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而言,失去比得到更为本质。随着整个生命的离去,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将失去。世事无常,没有任何一样东西能够被真正占有。既如此,又何必患得患失?我们应该做,也是所能做到的,便是在得到时珍惜,失去时放手;安然于两者之间,心平而气和。
我们总认为得到本就理所当然,失去反而成了非常态。所以,每每失去,就不免感伤和追忆。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是明白的,在漫漫人生长河中,得失相伴随时。人生苦短的叹息,花开花落的无奈,即使诗画中也是风雨和阳光同在。这才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普通人的平凡生活。
然而,平凡中自有升华。每一次的觉悟和放弃,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伤感过后,仍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日子并不会因为个人而改变。就在这叠进式的理解中,便会懂得超脱地望向未来。眼神里的凄楚,也因深刻而愈加美丽。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向来被世人奉为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精神典型,一段《五柳先生传》便足以为证: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想当初,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也曾有过报效天下之至,十三年的仕宦生活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然而终究,赋《归去来兮辞》,挂印辞官,彻底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毅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对于所谓的世事得失,怎一个潇洒了得。
回归故里后,陶渊明一直过着“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的田园生活。初时,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简朴,却乐在其中。
后住地失火,举家迁移,生活便逐渐困难起来。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然而,其安然于得失的本色,丝毫不改,稳于心中。
陶渊明的晚年生活愈加贫困,却始终保持着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尚清时,他为自己写下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如此平淡自然的生死观,情也飘逸,意也洒脱。
或许,对于陶先生的境界,我们一时无法企及,但至少能做到的,便是饱有一颗淡泊明志、从简修行的心。平静面对得失,执著于自身超脱;固然炎凉冷暖,又何碍于以冷眼旁观,泰然自若。
得到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也并非是让我们刻骨铭心的——但这却是属于我们能够拥有的。得不到的就不要执迷于此,失去也未必不是一种简单和轻松。清风两袖间,更显得飘逸和潇洒。
平日里,我们好像只关心自己已经失去的,一味地沉浸于喋喋不休的埋怨与追悔中,无形中留下了许多伤感与怨恨。其实,快乐与否,只是我们内心看待得失的角度,就像这位老者:
老人家久居山野村落,每天早晨都往返于水井与家之间,只挑两担水。
日子久了,水桶就有点漏,滴滴答答,一路上长长一行。路人提醒他说:“您换个水桶吧!”老人家笑笑不语,依旧挑着旧水桶来,挑着旧水桶去。
后来,仍不断有好心人提醒,老人除了感谢之外,依然没有任何改变。邻居终于不解地问道:“您那么辛苦地挑了一担水,可水桶是漏的,等走到家时恐怕早已漏掉了小半桶。这么白费力气,何不换一个好桶呢?”
老人坦然一笑,说:“没有白费力气啊。你回头看一看,这一路走来,我桶里漏的水不是都浇了路边的花草了吗?你看它们长得多好啊!”
对于得与失,老人早已释然并通解,所以有了如此安然而平和的心态。失去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够正视现实。往往,当我们对失去感到遗憾的同时,可能就在不经意间得到了另一种收获。既然已经失去了,又何必耿耿于怀,纠缠于内心?放弃不必要的冥想,珍惜眼前的平凡,自娱自乐,心安理得,没有刻意的追求,便不会有失去的伤感和沉重。
月亮的残缺并没有影响到它的皎洁,人生的遗憾也不该遮掩住她的美丽。不要再让担忧与焦虑消耗我们的精力,心态的调整只是一念之间的意识。安然于得失,简明的心性,胸襟便自然豁达于明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