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于生意人来说,客户是你的“上帝”,而且一般情况下,对于“上帝”当然要顺从,但如果一味地顺从,也并非上策,有时委婉地对“上帝”说“NO”也许更有助于生意成功。
资源有限,人欲无穷,是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做生意的人,时时刻刻仿佛处于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之中,不但每天要面对资源有限的困扰,例如,人手不够、资金欠缺、员工跳槽等,都是令人头痛的情况。此外,生意人还要受到人欲无穷的欺负,除了员工会无止境地要求加薪外,很多得寸进尺的“上帝”——客户也可能对生意人造成伤害。
面对客户的伤害,生意人大多都被那句“客户永远都是对的”所限制,而对客户的过分要求,充分满足。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在谈判中,“客人”是绝对不会“客气”的,他们可以要求你把成交价降至最低、缩短交货时间、提供尽可能长的信贷,甚至还会额外要求送货、上保险、包运费、降低折损率等。总之,为求服务至上,“客人”会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地不断提出一个又一个新要求,对此生意人又哪里敢说半个“不”字呢?
对于他们来说,最好是不花钱拿到你的产品。所以,生意人如果在谈判桌上表现出怯懦,他们当然会提出一些永无止境的要求来。那么,当生意人让步的时候,客户又会有什么“善意”的回应呢?
通常情况下,为了拿到订单,做成这笔生意,生意人都会有一种让步的心理,并且也有适时停止让步的思想准备,但即使你真的“放血”,给对方一个跳楼价,客户仍然不会满意,觉得还不到火候,贪得无厌的心理会使他们继续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这就产生了一个连锁反应,客户的要求会令生意人做出让步的举动,而生意人的让步又反过来刺激客户更加提出新的要求。对生意人来说,这是一种最不利的恶性循环。
当然,在做生意时偶然地一次半次吃亏,“赔钱赚吆喝”,也不能说不对,可能还会由此而获得一个长期的客户,在日后来个“堤外损失堤内补”,再把钱赚回来。
其实,有时候生意是不用刻意去“抢”的,虽说市场竞争者众多,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完全吞下所有的订单。以大放血的方式抢来的生意,也只会使你受到伤害,而不会获得什么利润。接了这些由“肥肉渐变成的烂骨头”,你会发觉犹如“鸡肋”一般,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所以,生意人在谈判中,绝对不要认为让步是理所当然之事。掌握和灵活运用让步,适当时大胆地说声“NO”,才能使自己不至于在讨价还价过程中惨遭失败。
当然,生意人在谈判时也不是不能作出让步,而是不要轻易地让步。为了在谈判中占据主动,一定要事先准备好有关资料,并比较不同竞争对手的供货条件,可以使自己清楚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和特点,以免被客户一番“神侃”之后,作出极其无理的“杀天价”的要求。
因为人们的一般心理是“只有自己辛苦得来的,才是最珍贵的”,所以在重大问题上,生意人不宜太快让步,如果你让步太快,对方不用怎么费劲就达到要求,他是不会太珍惜的。反而只会更加贪得无厌地提高要求。若每次让步的同时都能相应削减对方的一些利益,比如价格可以降低 5%,但付款方式可以更优惠等,则会令你更能稳定发展。
如果客户硬要你杀价,生意人不妨好好算算有多少利润和风险,若是本来的价钱就很高,利润很丰,即使减去10%也可以接受,那就不妨答应其要求,但一定要声明这是自己的最后让步。
若是本来就赚头不大,再降价之后恐怕连成本也收不回来,那就干脆终止谈判,并提前编好一些唬人的大话,像“我们的业务很大,多一个客户不多,少一个客户也没关系”之类的话,都可拿出应用,反而有可能使对方打消讨价还价的念头。这或许正是所谓的“店大欺客”效应在作怪吧。通常情况下,大公司的交易,价钱定下来后很难更改,基本是一口价,买就买,不买就算,不用在条件上反复讨论浪费宝贵的时间。
在买卖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在交货的同时,及时收到货款,绝对不要在赊账条件方面轻易做出让步。
如果对方在谈判成交后提出一些额外要求,比如要知道产品的成本和利润,或供应商的详细资料和地址,生意人当然不要轻易给予。在此情况下,除了要说一声“NO”之外,还可以采取岔开话题,顾左右而言其他的方式进行回避。当他听到你无法满足他的要求,他也可能会知难而退。
在生意谈判时,如果双方在价格上争执不下,若此笔生意确实有钱可赚的话,生意人应该抱着“一尺不行,五寸也可以”的态度,不妨采取折中的办法,将双方的价格来个“取中”,从而结束双方的争执。“取中”不失为“双赢”的好办法。
谈判,乃生意人之大事也,成败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因此,生意人在商务谈判时,不懂说“NO”,轻易说“YES”,乃谈判成功之大忌。
不管是什么样的谈判,在对方提出不合理要求或者提出没有诚意的条件时,你完全可以拒绝他。
商人逐利,你不能让自己无利可图。一旦对方在谈判时根本不考虑你的利益,那你就要勇敢地用“NO”来自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