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我的第一本百科知识书
48218500000005

第5章 动物伙伴小百科

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自己家里有没有养过小宠物呢?

天上飞的小鸟与老鹰,

地上跑的老虎与大象,

水里游的青蛙与鲨鱼

……

大大小小,形色各异,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可爱的小伙伴吧!

鸟为什么会飞行

当我们走出家门,或者在荧幕上,经常会看到在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鸟为什么可以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呢?下面我们来看看,鸟可以在天空中飞翔的缘由吧。

鸟可以飞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1)鸟类的身体外面是轻而温暖的羽毛,使鸟类外形呈流线型,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两只翅膀不断上下扇动,鼓动气流,就会产生巨大的下压抵抗力,使鸟体快速向前飞行。

(2)鸟类的骨骼坚薄而轻,骨头是空心的,里面充有空气,减轻了重量,加强了支持飞翔的能力。

(3)鸟的胸部肌肉非常发达,还有一套独特的呼吸系统,鸟类特有的“双重呼吸”保证了鸟在飞行时的氧气充足。

另外,在鸟类身体中,骨骼长,骨中空,消化速度快,消化排泄周期时间短,还有生殖等器官机能的构造都趋向于减轻体重、增强飞翔能力,使鸟能克服地球吸引力而展翅高飞。

世界鸟类之最

飞行速度最快的鸟:尖尾雨燕平时飞行的速度平均为170km/h,最快时可达360km/h,堪称飞得最快的鸟。

一次飞行时间最长的鸟:北美金鸻,可以以90km/h的速度飞35个小时,能飞越2000千米的海面。

飞行最高的鸟类:大天鹅和高山兀鹫都能飞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飞行高度达9000米以上,高山兀鹫更是达到了10000米以上的高度,创造了鸟类的最高飞行纪录。

鸟对人类的贡献

鸟给人类带来许多启示,人们看到天空中的飞鸟,想到了一种能把我们带到天空中飞的机器:飞机。猫头鹰灵巧无声的飞行,改造了飞机的性能。飞翔中的蜻蜓,给人类创造直升飞机带来了灵感。天鹅在水面上优雅地撩飞,使水上飞机问世。那些肯思考的人,通过观察天空中飞行的鸟类,获得了灵感,创造出来的机械,让我们受益无穷。

鹦鹉为什么会学舌

小朋友,你见过会说话的鸟吗?在自然界中,鹦鹉是人们最常见也最熟悉的一种能够学人说话的鸟。不过,鹦鹉并不是天生就会学人说话,而是要经过训练。对于把鹦鹉当宠物饲养的人来说,鹦鹉第一次开口说话往往会让主人兴奋不已。

当我们看到鹦鹉说话时,都会忍不住想一想,鹦鹉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它仅仅是在模仿声音呢,还是比我们大多数人想象的更智慧?

有位科学家发现,鹦鹉学舌不仅仅是模仿那么简单,鹦鹉与许多其他动物不同,它们的声带很适合模仿人类的语言。研究还发现,成群的小鹦鹉会学着成年鹦鹉的样子进行交流。

鹦鹉的生命周期

鹦鹉的品种不同,寿命也不同。一般小型鹦鹉寿命为7~20年,中大型鹦鹉平均寿命为30~60年,一些中型鹦鹉甚至可以活到80岁,如葵花凤头鹦鹉、亚马逊鹦鹉、灰鹦鹉等。世界上最长寿的鸟就是一只鹦鹉,它是一只亚马逊鹦鹉,名叫詹米,生于1870年12月3日,死于1975年11月5日,享年105岁,是鸟类中的老寿星。

“聪明”的灰鹦鹉

非洲灰鹦鹉是鹦鹉中学舌的能手。在英国曾经举行过一次别开生面的鹦鹉学舌比赛,其中有一只不起眼的非洲灰鹦鹉得了冠军。当时揭开装有这只鹦鹉的鸟笼罩时,灰鹦鹉瞧了瞧四周道:“哇噻!这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鹦鹉!”刹时全场轰动。几天后,兴奋的主人请了许多贵宾到家中庆贺,鸟笼罩一打开,鹦鹉的声音冒了出来:“哇噻!这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鹦鹉!”全场哗然。一心想自己聪明的鹦鹉会说“哇噻!这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贵客!”而博得大家喝彩的主人十分狼狈。

鱼是怎么睡觉的

鱼总是在水里游来游去,似乎从未看到过它们睡觉的样子,难道鱼不需要睡觉吗?其实鱼也是要睡觉的,可是因为鱼没有眼睑,所以鱼即使是睡觉,也不能够闭上眼睛,所以我们很难看出鱼是不是在睡觉。

那么鱼是怎么睡觉的呢?鱼在睡觉时会停止游动,静止在一个地方,但停止游动时间的长短则因鱼的种类不同而各不相同。不同种类的鱼睡眠时所在的水层也是不相同的,有的在底层,有的在中层,也有的喜欢躲在水草下面睡。

鱼类睡觉时,你可以看到它缓慢有节奏地扇动着鳃盖、背鳍、臀鳍,而尾鳍直立,胸鳍和腹鳍平展,使身体保持平衡。鱼类睡觉的时间不长,而且很警觉,就好像人们打个盹儿似的。

会发声的鱼

康吉鲤会发出“吠”音;电鲶(nián)的叫声犹如猫怒;箱鲀(tún)能发出犬叫声;鲂鳃的叫声有时像猪叫,有时像呻吟,有时像鼾声;海马会发出打鼓似的单调音。石首鱼类以善叫而闻名,其声音像碾轧声、打鼓声、蜂雀的飞翔声、猫叫声和呼哨声,其叫声在生殖期间特别常见,目的是为了集群。

会发光的鱼

有些鱼类可以发光,我国东南沿海的带鱼和龙头鱼是由身上附着的发光细菌所发出的光,而更多的鱼类发光则是由鱼本身的发光器官所发出的光。烛光鱼的腹部和腹侧有多行发光器,犹如一排排的蜡烛,故名烛光鱼。深海的光头鱼头部背面扁平,被一对很大的发光器所覆盖,该大型发光器可能就起眼睛的作用。

蝌蚪的尾巴为什么会自动脱落

在《小蝌蚪找妈妈》这个童话故事里,那群身体扁圆、屁股后面拖着一条长尾巴的小蝌蚪渐渐长大,后肢与前肢都慢慢长了出来,尾巴也悄悄地自动脱落,终于变成了青蛙的样子。科学家们一直在思考:蝌蚪的尾巴为什么会自动脱落。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在生长过程中,细胞自身可能已经被编制好了一道“程序”。在这个“程序”的控制下,哪些细胞应该自动死亡都已经被精密地计算过了。蝌蚪尾巴的细胞便在规定的时间自动死亡。

大自然中还有一些类似的例子,例如在冬天到来之前,大树之所以会自动落叶是因为在发育的某个阶段,枝芽中间的某些细胞自动死亡了。

什么是“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最早出现于3亿~6亿年前,由鱼类进化而来。长期的物种进化使两栖动物既能活跃在陆地上,又能游动于水中。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例如青蛙和蟾蜍都是两栖动物。

变色龙为什么可以变色

小朋友,你见过变色龙吗?变色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爬行动物,它有适于树栖生活的种种特征和行为。变色龙的变色现象与其他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相似。变色龙的皮肤会随着背景、温度和心情的变化而改变。那么,变色龙的皮肤为什么可以改变颜色呢?

变色龙的这种生理变化,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调控下,通过皮肤里的色素细胞的扩展或收缩来完成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袭击,使自己生存下来。

动物也会报警

有些群体生活的生物,当同种生物的某一个体遇到危险时,会通过释放激素的行为来报警,“通知”群体中其他个体,起到尽量保护种群的作用。报警的主要形式举例如下。

(1)分泌某种化学物质。如受伤的鱼能产生一种物质,警告其他个体,尽快逃避或隐蔽。

(2)特殊行为以示警告。如鹿闪动白尾巴报警,警卫鸟展开尾羽或飞羽报警。

(3)通过叫声把同群其他个体聚集起来对付捕食者。如乌鸦看到猫头鹰或猫,就会发出特殊的鸣叫。

(4)有些生物能通过几种途径向同类发出警报。例如蚂蚁能向同伴发出预警的信号。

斑马身上为什么有条纹

斑马的外表在动物家族中很具有神秘色彩。当遇到猎食者时,斑马的外表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就比较有迷惑性了。斑马身上的条纹黑白相间,打断了身形的轮廓线,当斑马奔跑起来之后,快速移动的图案更加具有欺骗性。如果狮子看不清眼前的东西是什么,那么它就不会认为这是可以成为自己晚餐的东西。

穿山甲真的可以穿山吗

看过《葫芦娃》的小朋友一定还记得里面的那只穿山甲吧,正是因为它不小心打穿了关着蝎子精和蛇精的葫芦山,才让两个妖精逃了出来,才有了后面的故事。那么穿山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它真的有本事“穿山”吗?

穿山甲是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山丘地区活动着的一种食蚁兽,是一种昼伏夜出的穴居动物。穿山甲打洞的本领很大,它先用前肢锐爪挖土,再利用身上鳞甲的活动把挖出的土推送出去。鳞甲是覆瓦状排列的,在洞穴内堆满挖松的土而需要搬出时,它就竖起全身鳞片,让土落入鳞片间的空隙中,然后身体向后退,把鳞片间的泥土推出去。如此周而复始,宛如一台凿洞穿山的机器,“穿山甲”的名字也就由此而来。

穿山甲的生活习性

穿山甲的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纳500克白蚁。据科学家观察,在250亩林地中,只要有一只成年穿山甲,白蚁就不会对森林造成危害。可见穿山甲在保护森林、堤坝,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类健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李时珍和穿山甲的故事

穿山甲是一种食蚁动物,古书中记载它“能陆能水,日中出岸,张开鳞甲如死状,诱蚁入甲,即闭而入水,开甲蚁皆浮出,围接而食之”。穿山甲的生活习性果真是这样吗?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李时珍跟随猎人进入深山老林,进行穿山甲解剖,发现该动物的胃里确实装满了未消化的蚂蚁,证明了书中的记载是正确的。但李时珍发现穿山甲不是由鳞片诱蚁的,而是“常吐舌诱蚁食之”。他修订了书上关于这一点的错误记载。同时他又在民间收集了穿山甲的药用价值,记载了一段“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的顺口溜。

刺猬遇到危险时会怎么办

小朋友,你喜欢刺猬吗?知道它为什么浑身长满尖刺吗?

刺猬的背部和两侧都长满了尖尖的硬刺,有非常长的鼻子,它的触觉与嗅觉很发达。它最喜爱的食物是蚂蚁与白蚁,当它嗅到地下的食物时,它会用爪挖出洞口,然后将它长而黏的舌头伸进洞内一转,就会获得丰盛的食物。因为刺猬捕食大量有害昆虫,所以刺猬对人类来说是益兽。在野生环境下自由生存的刺猬会为公园、花园、小院清除虫蛹、老鼠和蛇,是不用付薪水的园丁。当然,有时难免也会偷吃一两个果子,这只是说明它饿极了。

当刺猬遇到敌人时,为了保护自己,它会将身体紧紧地蜷成一团,背上尖尖的长刺就会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让敌人无处下口。

刺猬需要冬眠吗

当天气转凉的时候,刺猬为了驱逐严寒靠多吃东西来保持体温。在气温降到7℃时,刺猬才进入冬眠状态。刺猬冬眠长达四五个月的时间,进入冬眠后,它的体温下降,身体消耗降低。举例来说,一只清醒的刺猬每分钟呼吸约五十次,在冬眠的时候至多呼吸八次,有时只呼吸一次,甚至一连几分钟都不呼吸。一只清醒的刺猬每分钟心跳二百次,冬眠的时候减少到二十次。

大熊猫只吃竹子吗

大熊猫的食谱非常特殊,几乎包括了在高山地区可以找得到的各种竹子,大熊猫也偶尔食肉,通常是动物的尸体,有时也吃竹鼠。大熊猫独特的食物特性使它被当地人称作“竹熊”。大熊猫每天进食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一只大熊猫每天进食达12~38千克,接近它本身体重的40。大熊猫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含纤维素最少的部分,即嫩茎、嫩芽和竹笋。

大熊猫栖息地通常有至少两种竹子。当一种竹子开花死亡时(竹子每30年~120年会周期性地开花死亡),大熊猫可以转而取食其他的竹子。但是,如今熊猫栖息地由于持续的人为破坏增加了栖息地内只有一种竹子的可能性,当这种竹子死亡时,这一地区的大熊猫便面临饥饿的威胁。比如,1975年岷山地区的箭竹开花,大熊猫因食物匮乏死亡达138只以上。

大熊猫的生长繁殖

大熊猫交配的季节在春季三至五月份,通常不超过2~4天。怀孕期大约为5个月。野外偶尔会有孪生的情况出现,但是雌性熊猫一般只喂养一只幼崽。大熊猫的幼崽出生时非常小,通常只有90~130克,大概只有母熊猫重量的千分之一。在大熊猫幼崽出生几天到一个月之后,母熊猫会把幼崽独自留在洞中或树洞里,自己外出觅食,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丢弃幼崽,而是养育幼崽过程中很自然的一部分。幼崽在12个月左右开始吃竹子,但是在此之前,它们完全依赖于母亲的喂养。

大熊猫趣闻

近几年,科学家的野外隐藏摄像机发现,雄性野生大熊猫在树上留下气息记号时,会抬起一条后腿,像公狗一样,然后把尿往树的高处撒去。尿撒得越高,雄性大熊猫的社会地位也就越高。

蝙蝠的超声波有多厉害

蝙蝠是一种夜行动物,可蝙蝠为什么在黑暗中飞行却不会撞到任何障碍物呢?原来,蝙蝠有一种在黑暗中认路的方法,它们靠听力辨别周围的环境。夜幕降临时,蝙蝠就开始拍打着翅膀出门寻找食物了。它们发出一种高分贝的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这种声音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就会反射回蝙蝠的耳朵里,蝙蝠便能分辨出这是什么样的物体,然后选择是吃掉它还是绕开它。蝙蝠能在1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0组回音。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蝙蝠就是瞎子,相反,蝙蝠的视力很好,并没有退化。

蝙蝠种类繁多,全世界约有900种。一只20克重的食虫性蝙蝠一年能吃掉18~36千克昆虫。蝙蝠的飞行速度很快,有些蝙蝠的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50千米以上。

有吃鱼的蝙蝠吗

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蝙蝠洞生活着3000只大足鼠耳蝠,这是我国特有的蝙蝠种类,也是亚洲目前被证实会捕鱼的唯一一种蝙蝠。蝙蝠身上的毛发没有丝毫的防水能力,一旦扎入水中,它们将会丢掉性命。那么,这种蝙蝠是如何捕鱼的呢?食鱼之谜就在于这只小小的蝙蝠居然长着一双巨大的爪子,比其他蝙蝠足足大出了一倍,弯曲如钩、锋利无比。这双巨大的爪子使得大足鼠耳蝠捉鱼“手到擒来”。

蝙蝠与仿生学

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科学家们仿照蝙蝠通过超声波定位的功能,开发出了雷达。雷达设备的发射机通过天线把电磁波能量射向空间某一方向,处在此方向上的物体反射碰到的电磁波,雷达天线接收此反射波,送至接收设备进行处理,提取有关该物体的某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