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新读
48244500000021

第21章 尧曰第二十

20.1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译”

尧说:“啧啧!你,舜!上天的使命已落到你的身上了,诚实地秉持中正之道。如果天下民众都贫穷困苦,上天给你的禄位就会永远地终止。”舜也这样告诫禹,说:“我谨用黑色公牛作牺牲,冒昧地向光明伟大的天帝祷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去赦免他。您的臣仆的善恶我也不隐瞒掩盖,您心里已有明察。我本人有罪,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有罪,都归我一人承担。”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得到富贵。周武王说:“我虽有至亲,不如有仁德之人。民众有过错,都由我一人承担。”谨慎地制定度量衡,周密地制定法度,恢复被废弃的官职,全国的政令就通行无阻了。复兴被灭亡了的国家,延续已绝代的宗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民众就会真心归服。国家应当重视的是:民众、粮食、居丧和祭祀。宽厚就会得到民众的拥护,诚信就会得到民众的信任,勤敏就会有功绩,公平就会使民众高兴。

“析”

《论语》把尧说的“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收录其中,这说明先秦儒家是高度认可这一点的。这可以说是孔子学说的一个闪光点。所谓“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就是说统治者不为民众谋福利,就会失去上天的眷顾,从而也就失去对民众的统治权。我们知道,在古代,对统治者能约束的东西,或者说统治者还畏惧的东西,是上天。因为统治者相信上天赋予了他权力、地位、金钱和其他的一切。上天要求他为民众谋福利,他就不能不理不顾。否则,就失去权力。现在就不一样了。让当政者畏惧的是民众,因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当政者的权力是民众赋予的,民众可以通过选举把他选上或选下,当政者为民众谋福利有了制度保证。总之,虽然古今统治的方法途径不一样,但目标却是惊人的一致,都是要为民众谋福利。这是治理国家最核心,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当然,一个是上天的要求,一个是民众的呼声,在约束力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20.2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有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译”

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尊尚五种美德,摒弃四种恶政,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说:“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给民众恩惠而自己却没有耗费,役使民众劳作而不被怨恨,追求仁德而不贪,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怎样才能给民众恩惠而自己却没有耗费呢?”孔子说:“顺着民众可以得利的方面让他们去做,这不就是给民众恩惠而自己却没有耗费吗?选择可以劳作的时间让民众劳作,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希望得到仁便得到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不管人多人少,事小事大,都不怠慢,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神色严肃,使人见了有畏惧之心,这不就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说:“四种恶政是什么?”孔子说:“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就要求马上办成事叫做暴,很迟才下达命令却要求限期完成叫做贼,同样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小气。”

“析”

在孔子看来,让民众得利和对民众进行教化是统治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两个支柱。让民众得利,这是物质层面的;教化民众则是精神层面的。一个国家不能让民众得利,只能让民众勉强温饱,甚至挨饿受冻,那么,民众就会怨言四起,有可能奋起抗争,或者弃这个国家而去。因此,只有让民众得利,生活得好,民众才会拥护支持当政者。但是,仅仅让民众满足形而下的、物质层面的享受,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民众进行教化,让他们懂得忠君爱国,懂得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也即要做到基本的仁义礼智信。只有这两方面紧密结合来统治,这个国家的统治才是铁桶般牢固的,才是万世而不衰的。孔子的这一认识不仅在当时,就是对现在的治国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3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成不了君子;不懂得礼制,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言语,就不能判别人。”

“析”

真正的君子是上知天命,下辨人事,还要依礼行事。不知天命,就不知畏惧,就会无所不为,最后自己必将陷入败亡的境地。不辨人事,就不能区分善恶美丑,有可能误把好的当做坏的,恶的当做善的,颠倒黑白,误人误事误国。依礼行事,按一定的规则办事,才不会随心所欲、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让别人不信任以及心生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