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我的第一本稀奇有趣的植物书
48218600000003

第3章 植物稀奇古怪的本领

能死而复生的“旅行”植物

看过《封神榜》的小朋友,一定记得里面闹海的哪吒吧?哪吒死后在师父太乙真人的帮助下,用莲花重塑肉身,最后死而复生。这个神话故事看起来是不是十分过瘾啊!

不过,死而复生难道只有在神话故事中会出现吗?现实世界中是否存在着能够死而复生的生命体呢?小朋友不妨带着这样的疑问,往下看就知道答案了。

在墨西哥的奇瓦瓦沙漠,每当干旱季节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看见很多枯黄的“圆球”随风滚动,看起来仿佛死去的植物脱离了腐朽的根茎一般。实际上,这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卷柏,由于它能在几乎被完全晒干的情况下“复活”,因此也被称作“九死还魂草”。

每当气候干旱、严重缺水的时候,卷柏会自己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让整个植株变得枯萎焦干,看上去它好像已经干死了,同时让整个身体蜷缩成一个圆球状,变得又轻又圆,风吹来时,小球就随风滚动,到处流浪。

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迅速地打开,恢复“庐山真面目”。根部重新钻入土壤里,暂时安居下来。若是再遇到干旱,就会再一次收拾“行装”,又开始新的“旅行”。

卷柏无水就“走”,遇水而“居”,真是植物王国里一个奇妙的“旅行家”啊!所以人们也称它为“旅行植物”。

小朋友一定会感觉奇怪,干“死”了的卷柏为什么遇水又能复活呢?

对于一般植物来说,因干旱而过度失水后,细胞中的原生质就会遭到破坏,因此即使有水也不能恢复以往的生命力了。卷柏却有“起死回生”的本领,即使干“死”了,依然能够遇水“复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植物学家们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卷柏细胞的原生质有着与其他植物完全不同的奇妙功能。卷柏细胞中的原生质耐旱脱水功能超强,即使是在失去水分的时候也不会受到致命的损伤,所以才能够在得到水后迅速恢复正常的生理活性。

能指示方向的植物

小朋友,当你外出野营探险的时候,除了要带足够的水和食物之外,还需要带什么呢?当然是指南针。尤其是去草原和沙漠,更是需要指南针来指路。如果你打算去内蒙古大草原探险,偶尔忘记带指南针也是没有关系的,在那里有一种草能够给人指示方向,可以说它是天然的指南针。

“指南草”,是人们对内蒙古草原上生长的一种叫野莴苣的植物的俗称。一般来说,它的叶子基本上垂直地排列在茎的两侧,叶子与地面垂直,呈南北向排列。

为什么“指南草”会指南呢?

原来在内蒙古辽阔的草原上,由于没有高大树木,一到夏天,太阳公公就毫不留情地烤着草原上的草,尤其是到了正午时分,草原上更为炎热,植物体内的水分蒸发也就更快。在这种特定的生态环境中,野莴苣便苦练了一种适应环境的本领:它的叶子长成与地面垂直的方向,而且排列呈南北方向。

野莴苣的叶子之所以会生长成这种样子,一是在阳光最为强烈的中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阳光直射的面积,减少自身水分的蒸发;二是有利于吸收早晚太阳斜射的光,增强光合作用。

科学家研究发现,“指南草”指示方向的准确性与气候的干燥程度有关,越是干燥的地方,“指南草”指示的方向也会越准确。

天然的地震“监测器”

在我国许多城市,小朋友都能见到一种十分美丽的花,淡红色的,像一团团的丝绒,远远看去毛茸茸的,十分可爱,这就是合欢树,也叫绒花树。合欢树除了美观之外,还是天然的地震“监测器”呢!

小朋友知道,地震是一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人们正在积极探索对地震进行预测。科学家发现,合欢树在地震前夕会出现一些异常反应,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被列为地震观测的首选树种。

合欢树为豆科的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6米。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人。它是一种敏感性植物,对光和热十分敏感。在太阳西下的时候,合欢树对生的叶片就会两两相对,亲密地合抱在一起;等到太阳升起的时候,对生的叶片又会渐渐分开,因此也被人们称为“相思树”“爱情树”。在我国南北各省,以及日本、印度、伊朗等国,都生长有合欢树。

合欢树的根系敏感,能够捕捉到地下发生的许多变化,因而在地震来临前两天能做出反应。那么,合欢树是怎样“感知”地震即将来临的呢?

在科学家看来,合欢树的根系能敏感地捕捉到地震前兆—地球的物理化学和磁场的变化。地震在孕育过程中,地球深处的巨大压力会在石英石中造成电压、产生电流,合欢树的根系受到地层中电流的刺激,便会在体内出现相应的电位变化。

曾有一位日本科学家对合欢树进行了数年的生物电位测定,他用高灵敏度的记录仪记录了合欢树的电位变化,掌握和研究了一些有趣现象。

例如,1978年6月6日至9日的四天中,被监测的合欢树都呈正常电流,到10日和11日昼间连续两天测得合欢出现异常大的电流。在6月12日上午10时左右观察到出现更大的电流后,当日下午5时14分就在宫城县海域发生7.4级地震。此后余震持续十多天,电流也随之减弱。这就是说,合欢树能够在地震前两天做出反应,出现异常强大的电流。

有关合欢树预报地震还有待科学家进一步深入研究,人们期待着好消息!

一生不落叶的“沙漠洋葱”

在一些小朋友的想象中,干旱的沙漠一望无际,荒无人烟。然而,大自然是很神奇的,即使自然环境如此恶劣的不毛之地,也会生长着一些绿色植物。在非洲的纳米布沙漠中,就有一种神奇的植物顽强地生存着,它的名字叫做“千岁兰”。

千岁兰,顾名思义,意思就是能够活上千年的植物,其寿命一般在400~2000岁,可谓“老寿星”啊。

不过,千岁兰可是植物中的“武大郎”,它的茎长粗的速度远远高于其长高的速度,通常情况下,它的茎只有20~30厘米高,却能够达到1米多粗。而且千岁兰只有两片叶子、一根粗壮的茎和根。皮革般的两片带状叶子能够不断生长,长的可达3米多,并且终生不落。

那么,为什么千岁兰能够终生不落叶呢?

千岁兰叶子基部有一条生长带,位于那里的细胞有分生能力,不断产生新的叶片组织,使叶片不停地长大。叶子前端最老,它要么就因为气候干燥而枯死,要么就因为风沙的扑打而断裂,要么就因为衰老而干枯,总之是在不断地消失。由于叶子最基部的生长带并没有被破坏,损失的部分很快由新生部分替补,人们误以为它的叶子既不会衰老,也不会损伤。

其实人们看到的叶片都是比较“年轻”的,老的早已消失了,真正不老的只是那一环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何况这些细胞仍在不断地更新。这就是千岁兰仅有的两片叶子始终不凋的秘密。

千岁兰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顽强的植物,这种说法一点儿也不过分。让我们一起寻找证据吧!

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看起来肥肥的,那是因为它的身体里面能够存储水分,可是其抗旱本领也就只限于几十天或是几个月。如果一年内不下雨,仙人掌体内的水分消耗完之后,它们同样也会因干旱而死。然而令人称奇的是,千岁兰在连续5年不下雨的情况下仍能存活!这真是一个奇迹!

那么,在5年不下雨的极度干旱环境下千岁兰究竟是怎样存活下来的呢?

秘密就藏在千岁兰宽大肥厚的叶子里。千岁兰的叶子里有许多特殊的吸水组织,能够吸取空气中的少量水分。在没有雨水的时候,千岁兰会伸展开长长的叶子,尽情吸纳空气中的雾气与露水,然后贮存起来,用来渡过生命中的难关。即使地表干涸它也不怕。

引发森林火灾的“罪犯”

有一种杜鹃花科的植物,花为金黄色。当你看到这种花的时候,一定会被它甜美的外貌和诱人的香气所迷住,而且它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名字—“看林人”。漫画中这种会“纵火”的花就是“看林人”。

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像它是森林的看护者一样,可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它不仅不会给这片森林带来平静、安宁,反而很可能给这片森林时不时带来一些灾难,比如火灾。

那么,为什么这种花会“纵火”呢?

原来,在“看林人”花的茎叶和花朵里饱含着一种挥发性极强的芳香油脂,当森林里的空气变得干燥而灼热时,芳香油脂就大量挥发出来,一旦气温高达燃点,“看林人”就会产生自燃现象,从而引发森林火灾。

烈火中的“英雄”

小朋友知道,树木遇火会燃烧起来。在神奇的大自然中,什么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有些树木就不容易燃烧,是绝好的抗火材料。

森林火灾一直都是破坏森林植被的重要元凶之一,人类在与森林火魔长期的斗争中,探索出运用一些抗火植物来阻止大火蔓延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绿色植物阻隔法。担此重任、用作防火带树种的植物,就是木荷。

木荷,又名“何木”,生长在我国南方,属山茶科常绿乔木,有红何木、银何木、竹叶何木等品种,树高达30米,夏天开白色的花,芳香四溢。木荷的叶片为厚革质,耐火烧,当大火烧坏了森林里的其他植物,而烧到木荷时,就会慢慢熄灭。

同样是树木,为什么木荷就烧不着呢?

木荷的树叶含水量在42%左右,也就是说,在它的树叶成分中,有将近一半是由水分构成的,而它的油脂含量却非常小。这种特性使得它在烈火的烧烤下焦而不燃,一般的森林之火都奈何不了它。

再加上木荷的树冠高大,叶片浓密,覆盖面大,树下又没有杂草丛生,因而既能阻止树冠上部着火蔓延,又能防止地面火焰延伸。

一条由木荷组成的林带,就像一堵高大的防火墙,能将熊熊大火阻断隔离。即使是单株的木荷混在其他树木中间,也能把火断开。可以说,木荷就是森林火灾中力挽狂澜的“英雄”。

森林里的“自动灭火器”

前面介绍了不怕火烧的树,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一种能够灭火的“神树”,它就是人称森林火灾“克星”的灭火树—樟柯树。

樟柯树,也叫梓柯树,是生长在非洲安哥拉的一种奇树,多年生常绿树木,树高一般在23~27米,枝叶茂密,细长的叶片向下摇曳,长约2.5米,垂挂下来就像姑娘们的长辫子。

樟柯树为什么能灭火呢?科学家研究发现,樟柯树拥有一个天然的自动“灭火器”。在樟柯树繁茂的叶丛中隐藏着许多馒头大小的圆球,看似果实,实际上这正是灭火的“武器”—节苞。节苞上有许多小孔,就像莲蓬头上的小孔一样,里面装满了透明的液体。

有趣的是,节苞对光非常敏感,一旦有人在树下点火抽烟,或者点燃一堆篝火,节苞里面贮存的液体就会从网眼细孔中向外喷射,因为这种液体含有具有灭火作用的物质,犹如灭火器里喷射出来的灭火剂,很快就把火灭掉。因此,人们又称其为“灭火树”。

樟柯树的节苞怕光,树顶上的枝叶长得特别浓密,以遮蔽阳光,保护节苞。

樟柯树木材是优质建筑材料,当地的居民喜欢用它来建筑房屋。据说它还能防火,难以置信吗?

能预知天气的植物

在神奇的植物王国里,除了有能够预测地震的植物外,还有能够预知天气的植物。要知道,天气预报也不是万无一失的,有时预报的是晴天,却突然下起了雨,让毫无准备的人成了“落汤鸡”;有时预报有雨,人们出门带了雨伞,结果却是晴空万里……但是,对于安徽和县的人来说,就完全不会有这样的烦恼,因为那里有一位预报准确的天气预报员—青冈树。

青冈树的叶片颜色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晴天时,树叶呈深绿色;天气久旱将要下雨前,树叶变为红色;雨后天气转晴时,树叶又恢复了原来的深绿色。当地居民根据树叶的颜色变化便可知道将是阴天还是晴天,所以人们称它为“气象树”。

为什么青冈树的叶子能预测晴雨呢?

原来,青冈树的叶子与其他植物的叶子不同,除了含有叶绿素之外,还含有花青素。叶绿素是叶片中的主要色素,当叶绿素代谢正常时,便在叶片中占有优势,因此叶片呈绿色。

青冈树在长期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在长期干旱即将下雨前,常有一阵闷热强光天气,这时树叶中叶绿素的合成受到了抑制,而花青素的合成却加速了,并在叶片中占了优势,因而叶片由绿变红。雨后,干旱和强光解除,花青素的合成又受到抑制,叶绿素的合成加速,这样叶绿素又占据了优势,所以叶片又恢复了原来的深绿色。

据说,和县的这棵气象树已有400多年了。在上百年的观察中,人们还发现,这棵树的发芽情况还与这一年的隆雨量相关。如果在谷雨前发芽,而且芽多叶茂,预示当年雨水多,往往还会出现涝灾;如果按时正常发芽,树叶也有疏有密,预兆当年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如果推迟发芽,叶片也生长得较少,则预示是少雨年份,并常常出现严重旱灾。

地下宝藏的“指示者”

从这幅漫画中,小朋友是不是觉得植物王国是一个无奇不有的国度,不仅有能够预测地震和天气的植物,还有能够指示地下矿藏的植物。“有去无回谷”带给人们的启示就是:有些植物是地下宝藏的“指示者”。

海州香薷(rú)是生长在我国长江沿岸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多分枝,花呈蓝色或蔚蓝色。海州香薷每到秋季会开出美丽的花,绚丽夺目,异香扑鼻。科学家通过研究证明,海州香薷花的颜色是铜给“染”上去的。

海州香薷很喜欢吸收铜元素,当体内吸收的铜离子形成铜的化合物时,便将花“染”成蓝色。据研究发现,每千克海州香薷的根茎含铜1克,约为等量普通铜矿石的1/3。所以凡是海州香薷丛生的地方,就有可能找到铜矿,它是一种铜矿指示植物,因此人们干脆叫它“铜草”。

1952年我国地质工作者从海州香薷大量生长的地方发现了大铜矿。

这种“铜草”不仅吸附能力强,而且生长速度快,便于大面积培养和收获,还是植物改善铜污染土壤的好方法。

“铜草”为什么能指示铜矿的存在呢?

原来,植物生长之处的地下岩层对它至关重要。地下水能溶解一部分金属,含金属的水向上渗入土壤,再被植物吸收到体内。

因此,生长在铜矿上的植物能吸收含铜的水。即使水深20~30米,植物组织仍会积蓄一部分这样的金属,所以它们依然灵敏地反映金属物的存在。

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铜元素含量过高,就会产生毒害作用。所以,在铜矿区,大部分植物都不见了,剩下来的只是那些经得起铜在自己体内大量积蓄的“铜草”。于是,这些地区就只生长着这一种植物,它们便成为地下矿藏的天然指示者了。

植物王国中的“路灯”

当黑夜降临,城市中的灯光都陆续点燃的时候,居住在冈比亚西部的南斯朋考草原上的人们,晚上出门却完全不用路灯。因为在这里长着一种红色的能发光的草—“灯草”。

灯草也叫灯芯草,红色的叶瓣外部长着一种银白色的晶素,是很小很小的颗粒,覆盖在整个叶子的表面,仿佛涂了一层银粉。每到夜间,这些晶素就会闪闪发光,好像草丛里有无数放光的“灯”。灯草生长密集的地方,甚至会把大地照得亮如白昼,比路灯还亮。所以当地居民就把它移植到自己屋门口或院门口,作为晚上照明的“路灯”用。

灯草不仅可以用来照亮,同时还可以食用。灯草的根茎里含有40%以上的淀粉,可以磨成粉末,用来代替面粉蒸馒头、包饺子和烤面包。

大气的“清洁工”

当人们在田野或树林中散步时,往往会感到心旷神怡,因为那里空气清新。而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或工业区,人们会感到那里的空气污浊并时有窒息感,这是因为那里的废气多、空气污染严重。

在许多城市和工业区,化工厂和汽车等都会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使空气遭受严重污染。小朋友不要小看这些气体,要知道,一旦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不信的话,请看看世界上发生过的几起空气污染造成的严重事件。

世界上发生过的几起空气污染造成的严重事件

1930年12月1日到5日,比利时的马斯河谷浓烟弥漫,当时天空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严重超标,前后几天内共有多人丧生,造成了举世闻名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的一天,美国多诺拉工业小镇下了一场“大雾”,烟雾持续了4天4夜,引起5000多名居民咳嗽、喉痛、胸闷,有17名体弱的居民在烟雾事件中死亡,这就是震惊全美国的“多诺拉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日至8日,一场特大的浓雾笼罩英国首都伦敦,全城交通停顿了整整4天,有4000多人因吸入有毒气体中毒而死亡,随后又有8000人陆续丧生,造成了历史上最悲惨的“伦敦烟雾事件”。

1955年在美国的汽车城洛杉矶发生了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当地65岁以上老人有400人死亡。

现在,你知道在污染严重的城市生活有多么危险了吧?是不是有一种想要马上逃离的冲动?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在这些地方就无法健康地生活。最简单而又有效的办法是大力绿化造林,因为树木都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可以帮助清除污染、净化空气。其中,臭椿就是吸收二氧化硫的高手。

臭椿,顾名思义,就是散发臭味的椿树。臭椿树干通直高大,树冠圆整如半球状,颇为壮观。叶大浓密,秋季红果满树,虽然叶子及开花时都有微微的臭味但并不严重,所以还是一种很好的观赏树和庭院树。

臭椿原产于中国东北部、中部和台湾地区等气候温和的地带。这种树木生长迅速,可以在25年内达到15米的高度,但寿命较短,极少有能生存超过50年的。

臭椿在印度、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常作行道树用,因受到人们的赞赏而被称为天堂树。臭椿具有较强的抗烟能力,所以也是工矿区绿化的良好树种。

要知道,在法国通常用作行道树的梧桐树每年只能吸收6.2克的二氧化硫,而据说一棵生长了10年以上的臭椿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硫量能高达50.3克,同时臭椿还能够吸收13.2克的二氧化氮和2842克的二氧化碳。相比之下,臭椿对空气的净化能力显然是更高一筹。

植物趣闻—植物也会“报复”

报复也就是报仇,通常都是指人类采取一些方法向其他人发泄自己不满的一种行为。不过有趣的是,有些植物也会像人类一样懂得“报复”,让你不得不防。

英国生物学家迈森就遇到过植物的“报复”。

迈森在屋子里种了一株榕树,几年的时间里,每天他都会精心照料它。后来,迈森结婚了。但是,对这株榕树来说,迈森夫人是家里的第三者。没过多久,迈森夫人就得了以前从未得过的好几种怪病,怀孕后,更是严重,医生尽其所能也没能够保住胎儿。幸好迈森隐约猜到了原委,就把榕树移植到温室里。果然,夫人的病很快就好了,还生了个大胖儿子。

这是有文献明确记载的植物因“吃醋”而“报复”的例子。榕树容不得主人分心,就释放只对女主人起作用的毒素。榕树和其他某些植物不仅可能跟人难“相处”,跟猫等动物也很合不来。

俄罗斯有句谚语叫:屋里养花,男人离家。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通常家里给花草浇水施肥的是女主人,所以花草自然会对女主人有好感。而男人一般对花草不感兴趣,有时还会祸害它们,在花根上摁灭烟头,或是把花盆当烟灰缸使,引起花草反感。花草虽然不会打骂男人,但释放有害化合物则是它们常用的手段。

在居室植物中,容易加剧失眠的有虎尾兰、常春藤和玫瑰,容易使人心绪平静的有天竺葵和老鹳草。

在家中养植物,就要懂得照料和爱护它,表现出你的关心,让植物心绪良好,它就会投桃报李,令你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