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让你轻松带团队的管理心理学
48250400000030

第30章 以人为本知人善任,用活人才带活团队(2)

用人是领导成功的关键,而用人之前提是要识人。领导者能以小识人,可见其与众不同。

言语、举止是心理的根本反映

一个人的才能志向往往在不加留心的细节之中,这细节不时地反映在一个人言行举止当中。

男人们爱说女人的美丽动人之处常在不经意的一瞥之中,这话不无道理。如果借用到识人上,就可以说一个人的才能志向往往在不加留心的细节之中,这细节不时地反映在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当中。知人言行而后识人是管理者识人的一个重要手段。

清朝的曾国藩具有异乎寻常的识人术,尤擅长于通过人的身体语言来判断对方的品质、性格、情绪、经历,并对其前途做出准确的预言。

某天,有新来的三位幕僚来拜见曾国藩,见面寒暄之后退出大帐。有人问曾国藩对此三人的看法。

曾国藩说:“第一人,态度温顺,目光低垂,拘谨有余,小心翼翼,乃一小心谨慎之人,是适于做文书工作的。第二人,能言善辩,目光灵动,但说话时左顾右盼,神色不端,乃属机巧狡诈之辈,不可重用。唯有这第三人,气宇轩昂,声若洪钟,目光凛然,有不可侵犯之气,乃一忠直勇毅的君子,有大将的风度,其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只是性格过于刚直,有偏激暴躁的倾向,如不注意,可能会在战场上遭到不测的命运。”

这第三者便是日后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罗泽南,后来他果然在一次战斗中中弹而亡。

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有人向幕府推荐了陈兰彬、刘锡鸿两人。他们都颇富文采,下笔千言,善谈天下事,并负盛名。接见后,曾国藩对陈,刘二人作了评价:“刘生满腔不平之气,恐不保令终。陈生沉实一点,官可至三四名,但不会有大作为。”

不久,刘锡鸿作为副使,随郭嵩焘出使西洋,两人意见不合,常常闹出笑话。刘写信给清政府,说郭嵩焘带妾出国,与外国人往来密切,“辱国实甚”。郭嵩焘也写信说刘锡鸿偷了外国人的手表。当时主政的是李鸿章,倾向于郭嵩焘,将刘撤回,以后不再设副使。刘对此十分怨恨,上疏列举李鸿章有十大可杀之罪。当时清政府倚重李鸿章办外交,上疏留中不发。刘锡鸿气愤难平,常常出语不逊,同乡皆敬而远之。刘锡鸿设席请客,无一人赴宴,不久他忧郁而卒。

陈兰彬于同治八年(1869年)经许振炜推荐,进入曾国藩幕府,并出使各国。其为人不肯随俗浮沉,志端而气不勇,终无大建树。

因此,在企业用人中,高明的管理者要懂得从下属的言行举止间识别一个人的才干和品行。

工作表现是心理状态的直接体现

作为上司,也许你眼中的下属仍旧都和往日一样神采奕奕,笑容满面,工作起来也格外地投入。但你要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虚假状态,也许其中有人正在努力保持自己的笑容,但他们并不是以最佳状态进行工作。如果你能经过仔细观察,对处于生命状态低谷的下属给予理解和爱护,那么对方今后会以十二分努力来回报。

许多国家的生命科学家都对人的机理状态进行研究,认为人的精神状态周期大多是一个月。这就是说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情绪非常糟,即使没有纷繁复杂的工作来打扰。你要仔细对待一个月的这几天。

有效的管理的关键是应该根据下属不同的状态,被称为员工准备度,及时地确定或改变自己的管理风格,来适应下属的状态。

下属的状态取决于其在某一特定工作或活动上的知识、技能与经验,能否支持其干好某项工作,表现为下属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任的能力与意愿,它包括能力准备度和意愿准备度。

1. 不能/不愿意或不能/无把握

如果下属在工作时表现为毫无相关知识与技能,而且没有兴趣学习。在现实中,他们原本是很称职的员工,但因为变化,使得他们与组织格格不入,变得消极,或缺乏信心。

管理者在这一阶段应采取“指令式的管理风格”,通过命令和严格的监督来引导并指示下属。

2. 不能/但愿意或不能/有信心

如果下属的技能仍不能达到要求,但因为已经有了第一阶段的工作经历,具备了一定的自信,有信心和渴望学习,或者想学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

管理者在这一阶段应采取“教练式的管理风格”,指导、支持和激励下属尽快地提高技能与知识。

3. 有能力/不愿意或有能力/无把握

在管理者的指导帮助下,下属的技能与知识已足以完成工作,但如果他们面临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有可能在自信上再次出现问题,不愿意或者因为某种原因而缺乏内在驱动力。

管理者在这一阶段应采取“团队式的管理风格”,来激励下属并帮助员工解决问题。

4. 有能力/愿意或有能力/有信心

下属在管理者的激励、指导和开发下,一步步走向成熟,在能力和意愿方面都能够适应工作。

管理者在这一阶段应采取“授权式的管理风格”,将工作交给下属,管理者只需做监控和考察的工作。

在不同的阶段,下属的状态是不同的,即使是在相同的阶段,下属因不同的工作,其状态也使不同的。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当你面对下属时,你要了解他们,管理他们,与他们一起成功。一个成功的管理者,要学会转身,准确地把握下属的状态,及时地确定与改变自己的管理风格。

任用人才的一般原则

做分配工作的内行

上司如果能干,定能将员工之工作分配得极为妥当,引发员工的工作意念,否则员工会有反抗的心理。

所谓善于分配工作的好上司如下列所述:

第一,经常检讨个人负责的工作内容,适当地估计工作的质与量,以求分配平均。

第二,考虑到某份工作量所需完成的时间。

第三,若派予其他员工,会先由员工本身工作进行的状况而定。

工作分配如果不妥当,就易造成不满的情绪。分配工作虽是小事,却与从业人员的士气大有关系,千万不可忽略。

才能与职位要相称

管子曰:“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可见,能当其位是任人的重要原则,是判断领导者任人是否正确的首要标准。

在任人时,领导者对人才一定要量体裁衣,既不能让统御千军的将帅之才去做伙头军,也不能让县衙之才去当宰相;既不能让温文尔雅坐谈天下大事的文官去战场上驰骋,也不能让叱咤风云金戈铁马的武将成天待在官廷内议事。而应该辨清各自的特长,派其到相符的地方或授予其相应的职位。

不当其位,大材小用或者小材大用都是任人失败之处。不当其位,当然就无法发挥人才的长处,空得满腹经纶却无处施展;大材小用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必挫伤人才的积极性,使其远走高飞,另谋高就;小材大用只会把原来的局面越弄越糟,成为专业发展路上的绊脚石。“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古人已经给现代领导们做出了榜样。

狄仁傑就是一位善于任人的官吏。有一天,武则天问狄仁傑:“朕欲得一贤士,你看谁能行呢?”狄仁傑说:“不知陛下欲要什么样的人才?”武则天说:“朕欲用将相之才。”狄说:“文学之士,有苏味道、李峤,都可以选用;如果要选用卓异奇才,荆州长史张柬之是大才,可以任用。”武则天于是擢升张柬之为洛州司马。过了几天,武则天又问贤,狄说;“臣已推荐张柬之,怎么没任用?”武则天说:“朕已提拔他做洛州司马。”狄仁傑说:“臣向陛下推荐的是宰相之才,而非司马之才!”武则天于是又把张柬之升迁为侍郎,后来又任他为宰相。事实证明,张柬之没有辜负重任。可见狄仁傑多么懂得任人应当其位的道理!

在考虑能当其位的过程中,领导不能仅仅以人才能力的高下来衡量,还得考虑人才的性格、品行。如果此人性格懦弱、不善言辞,则不宜让他担任公关和推销方面的任务;如果他处事较随意,且常出一些小错,不拘小节,就不应任用他做财务方面的工作;如果品行不太端正,爱占小便宜,且比较自私,对这种人尤其要小心任用,最好不要委以重任或实权,使其处于众人的监督之下,不至于危害大局,一旦发现其恶劣行为,立即严惩不贷,绝不心慈手软,以防“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汤”。所以,作为领导,在任时一定要就人才的能力、性格和品行等方面综合考虑,再授予其一个适当的位置。

此外,领导者还需考虑一个重要因素,即年龄。一些工作岗位可能有两人可以胜任,一个年轻,一个年长。对此,领导者就应该考虑年轻人和中老年人在性格上的差异:年轻人热情奔放,充满活力,且敢拼敢闯,创造力强;中老年人沉稳、冷静、忍耐力强且经验丰富、老到。年轻人缺乏的是经验,中年人缺乏的是闯劲。了解到这些,领导就可以根据该项工作的特征确定合适的人选。

同时,领导还不能忽视年龄层次问题,机关部门、事业单位的年龄层次可以适当偏大一些,姜毕竟还是老的辣。而企业的年龄层次宜年轻化一些。对企业领导,如果发现有几人都能胜任某一项工作时,可尽量任用年轻人,因为年轻人精力充沛、后劲十足,工作年限还很长,而年纪较大的人可能即将离任。这样就避免公司出现人才断层,有利于公司持续快速发展。

正确处理统与分的关系

领导用人,其目的就是让人才为我所用,食我之禄,为我分忧。因此在具体实践中,领导者应注意统一领导与分工授权的关系。

统一领导经常表现为一种集权,使领导者陷入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误区。但统一领导又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实现统一的领导,才能有统一的意志、目标、方向、步调,才能朝统一的目标迈进。为了解决统一领导中这一暗含的矛盾,就必须实现分工授权。

分工授权又可称为分层领导、分级领导,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化和程序,将领导纵向分为若干层次,分级排列,下级向其上级逐级负责,其管辖范围随级别下降而缩小,形成上下对应的领导与被领导的从属关系,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使组织成为朝着共同目标前进的统一整体。

能否实现有效的领导,其要素之一就要看他会不会实现层次分级领导。不进行统分结合的领导,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领导的。过细的领导,只能使其被一些琐事包围,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成了小事清楚,大事糊涂。正确的领导方式应当是在统一领导的大方向下,实现有效的分工授权,做到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三国时代蜀相诸葛亮,虽然是一代名相,但由于忽视层次领导,事必躬亲,结果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给人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之憾。

据史书记载,他在军中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甚至连粮草消耗这种小事都要亲自操劳。显然,他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值得后人弘扬的,但他那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越俎代庖的工作方法并不足取。

现在有些领导人,头脑中也缺乏这种分工授权的观念,在工作中分工不授权,反而大包大揽,弄得单位里形成了“领导忙得团团转,下属悠闲没事干”的反常局面。领导怨天尤人,埋怨下属没有积极性,不能替自己排忧解难。岂不知,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就是由于领导者不懂得分工授权而一手造成的。

领导干部要干领导的事,要围绕着提高领导干部效能,集中精力干那些必须由领导人亲自去干的重要工作。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不能颠倒工作的主次,尤其注意不能搞包办代替,不随意越权代理下属的工作。要保证使分工负责每项工作的人都有职、有权、有责,以防止分工负责的人难以行使职权,造成不应有的混乱。

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

宁缺勿滥要求领导者在任人时选用精兵良将,不多用一人,也不闲置一人,使人事保持相对稳定,不闲则已,闲则必责。如果在当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宁可让职位空缺,也不滥竽充数。

一、“官不必备”

古人曰:“官不必备,唯其人。”用人之多少,应根据工作需要而定。在确保工作质量的情况下,再合理安排职位和人数,然后再根据一人一职的原则任用人员,既不可备位,也不可备人,更不能在找不到合格人选的情况下随便以人顶替。否则,就会影响整体效率和质量。

古人对任人时宁缺毋滥的原则也早有认识,并采取过不少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制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唐太宗就提出“官在得人,不在员多”,李德裕曾强调“省事不如省官”。西魏苏绰在其《六条诏书·擢贤良》中极力主张裁减官吏以避免人浮于事的弊端,他说:“官省,则善人易充,则事无不理;官烦,则必杂不善之人,杂不善之人,则政必有得失。”北宋包拯坚持用“勤”,不用“冗”。他针对北宋冗员众多的情况,向仁宗皇帝指出:“欲救其弊,当治其源,在乎减冗杂而节用度。”他主张“留神省察”,对于占着位子又无所事事的官员坚决予以清除。他在知谏院时,曾经上书弹劾做了七年宰相而又毫无建树的宋庠,并且连续三次弹劾罢免了皇帝宠妃的伯父张尧佐的“三司使”的要职。可见,“官不必备,唯其人”古往今来就是用人任人的一条重要准则。这对今天的领导者们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