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48258000000028

第28章 学会批判性地问 “为什么”

在《批判性思维工具》一书中,作者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建立在良好判断的基础上,使用恰当的评估标准对事物的真实价值进行判断和思考。批判性思维是人们认识事物时不可或缺的一种思维方式。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善于发现并辩证性地提出问题,从而准确地考量。因此,批判性思维也称作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与习惯思维是完全对立的,它不会被经验或者无事实根据的情形所左右。批判性思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能够让人们对某样事物提出客观的见解和有目的的取舍。批判性思维要求人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面对、去寻根问底,而不是逃避。运用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会事半功倍。

哲学家帕斯卡说:“人是自然界的一支脆弱的,但是会思考的芦苇。”人在自然界的优越性就体现于此:人类会思考。思考能力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基本能力,我们不仅对各种事物要进行思考,而且对思考的方法也要进行思考。思考的方法是为了判断思维的正确与否,这是一种批判性的思考。

批判性思维是思考者为提高他对任何问题思考的质量,而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内在结构中对思考进行智能训练的一个过程,它对于思考问题有一定的影响或者指引。

批判性思维根据自身的动机变化而变化,它并不存在于所有人的身上,每个人都会因为训练不足而受到思维的蒙蔽,所以,我们要学会批判性地看待问题,批判性地提出为什么,最终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讲:“我们可以根据现阶段的市场情况得出一个结论:政府采取措施,房价一定会跌。但是也有很多的声音在说:‘房价不跌不行啊’、‘房价不会跌的,有地产商在里面捣鬼’……同学们可以找出一些情形进行论证吗?”话音一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老师在讲台上看着大家激烈的辩论只是笑着不说话。突然,在教室右边的角落里有一只手缓缓地举起来,问:“老师,我有个问题。”

“这位同学你有什么问题,请讲。”老师说。

“老师,你为什么要我们对人们的论题进行论证呢?论题只是大家提出的不同观点并不具有批判性。倒是结论才值得去批判,它是由原因产生进行推理得来的……”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老师听完他的问题非常高兴,对同学们说:“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这也就是我今天给大家出这道题的目的,要学会对问题进行批判性地分析。老师给的题目不一定都是对的,就像刚才,我故意误导你们对论题去进行批判,其实就是想看看大家能不能跳出这种思维定式,从而对整个问题进行批判。刚刚对问题提出异议的同学真正的学会了运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问题,大家都要向他学习。”

法国文学家布鲁叶说,好的判断是世界上最稀有的东西,比钻石珠宝还要稀有。批判是有针对性的,也是有目的性的。前面说到,批判性思维就是思考方法的正确与否,所以,这也是批判的目的,为了能够正确地思考,思考得更好。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批判性思维就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问题的基础上。如果对事物一知半解或者不求甚解,那么,人们根本就不能进行批判性思维。如果爱因斯坦不了解“以太定理”,而且没有对此进行批判性思维,那么他就不能发现狭义相对论,不能在以太理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解释,更不会去进一步地探讨,从而就不会发现广义相对论,那样也就成就不了爱因斯坦的伟大理论了。

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对于我们应对身边的复杂情况,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做到积极主动的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普林斯顿大学思维练习(一)

爱迪生是闻名世界的大发明家,在他辉煌的一生中研制出数以千计的对人们有用的东西,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当然,这一切都是他刻苦钻研、锲而不舍工作的结果。

一次,他在研制的一种新发明需要天然橡胶作为原料,为了找到这种适用的橡胶,他试验过无数的植物。可是,结果仍然不理想,因为从这些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材料没有一种匹配。

后来,在试过了近6万种材料均告失败后。爱迪生的助手泄气地说:“尊敬的先生,咱们都已经试过这么多种材料了,还是不行,也许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这种原料。咱们再坚持下去,恐怕没什么意义吧?”

爱迪生静静地听完助手的话,顿了顿,说出一番话来。助手听后,就不再抱怨了。两人又开始忙碌起来,不久,爱迪生找到了合适的材料,完成了那项发明。

爱迪生对助手到底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