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48258000000011

第11章 寻找深度,积极发散思维

生活中,有很多看似不经意发生的事情都在以一定的规律运行着,综观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的运行和发展,你能发现诸多问题。谁都逃不过用固有的思维方式来想象和思考问题。固有思维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始终难以破除。想要打破固有思维使其转化成发散思维不仅需要有深刻的自我认识,还应该了解什么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和固有思维的不同之处在于,发散思维存在解决问题的独特性。这样才能由标治本,从而习惯于发散思维的存在和不经意地使用发散思维。那么什么是发散思维呢?

发散思维指的是思维在大脑中呈现的一种放射扩散型趋势,是很多人都会在偶然间不自觉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

爱因斯坦说过:“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这句话看起来虽然很简单,但在现实生活中实施起来却比较困难,因为人总是很容易忽略生活中的小事,特别是在多年养成的习惯思维中,很难从那些觉得顺理成章的事情中找到这个事物本身具有的独特性。

曾经有一个风靡全球的游戏,叫作“密室逃脱”,就是说给你有限的工具测试你的生存能力,甚至在游戏中,有时候给的工具和所需要的毫不沾边,这时就需要玩家发散思维了。只有真正具有发散思维的人,才能在众多看起来毫无头绪的工具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并且顺利逃脱。比如在一个游戏中,一个人身处四周孤寂的大海,周围只有一条小船,船上只有一条渔线和一面镜子。很多人都知道渔线的作用可能是用来钓鱼维持生活的,却忽略了镜子的作用。游戏中的镜子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原来,镜子可以反射光线,可以将光线反射到其他船只来进行呼救和逃生。这就说明我们不能将目光放在事物本身的作用之上,同时也说明了不同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是每个人耳熟能详的公式之一。而科学家卡文迪许在测试万有引力常数g时使用到了镜子。当初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为了测试出万有引力常数g ,曾经伤透了脑筋。卡文迪许通过两个铁球来计算引力常数,由于连接铁球之间的铁丝韧性不能满足实验的要求,铁丝相对于实验所需要追求的精确性来说还是过于坚韧,当时的卡文迪许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偶然的一次观看小男孩利用镜子反射出光线的时候,他忽然顿悟:原来,光线的转折角度可以放大偏移的距离。于是,卡文迪许就在两个小球中间加了一小块镜子,这样通过镜子反射扩大后的偏移距离很好地计算出引力常数g。由此可见,在很多的科学研究中,发散思维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具体来讲,发散思维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流畅性

流畅性是指发散思维应用于某一方面时,能够举一反三,迅速地沿着这一方向发散出去,形成同一方向的丰富内容。例如,在考虑木材的用途时,发散思维的思维过程是:沿着木材可以做家具这一方向迅速发散出去,木材可以做书柜、衣柜、电视柜、椅子、床、写字桌、饭桌,还可以做茶几,放在飞机内、轮船船舱内等,表现为一个极其丰富的量的扩张过程。不过应看到,虽然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可以想到木材在各类、各处家具中的用处,但仍然是同一方向上的量的扩大,因而归根到底是单一方向的,属于发散思维的低级层次。实际上,我们还可以想到木材的其他用途,如作为建筑材料、作为挑东西的工具,甚至作为防卫武器等,此时对木材用途的思考就发生了质的飞跃,转入了其他方向,这就是发散思维的第二个特点,即变通性。

2.变通性

变通性就是发散思维能从思维的某一方向跳到其他方向,使方向越来越多,有更多的方向、方面可供选择和考虑,从而形成立体思维并编织成思维之网。变通性使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和方面扩散,从流畅性的单方向的量的扩张,发展到多方向的量的扩张,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方面性。

变通的过程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和陈旧观念,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

3.独特性

独特性就是发散思维易于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目标,是在流畅性和变通性基础上形成的发散思维的高级层次。没有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就没有它的独特性。实际上,要达到思维的流畅和变通,就需要广博的知识以及多方面的生活经验。知识和经验为发散思维的独特性创立了条件。实践也证明,凡在历史上作出独特贡献的人,他们都具有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的特点。试想,遇事不能变通、不能从多方面去考察,人的思维就会褊狭、固执,何谈独特性;而没有独特性,常规思维下的行为,也不会有大作为。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是发散思维必须具备的特点,是事业有成者必须具备的素质。由流畅性到变通性再到独特性,思维活动就进入了创新的高级阶段。

4.多感官性

发散思维不仅来源于视觉和听觉,和多方面的感官也有很大的联系。人的情感和思维方式一直都有很大差别,生气的时候容易情绪化,思考的能力就会缓慢和迟钝下来。而如果能把解决事情的过程转化成内心的激情,把信息情绪化,赋予所见到的事物以情绪,那么会很容易提高发散思维的速度。所以说,情绪和发散思维密切相关。

破除固有的思维定式是发散思维最关键的一步。约翰·纳什就是在破除旧有思维定式的前提下才创造出诸多的理论,比如纳什均衡。在生活中我们也要运用发散思维,敢于去尝试新的思维方式,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这样才会有所突破。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保持并且适应发散思维的模式和体系,由多次的尝试变成切身的技能。发散思维具有跳跃性,在思考的时候应该牢记不要仅仅局限于事物的本身用途,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问题。一个人只有将运用发散思维变成自己的思维习惯,勤于思考,乐于思考,才能切身体会到物质世界的动人之处。

普林斯顿大学思维练习(一)

约翰和史蒂文森郊游的时候,由于天很晚了,两人来到了一家旅馆住宿。休息时,他们谈到了体重问题。两人都认为自己比对方瘦,但到底谁更胖呢?看来只有称一称才能确定。他们找到旅馆服务员打听是否有体重秤?可旅馆只有一台小磅秤,而且最多只能称20千克的物品。这该怎么办呢?

约翰想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了一块木板就把问题解决了,你知道约翰是怎么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