的房子,为什么他们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供一个很小的房子呀?因为那些有钱人在耍他们呀!越有钱就越玩得起,这个世界公平吗?这个世界公平吗?”
楼市曾几何时也是香港的时事话题,楼价升,大家骂政府不理会市民置业的需要,制造大量“无壳蜗牛”(指的是无力购买房屋而必须靠租房生活的人);楼市跌,业主又大骂政府刺激经济无方。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居者有其屋”已非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而是一个复杂的零和博弈。
《富爸爸穷爸爸》的理论是不赞同人买房,因为大部分人买房都要向银行借贷,作者认为这是一项负债,而非一项可以增长回报的投资,相反,若保留资金投资在其他项目,回报将会更加可观。
但我认为这个理论不能应用于香港,正如许文彪所言,今日我们的大小生活都被地产商控制,你以为吃一碗二十港元的云吞面,是买了师傅的手艺和新鲜的材料吗?可能当中的十港元是给出租店铺的业主的。在地少人多的香港,实在没有一种投资可以像楼市般大起大落,短短数月内可以赚数十万甚至过百万,当然楼市走低时,同样也会急速下滑。
莫让自己背“魔咒”
我们那个年代,有追女孩的两大“法宝”:相机和汽车。现在相机的魔力已经消失,数码相机的普及,让人人都可以毫不犹豫地狂按快门,人人都可以当摄影大师;但汽车的吸引力却历久不衰,曾听过一个有钱人这样分析:“你有一间价值百万的房子未必可以骗女孩子上去坐坐,若你驾驶一辆价值百万的房车,则会有女孩争相上车。”
这真是一个黑色笑话,价值百万的房子在香港若不是位处边陲地区,就可能只是六十多平方米的“房间”,但这已是不少打工仔六七年的薪水才能买得起的,对初出茅庐的职场青年来说,用微薄的薪水买楼根本是天方夜谭,更遑论还要供养父母、还大学贷款和存钱结婚了。
投身社会初时,我们男人大都吊儿郎当,发工资时我们大多是想想可以买什么新手机、新电脑,进而就会计划和朋友大吃大喝一顿,不到三天,我们就会摇身变成一个日本人的名字——长崎良美(谐音“长期粮尾”,指长时间处在只有很少工资可花的状态),有谁会想到去存钱买房?更何况这个目标就像驴子在追赶吊在面前的红萝卜一样,是永远追不到的假象。最后,我们大都是因为身边的女人(包括母亲和女友)迫逼,才会乖乖就范。
我们大部分人明明知道楼市风高浪急,炒房的人处处都有,但我们中国人却有一个传统观念,认为一个完整的“家”必须先有一个安乐窝,所谓“成家立业”。古时候的人,成了家就自立门户,并分到田地,今时今日,这种“立业”的观念犹在,甚至你没有“立业”,便休想“成家”。
而这个“立室”的重任,多是由我们男人担当的;有些准岳母,很喜欢把女儿嫁给一栋楼,又有些女人会视“有房在手”为爱的真谛,当然这些女人是否娶得起得另说,但我们男人总要比女人多一个重担,那是由砖瓦堆砌而成的,背得我们上气不接下气,更成为我们中国人解不开的迷思。
但我是极不赞成初入职场的青年人买楼的,如果你是高薪厚禄者则另当别论,否则,一栋房子对一个年青人来说,实在是一个太沉重又很难脱离的魔咒,要在香港买一间“正常”的房子自住,月入起码需要六万港元,供款十五至二十年,这样“委身”于砖头上,实在划不来。
投资自己最“保值”
如果我们的父母有能力帮助我们付买房子的首期,我认为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福气,不要被一些错误的思想困囿,认为自己有能力自立了,便不应取父母分毫。在香港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既然我们可以有这种莫大的福分,为何要拒绝?父母帮助我们解决了住房的问题,在我们生活宽裕一点以后,也可以回馈他们吧!
有一次有个朋友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带我到他豪宅的露台参观,我一踏出室外,即被那璀璨的夜景吸引:华灯初上,居高临下的我见到远处的中银大厦、IFC、汇丰银行……这就是我们引以为荣的繁荣景致了,这就是我们努力建成的东方之珠……在我浮想联翩、神驰天外的时候,我对那位朋友说:“真羡慕你,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夜景。”岂知那位朋友说:“这是我第二次在这里看夜景,第一次是在看楼的时候。”
我经过一些住宅区时,总见到三五成群的外籍佣人在散步遛狗,或带着小孩在公园玩耍嬉戏,有时我不免怀疑:究竟谁才是主、谁才是仆?主人辛辛苦苦赚钱用来供款买大宅,用来养儿育女,甚至用来养宠物作伴,但到最后却还得每月付钱,请人来住自己的大宅,遛自己的狗,和自己的孩子度过最宝贵的时光。这实在是荒谬至极!
我们不要本末倒置,一栋五星级的楼,一个永远没有机会使用的五星级会所,不等于一个五星级的家。家最重要的是人,不是砖瓦,如果房中的人经常不在,那又如何算是家?生活质素不是指居住面积,如果我们吃力地“挤”入豪宅,一家人却没有空间游乐,每天省吃俭用,外出旅游的目的地未能冲出亚洲,倒不如一家人回归现实,“挤”在一间小房子,却可以让父母多些时间和子女相处,还有多余的钱找寻更多生活的情趣,更有能力到欧洲游历体验。
这些实实在在放在“人”身上的投资,回报率很难计算,但几次金融危机不是已经反复告诉我们,唯有对“人”的投资,才是最“保值”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