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经商就这几道
48222600000131

第131章 降低进货成本

古语有云:赢利在本。意思是如果进货的成本能比其他同行低的话,至少已成功了一半。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能否擅长进货,对于经营成本就相差很大。

除了物美价廉之外,信用好、容易与人相处,甚至接受顾客所提的意见,都是最理想的进货条件。

开业初期,第一关面临的就是进货问题。进货时除了要求质量好、价格便宜以外,对交货日期与进货数量的控制,都是必须注意的事项。

交货日期不稳定,必定影响经营;进货数量太少,情况也一样;进货数量太多,又会积压现金,以至于影响资金运转。因此,在开业时必须加以注意,最好是亲自动手,等到上了轨道后再交给其他员工负责。

一般公司为了抢生意,对于负责采购的人都会给点甜头,例如回扣、送礼等。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可能买回来的货品不是质量不佳,就是数量过多或是斤两不足,甚至价钱比别人的贵,试问这样怎么与人竞争?

当老板,本身必然留意上述情况,若能自己负责就切实去做,否则就应建立一套制度来进行检查。就服务性行业而言,由于进货的比重较小,所以对其造成的影响不大,但如经营餐厅或加工业等行业,因原料占经营成本的很大比例,就必须特别关注。

所谓自己负责,意思并不是不信任员工而样样亲自动手,因为有些货品属于敏感性的商品,价格差别较大或货色等级多,故此老板本身如不加留意,就会出现问题。对于信用已动摇的厂商,不如更换其他的厂商,从而加以比较,这样做的目的起码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创业初期,对于哪些产品比较受欢迎,哪些产品滞销可能还未很好地掌握,一旦进了太多的“冷门货”时,应如何做善后处理呢?

以餐厅为例,菜单上虽然印了许多种菜,但被顾客常点到的亦不过十余种,至于最热门的名菜,可能不外乎3~5种。菜单上那么多的品种,原则上是须准备好材料,以便有顾客点到时,可以满足顾客要求,如此一来,餐厅本身就颇不经济了。

每家公司各有其特色,并不能一概而论。然而,如何避免浪费,把经营成本降到最低,想必是每个老板所追求的。所以,在经营上必须时常检查每种做法是否符合经济原则,并且不断地寻求改进。安于现状的管理往往是最不经济的方式,但却为一般老板所忽视。

就零售业而言,为了方便顾客,售卖货品的种类应有尽有固然好,但如此一来,便增加了自己的成本,对这种做法就有商榷的必要。最好的方式,还是选择销路比较好的货品,至于冷门货品,不妨与厂家商量能否实行寄卖的方式,或者采用退货等做法。

生意即是生意,是活的东西,绝对不可抱着一成不变的观念,应该随时研究改进的方式,以达到最高的效益。

不仅是进货成本,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细节都对成本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有些是芝麻小事,但却时常左右着成本目标的实现。如果无法给予控制,水涨船不高的话,就有破产的风险了。

作为老板,要认真把好每一个环节,将生产成本控制住,如果成本控制不好,就会影响企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