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48246000000027

第27章 冷静些,耐心些,没有愤怒就没有伤害(3)

现在孩子们的生存、成长环境,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和他们父母小时候不一样了。他们接触社会、接触新事物更早、更广泛,他们面对的世界更精彩。这就使他们更容易产生好奇心,容易突发奇想,有意无意地作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

针对这种情况,国内的教育专家们指出:面对孩子的诸多出格行为,如果父母将其简单地看成越轨、破坏纪律而加以批评和限制,可能就会把一些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扼杀在萌芽状态。反之,如果父母能够正确地对待孩子的“出格”行为,对他们加以正确地引导,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那么在“出格”的孩子们中间一定会出现更多的人才。

强烈的“出格”思想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但孩子的“出格”思想也有其不可忽视的积极因素。认识到了这一点,有助于正确对待孩子的“出格”,因势利导地教育孩子。

教育专家指出,“出格”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如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孩子的“出格”大多发生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处在生理发育的高峰期,这一阶段也是心理发展的巨变时期。这个时期是由孩子向成人过渡的心理“断乳期”,他们不再像儿时那样依恋父母,也不再把父母看做是“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样的心理,如果能悉心保护,正确引导,有利于其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

(2)有利于孩子情绪的调节。孩子处于发育的过渡时期,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一般是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有“出格”思想的孩子,是不会让情绪长期滞留在心中的,经过适当发泄后,他们的情绪会得到调节,对其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3)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求异思维。孩子的“出格”思想,有时是针对传统思想的束缚而产生的。传统观念认为是这样的,而具有“出格”思想的孩子偏偏认为是那样的。虽然有时可能“钻牛角尖”或失之偏颇,但更多的时候,却是他们求异思维的表现,他们在试图独辟蹊径,从其他角度来观察和分析问题。

(4)有利于孩子形成开拓的个性。孩子产生“出格”思想,实质上是他们心理上对于常规的“突破”。当他们心理上一进入“突破”阶段,表现出来的就不再是过去的听话、顺从,而是勇敢和冒险。现代社会充满着竞争,从小培养孩子好胜、敢闯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其形成开拓、进取的个性。

所以,一个合格的父母应该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孩子的“出格”,并积极引导孩子,使其朝着富有建设性的健康方向发展。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离经叛道”行为呢?教育专家为广大父母们提供了如下对策。

1.正确理解孩子的“出格”

父母要知道,孩子的一些“出格”行为,其实是对于自己生理心理成熟的一种尝试性反映,绝大多数并非父母所想象的那样,孩子并不是真的学坏了,而只是个体成熟的心理反映而已。

2.正确应对孩子的“出格”

父母发现孩子的“出格”行为时,的确需要表明态度,但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避免因为简单粗暴而伤害了孩子的感情,甚至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推动孩子走向父母希望的反面。

建议父母在这个时候,可以采取“主动式聆听”,最好由父亲来处理儿子的问题,母亲来处理女儿的问题,这样共同语言会多得多。父母可以坐在孩子身边,主动和孩子聊聊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告诉孩子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3.用沟通交流走入孩子的心扉

交流、沟通是走进孩子心灵的最好方法。面对“出格”的孩子,和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是引导他们的必要前提。每个父母都应该提高自己和孩子交流沟通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够走进孩子的心扉,摸透孩子的想法,才能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高效的教育方法。作为一名合格的父母,一定要敢于接受孩子的“出格”,要能够善待孩子的“出格”行为,要善于引导孩子走向精彩的人生。

不要忽视孩子的任性妄为

牛小强是个11岁的小孩,这个小家伙漂亮可爱。牛小强小时候经常不言不语,非常听话,家里人都宠爱他。慢慢地牛小强的话成了“圣旨”,吃、喝、玩、乐全都由着牛小强的性子,稍不顺心,他就哭闹、打滚。在学校学习得了零分,回家后却自豪地高喊:“一二一,大零分。”家里人不但没有予以制止,反而被牛小强的幼稚逗乐了。牛小强不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对,而且认为得零分是件好事。经过一段时间后,谁也管不住牛小强了。

有一天,牛小强在楼下跟别的小朋友玩,过了一会儿回家对妈妈说:“他们用玩具枪打我。”妈妈说:“打着你了吗?”牛小强说:“没有,如果打着我怎么办,我要拿着我的枪打他们。”妈妈说:“不行,你的枪威力太大,如果伤着人怎么办?”牛小强说:“我不打他们了。”妈妈说:“你把子弹拿出来后可以拿枪出去玩。”牛小强说:“我不打他们,只是拿出去跟他们玩,我打别的东西。”妈妈怕牛小强伤着人,然后说:“妈妈跟你一起下去玩。”

但牛小强说什么也不听,就是不让妈妈跟自己一起下去,妈妈坚持,牛小强非常生气,又是哭又是闹。妈妈下楼跟那些小朋友说,别用枪打人。等妈妈上楼后牛小强还在哭闹,并且还不断摔东西。

一些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娇惯,凡事都顺着孩子的心意。一旦某件事不能按照孩子的想法去做,孩子就会任性地大哭、大闹。如果父母为此而心疼作了第一次让步,这就让孩子意识到了他的这种做法十分有效,以后就会不断地使用这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滋长了孩子任性妄为的坏毛病。

孩子的任性妄为不外乎两种原因:一种是父母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娇惯、放任、迁就而造成的任性;另一种是孩子年龄大些后,独立意识增强,不希望父母再把自己拴在身边,而是希望做一些显示自己能力的事。

父母首先应该认清孩子“任性”与“韧性”的界限。“韧性”是坚信自己的做法正确,无论有多大困难也要坚持下去的一种顽强精神的表现。意志坚强,是良好的品质,父母应给予大力支持。而“任性”则不同,它是不分是非、固执己见,不愿受到任何约束,是缺乏控制自己的能力,又不听劝告的一种表现。

当今社会,父母大多过于宠爱孩子。孩子要什么,父母就满足什么,可谓百依百顺。其实,这样很容易使孩子变得任性妄为。

面对孩子的任性妄为,父母一定要认真对待,否则孩子一旦走上犯罪道路,就追悔晚矣。但是,父母也应正确看待孩子的任性妄为,因为很多时候,孩子所谓的“任性妄为”恰恰是孩子特立独行的思想和言行的表现。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父母如何防止和纠正孩子任性妄为呢?教育专家建议采取下列几种方法。

1.冷漠处理,不要理睬他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父母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最好采取躲避的方法,暂时离开他。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作出让步。这种“冷处理”的方法往往比较有效。

2.用其他东西转移注意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3.拒绝娇惯行为

孩子是父母的“命根子”,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保护关怀使孩子不断成长,但过分的娇惯也会导致孩子不能健康地成长。如孩子任性时,在必要的惩罚中,父亲打孩子一下,母亲不干,护着孩子;母亲打了一下孩子,父亲反过来又向着孩子一边。一来二往,不仅会导致孩子的任性心理,而且会使父母的行为在孩子心中失去严肃性、权威性。这种方式无助于孩子的成长,也不可能改变孩子任性的毛病。

4.给以正确诱导

正确诱导的方式有:一是用近来涌现的先进人物的事迹,追根溯源地讲述先进人物的成长过程,全面灌输,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培育自强奋进的种子。二是每当孩子犯拧时,父母要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办法诱导,用谈心的办法真诚地表扬孩子平时的优点,转变孩子的情绪。不要乱给孩子下定论,认为孩子是不可救药的,天生就是一个“拧种”。

5.强化教育

孩子的小毛病、坏习惯较多,父母首先要从自己的言行中找问题,做到正人先正己。当孩子任性时,父母在说服教育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批评或惩罚是必要的。孩子的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控制自己的能力都比较弱,父母应当注重引导与惩罚结合的尺度,迫使孩子真正认识到任性是一种坏毛病,是一种错误行为。此时,父母要做到坚决不妥协,不能满足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这样才能遏止孩子的任性行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变孩子任性妄为的毛病,就要求父母在长期的教育中,必须细心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像种植一棵树一样,从小扶正树干,精心修理树枝。

理智地对待孩子之间的冲突

场景一:

小健在学校里与同学打架了,班主任老师打电话给小健的爸爸。小健的爸爸虽然对一向老实的儿子突然打架有些奇怪,但还是一肚子怒火,嘴上不停地跟老师说好话,心里却在责骂儿子:这个臭小子,一点儿好事也不干,回来非收拾他不可!

没过多久,儿子就兴冲冲地回来了,见儿子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坐在家里等他的爸爸更是火冒三丈,开头就嚷道:“你在学校干什么好事了?整天不学好,就知道打架!”

小健知道爸爸为什么生气了,本想解释一下这次打架是因为对方先挑起的,可是,他似乎被爸爸怒视的双眼吓住了,只见他嘟嘟囔囔地说:“我……我……”

“我什么我!打就打了,男子汉敢做敢当,有什么好说的?”

小健一听爸爸这样说,流下了眼泪。

这一流泪,爸爸似乎更生气了,继续咆哮着:“哭什么哭!打架你还有理了?现在哭算什么?”

从那以后,小健开始越来越叛逆,时不时与别人打架斗殴。爸爸更是隔三差五地打骂他一次,但是一点用也没有。

场景二:

周兵在学校里动手打人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平时对人总是很有礼貌的周兵怎么会打人呢?事情是这样的,周兵被老师选去参加全市的物理竞赛,这次选拔没有经过特定地公开甄选,周兵是直接被老师点名叫去参赛的。

所以,同学之间自然有点闲言碎语,大家都在私下里议论:“周兵绝对是内定的,就因为他爸爸是教育局长的关系啦。”其中最不服气的同学是李松,他觉得自己的物理成绩比周兵优秀,可是老师却没有挑选自己而挑选了周兵。

放学后,李松拦住了周兵,质问道:“你凭什么获得比赛的资格,是不是你老爸拜托老师做的。哼,就会走后门,有本事就靠自己的能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