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48227600000029

第29章 可持续发展(4)

1.旅游可持续发展原则

限于旅游业的行业属性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遍性,旅游可持续发展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发展的原则。旅游业是依托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开发而进行的服务性产业。

发展旅游业就是为了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促进旅游地经济,提高旅游地居民生活福利水平。因此,发展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也是首项基本原则。

(2)公平性原则。旅游活动是旅游者异地空间感觉需求的满足过程。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之间是被服务与服务的关系。但是,旅游者决不能因为自己的需求者地位而凌驾于旅游地服务者之上,或是破坏旅游地旅游资源、环境。旅游地居民也应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为后代人保持和增加发展的机会,避免自然环境的破坏性开发。

(3)协调性原则。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由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旅游资源和环境、经济与社会等诸要素组成的协同系统。为使该系统达到整体功能最优,必须使旅游发展同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适应,使旅游资源开发既被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之内,又满足市场需求。另外,旅游业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之间也要协调配套,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2.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与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的比较游山玩水,古已有之。但是,在我国,从产业角度出发的旅游业则是从20世纪70年代才兴起的。与20世纪90年代萌芽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相比较,两者在以下几方面存在差异:

(1)指导思想不同。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立足发展、公平、协调等基本原则,从旅游资源开发出发,结合旅游市场需求,发展旅游活动,并在发展过程中维护自然生态环境,提高旅游地居民生活福利水平。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则从企业运营角度出发,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品,追求旅游企业(部门)经济效益最大化。

(2)立足基础不同。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立足于旅游地旅游资源情况,把旅游开发过程同自然资源、环境的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并且追求与旅游地经济发展相协调。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则立足于市场,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以商品生产方式,追求一定资金投入的最大产出。

(3)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同。在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中,自然环境的保护处于核心地位。而在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中,基本上不考虑自然环境的保护,而是注重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

总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即是旅游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过程,这个过程立足于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将旅游业发展融入旅游地经济发展进程,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从参与阶段就确保旅游业发展基础的广泛性,可以避免旅游地的发展重蹈矿产地覆辙。

专栏2“拉市海模式”

拉市海高原湿地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境内,是云南省第一个省级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作为金沙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拉市海湿地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养育了众多的动植物,并为当地数以万计的群众提供了生计的保障。拉市海流域总面积为257km2,有18000多人,包括纳西族和彝族等少数民族。拉市海年均产水量为7.789×107m3,是丽江市区重要的水源地,也是60多种越冬水鸟的重要栖息地。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高原湿地之一,拉市海湿地已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名录;2005年初,拉市海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拉市海历来是一个自然湿地,湖水有涨有落。湖水落下去时会裸露出千亩良田供人们耕种,有万亩草甸供人们放牧。生活在那里的居民,不仅粮食得以保障,而且很多人家都有向国家交售万斤粮的历史。到了丰水季节,拉市海又为湿地居民提供了丰厚的渔业资源。

20世纪80年代末,丽江城市化速度加快,旅游产业大力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急速增长。为了保证丽江城区的用水,丽江政府自90年代初就开始在拉市海筑坝蓄水并向古城输水,每年向丽江无偿供水近3×107m3,这占整个拉市海产水量的40%。拉市海丰富的水资源为丽江每年20多亿元的旅游收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丽江古城戴上“世界文化遗产”和“高原水城”的桂冠。

然而,在丽江古城不断走向繁荣的同时,位于丽江上游的拉市海发展却相对滞后,当地群众的经济来源仍主要依靠农业和渔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拉市海渔业经济价值日渐提高,为了增加收入,渔民加大了对拉市海渔业资源的捕捞量,超出了拉市海渔业的承载力,加之对渔业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拉市海渔业资源急剧减少。同时,由于渔业资源的减少,越冬水鸟没有足够的食物保障,更多的鸟类转向农田觅食,人鸟争食的矛盾更加突出,社区冲突日愈加剧。拉市海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1.水患

拉市海周边每年都有大量耕地被水淹没,群众蒙受着巨大的损失。在传统上,妇女主要从事耕作,因土地被淹,她们最先受到影响,开始贫困化和边缘化。

2.渔业衰退

由于拉市鱼的市场价格较高,渔民为了捕到更多的鱼,大量使用非法网具,3000多张非法网具已将拉市海围得水泄不通,造成了渔业资源的急剧衰退。

3.管理的矛盾

1998年,拉市海建立了省级湿地保护区管理局。现在,它正努力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为了保护越冬水鸟,保护区管理局颁布冬季封海禁令,但对于渔民来说,冬季却正是拉市海渔业经济价值最高的季节。渔民为了弥补冬季封海受到的经济损失,在春季开海后大量捕鱼,而这一季节正是鱼的产卵期,产卵期的捕捞更加剧了拉市海渔业的衰退,拉市海的渔业从以前年产量300t,渔业年总收入300万元,跌到现在的无鱼可打、“有钱难买拉市鱼”的状况。渔民纷纷下岗,开始了进城打工的历程。一位老渔民说:“几年以前,我有14只鸬鹚,它们是我们捕鱼的好助手,但现在这些都只是愉快的回忆了。”以前捕鱼的妇女也不得不进城靠出卖廉价的劳动力以维持生活。

(三)拉市海变迁

从2000年到2004年,“拉市海参与式综合流域管理项目”在当地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以社区为本的流域资源管理培训,制定了流域保护规划,成立了流域管理委员会和拉市海湿地渔业协会,引进了扶贫和基础教育项目,推广了生态农业,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提高社区群众的参与和管理能力,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为拉市海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拉市海通过推广参与式的社区资源管理理念,用较少的资金实现了流域的综合治理,这是参与式社会发展理念在中国流域保护和环境管理领域的有益尝试,被社会各界认为具有较广泛的可借鉴性。该项目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并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更为重要的是,参与式流域管理的理念已为广大群众和政府官员所理解和接受,并正在其他流域得以推广和应用。在一些重要的国内、国际会议上,“拉市海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扬。2003年3月,在日本大阪、京都召开的世界水论坛上,拉市海项目被评为全球150个“最佳水资源保护项目”,是中国入选的两个项目之一。

拉市海参与式综合流域管理项目改善了拉市海水资源不断恶化的局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立了流域管理委员会。它由当地村政府、村民和绿色流域共同管理,形成了一个由多元利益相关群体参与的流域管理对话平台;村民自己选举成立了流域管理小组,在实际的参与式管理中发挥了主动作用;在下游的捕鱼村成立了湿地渔业协会,保护自身所在的捕捞环境。

当地村民群策群力,对拉市海支流进行了治理。其中,西湖小流域治理项目获得“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案例大赛十佳荣誉,该项目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当地村民在年收入增加3000~5000元的情况下,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提高了身边的水资源利用率。山区扶贫和发展项目则使上游彝族村的生计问题得到了改善。

西湖小流域治理项目

西湖村是拉市海周边的一个自然村,具备一个次级流域的地形地貌和资源。拉市海综合流域管理项目选择西湖村作为试点,开展综合流域治理项目,成立了西湖流域管理小组。自2001年成立以来,西湖流域管理小组带领村民实施了混农林、河道治理、植树造林等项目,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在2001-2004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从项目的筹备、实施、监测到最后的管理,都是由西湖村流域管理小组带领完成。

西湖小流域管理项目的具体活动包括:

1.2001年,在西湖小流域进行了村社级流域管理规划,并成立了流域管理小组,负责项目的实施。

2.2002年,实施坡地混农林种植,将水土保持与农业的经济收入结合起来,共推广种植了120亩混农林。到2004年,混农林的平均收入已达到每亩3000元。

3.2004年1月,绿色流域与云南思力农药替代技术中心(PEAC)、玉龙县农业局合作,在西湖村开展参与式有机农业培训,并以西湖为试点,进行有机农业推广。

4.2004年,绿色流域与绿色和平、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等机构合作,于5月底在西湖村启动为期1年的田间可持续农业培训。

5.2004年2-4月,西湖流域管理小组带领村民投工投劳,完成了治理河道、修路、加固拦沙坝、治理山体滑坡等项目,在水土流失的山坡上与河道两旁种植了2000多棵树苗,它们的成活率在90%以上。流域小组还制定了相应措施保证成果的延续性。

6.2004年,西湖流域管理小组在治理河道,解决灌溉和排水问题的基础上,带领村民种植山药。当年,西湖村的山药收入达到了每亩3000~7000元。

7.2004年,从西湖村抽选10名村民代表进行小流域参观,学习其他小流域治理的经验。

西湖小流域项目推动社区将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西湖小流域管理小组通过以上活动,自身能力得到了增强,项目的可持续性得到了保障。西湖小流域项目现已成为拉市乡小流域治理推广示范基地,当地政府准备向其他小流域推广西湖小流域治理的模式。

专栏3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看,就化工业这一易于产生重度污染的产业部门而言,加强加大在企业内部乃至园区内部的物料循环,极为有利。生态工业园就是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循环经济法则,连接不同的工厂,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织。全球产业生态学者最常引用的生态工业园区典范是位于丹麦卡伦堡(Kalundborg)的生态工业园。它位于哥本哈根市以西100km处,在那里,一群公司使用彼此的废弃物作为本身制造所需的原辅材料。该地区的产业共生关系,这些企业之间以及与社区间的物质与能源交换网络,20多年来已沿着距哥本哈根西海岸发展成为一小型的产业共生网络。

1.卡伦堡的产业共生模式

卡伦堡的产业共生模式包括:发电厂燃烧着炼油厂排放出来的废气;炼油厂将其冷却水分享给其他公司,以减少25%的整体用水量;水泥和填补道路的生产者利用当地清洁发电厂所排出的废物(石膏);发电厂产生的额外蒸汽用来提供鱼场、临近公司和镇内许多家庭加热之能源;制药厂所产生富含养分的软泥,被当地农场用来作为肥料。综观卡伦堡的产业共生系统,目前有5个重点成员。

Asnaes 火力发电厂:它是丹麦最大的燃煤火力发电厂,发电能力为1.5×106kW,最初用燃油,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改用煤炭,雇佣600名职工;Statoil 炼油厂:

它是丹麦最大的炼油厂,年产量超过3×106t,有职工250人;Gyproc石膏板工厂:它是一家瑞典公司,卡伦堡的工厂年产1.4×107m2石膏建筑板材(足以建造六个卡伦堡大小般城镇的所有房子),有175名员工;Novo Nordisk 制药厂:它是一间每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的国际生物科技集团的最大的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酶和胰岛素生产厂家之一,员工达1200人;卡伦堡市政系统:它供应地方1900位居民所需的热能,同时供水给家庭与工厂。

2.卡伦堡的物质、能量、信息流状态

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系通过副产品与废料的交换,取得了极大的环境、经济优势。

(1)减少资源消耗:每年45000t石油、15000t煤炭,特别是600000m3的水,这些都是该地区相对稀少的资源。

(2)减少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和污染:每年减少175000tCO2和10200tSO2排放。

(3)废料重新利用:每年130000t炉灰(用于筑路)、4500t硫(用于生产硫酸)、90000t石膏、1440t氮和600t的磷。

源于这些交换的经济利益同样十分巨大。据公开资料显示,20年期间总的投资额估计为6000万美元,而由此产生的效益估计为每年1000万美元,投资平均折旧时间短于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