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48227600000026

第26章 可持续发展(1)

4.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环境与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从产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失当,尤其是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因而引起了人们对人类前途的普遍关注。

4.1.1环境与发展前景展望

1968年4月,在意大利召开了一个讨论人类当前和未来环境问题的会议,这是关于全球性危机问题的首次重要的国际性讨论会。会后成立了一个非政府之间的国际性组织——罗马俱乐部,有来自40多个国家近百名代表,他们就当代社会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等问题进行了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其发表的《增长的极限》的报告,引起了人类对未来前途的大辩论。

1.悲观派

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D.L.梅多斯(Dennis L.Meadows),其主要代表作是《增长的极限》。他采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口、粮食、工业化、非再生资源和环境污染等五大问题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论点是:

(1)如果世界人口、工业生产、粮食、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都按一定的指数增长,则人口和环境污染双方形势将趋于恶化,到21世纪的某一个时候,上述增长将达到极限,从而导致全球性危机——非再生资源枯竭、可耕地面积下降、生产衰落、人均食品和人均工业产品大幅度下降、环境污染加重、人口死亡率急剧增加。

(2)如何改变上述增长趋势呢?他认为,“全新的态度是需要使社会改变方向,向均衡的目标前进,而不是增长……人类与自然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是社会进步的后果”,但是,“我们不能祈望单靠技术上的解决办法使我们摆脱这种恶性循环”,只有停止地球上人口和经济发展,才能维护全球性平衡。

有些学者认为,《增长的极限》报告提出的获取全球均衡状态的几条措施,实际上是主张“零的增长论”。

2.乐观派

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赫德森学院美国未来研究所所长H.康恩,其代表作有《下一个2000年》。他认为,2000年以后,到2175年,世界人口虽已达到150亿,但世界总产值却可达到300万亿美元,人均所得约为2万美元,可以说生活比较富裕的人类已经能控制自然了。无论是对能源、原料、粮食,还是其他方面,在今后200年间,对约150亿人口在地球上生活而言,资源可以说是绰绰有余的。

前苏联学者E.K.费多罗夫院士也对增长极限的论点提出不同看法,他强调必须从具体的历史观点分析现代生态形势。他认为,生物圈的资源对人类的发展是足够的,地球“能够负担得起约10倍于目前人口的生存”。尽管人类进一步利用自然资源的可能性有减缩的趋势,但这决不意味满足社会需要可能性的相应缩减,因为用地球上现有资源保障居民需要的可能性不是某种固定的量,在同生产方式相联系时,这个量是不断增长的。

对以上的观点,我们认为:首先应肯定的是,不论是悲观派还是乐观派,他们关于人类困境问题的研究是有意义的。尽管他们所持的观点不同,研究的结果不同,但他们的争论引起人们对世界未来前途的关注,其意义是深远的。第二,悲观派对人类前途的悲观看法是片面的,不能将危机问题绝对化。事实上,世界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因为生态危机的存在而推动的。人类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都发生过危机。但每次危机的发生,每次资源的紧缺,就会迫使人们寻找新的替代物,不断克服资源的稀缺,把可用资源的范围扩大到惊人的程度。人们在今天有了觉醒,认识了危机,危机意识将激发人们克服危机的智慧和能力,使人类找到克服危机的途径。

同时,“增长极限”提出的停止发展的论点是不能被接受的。增长极限是从指数增长中提出的。一般说来,事物不可能长期地维持指数增长,否则就要否定事物的发展。事物发展是波浪式的发展,停止发展甚至主张倒退,对世界人民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不可能接受的。“零增长论”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他们只考虑了自然因素作用,只看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一点。历史与现实证明,在特定历史时期限制增长的因素,不是自然因素,而是社会因素,诸如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等。他们尤其忽视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否认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能够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乐观派观点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当代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估计不足;二是认为只凭技术进步和市场调节就能自然解决人类的发展问题,没有看到任何既成的社会发展形式都会有它的极限,而极限的突破,有赖于社会发展形式的突破。

4.1.2增长与协调发展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持续稳定的协调发展,必须树立资源、环境的新型道德观,并据此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这就要求人们摒弃已经习惯了的浪费型的社会,建立一种资源消耗最少、环境污染损失最小、经济效益最佳的经济技术体系。

1.增长与发展

增长与发展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这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增长,或者说是生产部门的实物增长和服务部门的劳务增长;二是这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与社会环境的改善,或者说是国民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经济关系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善。前一方面的内容是经济增长问题,后一方面的内容是经济社会进步问题。概括地说,所谓经济发展问题,应是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

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的范围要宽泛得多,它甚至可以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化过程。它既包含人均收入水平的迅速变化,也包含着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内部结构的变革和制度变革;它不仅包括了更高的产业水平,同时也包括了生产与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上的变革;它不仅包括了生产效率,还包括了产业结构的变革以及部门间投入分布的改变等。

增长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无变异的增长或指数增长,另一是有组织的增长或有变异的增长。传统的增长模式为无变异的经济增长,它谋取国民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片面强调“高积累、高投资、高消耗”的外延增长,而忽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的内涵增长。它的不利后果是出现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危机的出现反而会影响发展速度。

2.协调发展

1981年,奥尔利欧·佩奇在《世界的未来》和R.布朗在《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中提出了“协调发展”的思想。协调发展是指在以人类为核心和主体的全球生态经济系统中,人类通过不断理性化的行为和规范,协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统一,协调人类的持久生存,协调世代福利与资源分配的当前与长远关系,从而实现全人类寻求的总体目标的最优化。

为了实现协调发展的目标,应该协调多方面的关系,做到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和谐统一,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和谐统一,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能力的协调统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4.1.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工业革命以来流行着的发展模式,特别是生产和消费模式已难以继续下去,因为这种模式虽然使一些地方富裕和发达起来,却在更多的地方造成了贫困和落后,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却出现了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这破坏了生态平衡和生存环境,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严重地阻碍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继而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因此,继续这种模式既难以带来全人类的普遍的共同发展,也未能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它郑重申明:人类有权享有良好的环境,也有责任为子孙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各国有责任确保不损害其他国家的环境;环境政策应当增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潜力。

会议警告说:“在现代,人类改造其环境的能力,如果能被明智地加以使用的话,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开发的利益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如果使用不当或轻率地使用,这种能力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会议还通过了将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的建议。会议把生物圈的保护列入国际法之中,第三世界国家成为保护世界环境的重要力量。环境保护成为全球的一致行动,并得到各国政府的承认和支持。在会议的建议下,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总部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在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召开以来的20年中,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意识到保护环境和促进发展是同一个重大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问题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密切相连。人类的生产、消费和发展,不考虑资源和环境就没有物质基础,因此必须溯其根源,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寻找保护环境的最佳途径,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之中。

从1972年的“人类环境会议”到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会议”,标志着人类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认识有了质的进步。

1987年,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其学术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曾广泛地使用了“持续发展”这个词,这词后来逐渐被世人所接受。1992年6月3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以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这充分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大会为人类高举可持续发展旗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出了总动员,使人类迈出了跨向新的文明时代的关键性一步,为人类的环境与发展树立了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4.2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

4.2.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内涵

可持续发展思想有不同的表述形式,《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需求,尤其是穷人的需求,即“各种需要”的概念,这些基本需要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二是环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和后代人生存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特别从环境和自然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不是一般意义上所指的一个发展进程在时间上的连续运行,而是特别指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能力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把发展经济同环境保护与资源相互对立起来的错误,并明确指出了它们应当是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

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当代的一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也涉及到后代的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同时还涉及经济、文化、社会、技术及自然环境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并不是要求把某一种经济活动永远运行下去,而是要求经济社会在发展中不断地进行内部的和外部的变革。因此,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和动态的概念,它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首先,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更要发展,要把消除贫困当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且这种发展应该是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次,可持续发展主张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它要求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方式和多利用、少排放的消费方式,尽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最后,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树立新的生态伦理观念。每个人都是自然界中的普通成员,要学会尊重和善待自然,与自然界万物和谐相处。

总之,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共同协调进化,达到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

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涵义:

第一,可持续发展要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第二,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应与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要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

第三,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条件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应该指出,当代社会发展的现状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口仍处于半贫困或贫困状态,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贫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