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神奇的75堂哈佛心理课
48261700000036

第36章 危机就是转机——战胜危难要学困境心理学(3)

1984年,俞敏洪留校当了教师,却依然被北大边缘化。六七年之后,为了赚取出国学费,俞敏洪就到校外的民办外语培训机构教课,被北大发现后受到了严肃的通报批评。他愤然辞职开始了新东方创业历程。之初,他租用中关村二小的一个小平房,俞敏洪自己拎着糨糊桶,不得不在摄氏零下十几度的冬夜到处张贴招生广告。1995年,新东方急速膨胀发展起来,拓展了业务领域,完成了向现代公司的转变。到年底时,在校学生数已经达到千人的规模。

据公开资料统计,现在每年有近1000万人在接受着新东方的英语培训。2005年9月7日,新东方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发售了75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一举融资额为I.125亿美元。新东方成了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教育培训公司,俞敏洪成了有史以来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俞敏洪的成功是“自助”的结果。其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造就了俞敏洪不屈不挠的性格,造就了俞敏洪踏实前行的人生之路。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路上没有轻易出现的奇迹,当困难来临时,我们没有必要畏缩自卑,更没有必要怨天尤人,只有用坚强的意志和刚毅的态度对待磨难,用豁达的心态对待生活,就会多一些希望,多几分幸福。

一个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个和尚正打伞走过,这个人对和尚说:“大师,普渡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和尚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渡。” 这个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渡我了吧?”和尚说:“我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没有被雨淋,是因为我有伞。而你被雨淋了,是因为无伞。所以说,不是我渡自己,而是伞在渡我。因此,你也不必找我,请自找伞!”说完便走了。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数不清的变化,危机随时都有可能会出现。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唯有求助于自己。将自己的命运和别人的“普渡”捆绑在一起,最终注定一无所成。只有在茫茫大雨中找到自己的那把伞,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人生,才能真正驾驭自己的命运。

倘若你因为某件事而痛苦,事实上,使你痛苦的不是这件事的本身,而是你自己的判断或思想。而此时此刻,你就有权利来改变这个判断!

——哈佛大学第24任校长 普西

哈佛心理训练64: 目标搜索法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一事实上情境下对自我完成某项工作的期望和预期。当人们期望自己成功时,他必在会尽自己最大的和并且当面临困难时,会表现出更强的坚持力,从而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

目标搜索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我效能感:

第一步:在纸上写出你近期要完成的五件事情。

第二步:你因有特殊事情,必须在五件事情中抹掉两项,体验一下你现在的心情如何?你会抹掉哪两项?

第三步:又有特殊情况发生,你必须再抹掉一项,你的心情又如何呢?你又会抹掉哪一项呢?现在还要再抹掉一项,你又作出怎样决定呢?

第四步:只剩下一件事了,这就是你近期最想做的,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一件大事,这就是你当前的奋斗目标。

第五步: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

①我是不是想要实现那个目标?

②我是不是一定要实现那个目标?

③我有没有实现目标的条件呢?

④我怎样去创造这些条件呢?

⑤实现目标的障碍难以克服吗?

⑥我要不要克服?

⑦我一定要克服吗?

⑧我该怎么去克服?

6. 让挫折成为财富

哈佛大学幸福课教授本·沙哈尔常常告诫学生:每个人必须经历蹒跚学步才能走出如今优美的步伐,同样每个人必须经历无数次挫折才能成功。

当遭遇到挫折时,谁都会产生负面情绪,但是长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非但于事无补,而且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如果我们改变态度,将每次的挫折都当作是考验和磨练自己心情的机会,把它当做超越自己的一次机遇,那么,我们就不会那么消沉,甚至会感谢生活使自己进一步看清了人生的真相。挫折会让人成熟,这同样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1988年,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了,他在父亲创办的、蒸蒸日上的企业里工作。父亲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但是事与愿违,父亲带了儿子10年,儿子却十分平庸。1998年,在留下了几百万元家产后,父亲带着企盼的眼神西去。2年以后,儿子含泪向法院申请了破产。

从此,他开始了打工生涯,在经过这次挫折之后,他学会了思考。后来,他接手了一家摇摇欲坠的企业,使企业起死回生。这个企业现在叫香港豪帝集团,比他父亲的那个企业更有名,那个年轻人叫周卫,是豪帝集团的总裁。

要想成功,就要经得起挫折。一个不能认识和接受挫折的人,也无法看清楚成功的本质。从挫折的教训中学到东西,往往比从成功中学到的还要深刻。正如日本著名的实业家原安三朗说的那样:“年轻时赚一百万的经验,并不能称为将来赚十亿元的经验,但损失一百万的经验,倒可以培养赚十亿元的经验。逆境是锻炼人才最好的机会。”

许多成功者走过的道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艰苦的环境、坎坷的经历不仅没能把他们击垮,反而给他们的胜利果实增添了营养。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正是由于苦难和不幸激发了人们的潜能,使他们学到了许多平时无法领悟的东西,使他们走出了平庸,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上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人玛丽·凯经过一番思考,把一辈子积蓄下来的5000美元作为全部资本,创办了玛丽·凯化妆品公司。在创建公司后的第一次展销会上,玛丽隆重推出了一系列功效奇特的护肤品,按照原来的想法,这次活动会引起轰动,一举成功。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整个展销会下来,她的公司只卖出去1.5美元的护肤品。

意想不到的残酷失败,使玛丽·凯控制不住失声痛哭。经过认真分析,玛丽擦干眼泪,从第一次失败中站了起来,在重视生产管理的同时,加强了销售队伍的建设。经过20年的苦心经营,玛丽·凯化妆品公司由初创时的雇员9人发展到现在的5千多人;由一个家庭公司发展成一个国际性的公司,年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玛丽·凯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成功,总是在历经多次挫折后才姗姗来迟。正确面对挫折,的确是走向成功的重要素质和能力。挫折是一种学习经历,你可让它变成墓碑,也可以让它变成垫脚石。事实上,只有越挫越勇、屡败屡战的人才是真的英雄,才能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习失败,否则失败于学习。

——哈佛幸福课教授 本·沙哈尔

哈佛心理训练65: 如何排解焦虑

人在经历挫折后,很容易陷入焦虑中。我们可以参照下面的方法,来排遣焦虑情绪:

⑴充分放松自己的神经。例如可以在平常的时间里,自己先构想一幅平和安静的画面,一旦有了这样一幅画面,就开始静静地勾勒每一个细节,直到脑海里出现一幅鲜活的画面。当自己变得越来越放松,就选定一个动作,来表示这份安全而且舒适的感觉,例如用右手手指轻轻地放在左手大拇指上。每天这样反复练上十遍。几个月下来,只要一做这个动作,自己就会随心所欲地感受到那份轻松和舒服。

⑵想象一下最糟糕的情形。如果曾经因为某件事情经受挫折,就想象一下最糟糕的情形,将能想到的都用笔一一记录下来。接下来,问问自己,即使这些最糟糕的情形出现,又会怎么样了?会被人看不起吗?会失去晋升的机会吗?……其实,只要你想想最糟糕的情形,就会发现,自己的担心根本就没有根据。

⑶干脆豁出去。如果因为讨厌自己的缺点、恶习,一直压抑着自己,会使自己变得焦燥不安。这个时候不如充分释放自己的欲望,让自己随着心里的想法去做。因为内心的欲望不再刻意压抑,此时会使心里觉得自由和得到解脱,反而原来抑制不住的恶习,反而不再想去做了。例如,有一个赌鬼,一直想戒赌,但是,越想戒赌,就越沉溺其中。有一天,他恨自己老是无法戒除赌博,就做出这样的决定:“以后再也不戒赌了!”随即到银行将所有存款全部取出。就在一叠叠钞票堆在面前的时候,突然间,他就不想再赌了。

7. “下坡容易”定律:任何时候都要有危机意识

物理学上有个实验:

斜坡上端的小球,往下滑不费力,且越滑越快;而往上推,则要克服重力。“上坡”就是消耗一定能量,上升到一定高度,同时也蓄积了一定的势能。势能也可转变为动能,一旦释放就成为物理学中的“下坡”。

人生的“上坡”和“下坡”也是这样。当一个人在不懈努力向上攀登的时候,当我们在艰难环境中力求上进的时候,就是正在“上坡”。但是,如果我们费了半天劝攀登上去的坡,一不小心,可能一下子就滑下来,就是“下坡容易,上坡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