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最需要父母解决的50个心理问题
4824400000033

第33章 当心“母源脖

第32章第章当心“母源病”

孩子刚进门,妈妈就迎了上去:“看把小手冻得通红,来,妈妈给你暖暖手。”孩子在屋子里打了几个喷嚏,奶奶赶紧冲进屋:“是不是感冒了?快过来,奶奶给你加件衣服。”……我们担心孩子体弱多病,结果却不断在行动和语言的强化中,让这种担心变成了现实。

【成长的天空】

总生病的孩子

最近,嘉嘉成了医院急诊室里的常客,他总是在周末的时候无缘无故地发烧。医生给他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也没查出有什么毛病。除了发烧,嘉嘉一切正常。刚开始的时候,嘉嘉的父母以为是医院的医疗水平不高,查不出来,但是,跑了好几家医院,结果都是一样的:除了发烧,嘉嘉其他的一切正常。

嘉嘉的父母很纳闷,这孩子是怎么了?经过反复的检查,医生认为,嘉嘉的毛病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家人身上。因为小时候,嘉嘉身体不是很好,经常一生病就发烧。因此,家人对嘉嘉呵护有加,嘉嘉身体稍有一点不舒服,家人就如临大敌,个个都很紧张。嘉嘉长大后,家人还是这个样子。于是,家人的过分担忧,间接地影响了嘉嘉的身体状况。而且,一到周末,妈妈就特别紧张,常把嘉嘉关在家里,不让他出去和小朋友玩耍,她怕嘉嘉出去玩会突然发烧。即使偶尔带嘉嘉出去,她也总是问嘉嘉:“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或者“有什么不舒服,马上告诉妈妈!”

【心理点拨】

孩子生病,问题出在家人身上

孩子发烧,问题出在家人身上!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如新生儿妈妈担心奶水不够而焦虑,新生儿就会受到妈妈的影响,出现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

日本的一位医生把由于妈妈或家人的原因造成孩子“生病”的异常现象称为“母源病”。事实上,孩子表面上看起来是生病了,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病理上的表现。例如,孩子很乖,但是总是莫名其妙地每个月都会患打喷嚏、流鼻涕的感冒,而且无法治愈。实际上,发生这种症状的原因,却是双亲养育子女的方法造成的,这就是母源病。

有的母亲,自孩子出生起便有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她们时常惦念孩子,会因孩子某些细微变化而惶恐不安。如上班时突然想到孩子会生病,会食物中毒,就会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去看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心安;在孩子外出玩耍时,总会有一丝不祥之感,要求孩子一直留在自己身边;即使孩子睡熟之后,也会突然去看他是否感冒发烧;如果孩子伤风感冒,肚疼拉稀,她们更是心急如焚,会带着孩子四处求医,并为此寝食难安。母亲的这种紧张和恐惧的情绪会强烈影响孩子,使他们也终日惶惶不安,一时见不到母亲,便会六神无主,并会因此影响饮食和睡眠。这些孩子明显地比其他孩子胆怯、脆弱、易哭,在心理和生理发育上也明显地劣于其他同龄的孩子。

有的母亲将孩子视为心肝宝贝,因此,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玩最新的,不让孩子做一点家务,生怕委屈了他们,若是遇上孩子与小朋友发生口角,无论有理还是无理,总会站在自己孩子这一边。过度的溺爱使孩子在生活上过度依赖母亲,缺乏自立和吃苦精神,缺乏上进心,心理上也变得十分脆弱。当他遇到小挫折时,便会因缺乏应变能力和单独处理事物的能力而不知所措,如果遇到较大挫折,其中会有些人因不堪承受心理压力而产生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

“母源病”会对孩子在心理、行为上产生极大伤害,因此,在这里,我们提醒那些对孩子过度保护的母亲们,请你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经历风雨吧!

相信孩子自身的免疫力

孩子刚进门,妈妈就迎了上去:“看把小手冻得通红,来,妈妈给你暖暖手。”

孩子在屋子里打了几个喷嚏,奶奶赶紧冲进屋:“是不是感冒了?快过来,奶奶给你加件衣服。”……

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家庭都曾上演过。不知道你想过没有,其实这样做正是在有意无意地为孩子贴上一个“体弱多病”的标签。我们担心孩子体弱多病,结果却不断地在行动和语言的强化中,让这种担心变成了现实。

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应该破除行为上的“疾病”强化。为防止孩子生病,我们将他包着、捂着,结果孩子的体质变得更为虚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从孩子出生开始,我们就要打破这个循环。

其次,应该破除语言上的“疾病”强化。为了孩子的健康,需要增强他的心理免疫力。如果你在孩子的面前不断地强调“你体质弱,身体不好”,孩子就会真的以为自己弱不禁风,于是稍有不适,他就立即会倒下。如果孩子在生病时能得到特别的呵护,他还会逐渐地将生病看做是自己的特权,长此以往,他会变得特别在意自己的身体,时刻留意自己身体的不适之感,期待所有人的同情和怜悯。

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心态吧,激励孩子与病魔作斗争,把孩子身上的免疫力充分调动起来!威廉?丹福斯从小就是一个有病的孩子,但是他的老师用 “我激励你!”“我激励你成为学校中最健康的孩子!”等话语鼓励他,他果真变成了学校里最健康的孩子!他在85岁逝世之前,帮助了数以万计的青年获得健康的身体,他还帮助他们立志高尚、做事刚勇、服务谦逊。

人的身体与心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积极的心态对孩子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