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投机的艺术
48215000000033

第33章 财务手术的好处?(1)

技术精湛的外科医生可以通过手术使一个生命垂危的人转危为安,逐渐康复,获得新生,恢复其对自己和对社会的价值。在财务领域也像在医学上一样,有“外科医生”。一家企业业务量和资产规模都很大,还有优秀的员工,只是由于资本结构不平衡或缺少营运资金等原因而无法盈利。由于缺乏盈利能力,公司很可能无法通过发行债券或增发股票这种正常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对其资本结构重新调整十分必要。这时就需要一个财务的“外科医生”,通过他的努力使一个虚弱的企业变得强大,并相应地使债权人和股东受益。

成功取决于管理?

没有必要采取自愿或非自愿重组这种极端的措施,也许仅仅在管理层做一个改变就足够了。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做生意的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企业的管理层必须很敏感地感觉到这些变化,并采取更优秀的方法来取代那些过时的方法。即便一家企业资产雄厚,名气很大,并有很多客户,但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尽管一家大型企业具有规模、财富、声誉以及悠久的传统等方面的优势,但如果该企业的领导层得了“动脉硬化”或“大脑萎缩”的病,或者他们的继任者对继承的职责并不胜任,这都将致使公司无法盈利。在这些情况下,仅仅有动力并不足以带动一家企业向前发展,一个更为年轻并更加积极进取的团队将会取得这个行业的领导权。

敏锐加经验?

单纯年龄并不能成为企业领导者的不利条件。艾尔伯特?加里或乔治?贝克在80多岁的时候,要比那些50多岁的执行董事在心理上更年轻,更喜欢接受新想法,具有更加果断的判断力。拥有30年从商经验以及积累的知识,是他们明显的优势。然而有的时候,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企业管理者不能够继续保持机敏的思维、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果断的判断力。如果公司管理权被这样的领导人所掌控,那么该公司的收益率很可能会下降。更换管理层也许就是唯一可以恢复公司领先地位的办法。

一家企业如果有着稳定成熟的业务和雄厚的固定资产,在重组或管理层的变动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之后,就会明显处于强劲的竞争地位。这些变化对投机者来说必定具有很大的价值。因为在碌碌无为的管理层被淘汰、积极进取的新管理层开始执政之后,或者在成功实施了彻底的公司重组之后,公司股票价值变动的幅度很可能要比正常经营成功情况下的股票价值增长幅度大得多。正是“重组”这个词吓跑了一般的投资者,新管理层的才能究竟如何还是个未知数,因此,投资者通常会放弃那些出自“财务外科医生”之手的公司的股票,而这种情况却给投机者提供了机会。

自愿与非自愿重组?

当一家公司陷入财务困境,以至于营运资本状况受损,信用等级下降,正常的融资渠道被毁时,它可以通过非破产托管的自愿重组或破产托管之后的强制重组这两种方式来恢复。由于法庭任命的破产托管人从股东手中接管财产的控制权,需要承担高昂的法律费用,引致不利的宣传,并且动摇客户的信心等原因,公司通常会努力通过自愿重组而不是破产托管的方式实现既定目标。由于自愿重组实际上要求利益关注并不相同的债权人和股票持有人一致同意所有相关条款,所以这是一项很艰难的重组任务。当重组圆满完成时,时常会发生重组的条款对证券持有人太宽松,以至于“手术”实施得并不彻底的问题。投机者希望进行果断彻底的重整,这样公司恢复得会更快,随之而来的新股票的价格上涨幅度也会更大。

破产托管与破产?

通常公司进行破产托管后再进行重组,破产托管是在公司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时,联邦法院进行司法认定后任命官员对其财产进行管理。值得注意的是,破产托管和破产不同,后者只适用于公司的债务超过资产的情况,而破产托管通常会在资产还远远大于负债时发生。然而,很可能资产中很多是固定资产,其价值要在很长时间以后才能实现。如果这时债权人强烈要求还债,公司为了偿债,就会很快用光全部的流动资产并且打断其他资产的运营。为了保护有关各方的利益,法院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将会指定一个破产托管人。该官员的责任是保护所有的资产,直到所有债权人得到公平的待遇。对于一家公共事业公司或是一家任何规模的工业企业,破产托管人还将被指示直接运营该资产。通常情况下,公司的董事长将是破产托管人中的一位,可能还会有一些著名的律师作为共同破产托管人。

破产托管人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破产托管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资产的价值,以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当公司恢复良好的财务状况时,破产托管将会终止。如果不能筹集到新的资金,一家衰败公司的命运将很难突然转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摩刊泰尔国际海洋公司,这家多年盈利记录都令人失望的公司被迫进入破产托管。这场战争开始被认为是一场灾难,后来却被证明是航运公司巨额利润的来源。1916年,该公司通过破产托管东山再起,不但没有通过出售证券来筹集资金,而且实际上成绩卓著,一次性清还了长期债务本金的一大部分。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案例。一次破产托管的终止通常也是证券持有人亏本售出证券,并频繁支付评估费用的时候。

收益能力的恢复?

一家破产托管的公司在制定一项成功的重组计划之前,必须先恢复收益能力,这很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需要几年的时间。破产托管人不必为公司债务支付利息而烦恼,这些债务中不包括第一留置权,它们很可能在重组时被留下不动,但破产托管人可以把这些收益用于改善其控制中的公司资产。也许公司在破产托管之前忽略了维护,其目的是以牺牲固定资产为代价支撑现金账户以避免破产托管的发生。破产托管人会改变这一政策,以支付大笔维护费用,可能实际上将改良支出记入维护费。经法庭许可,他可以通过破产托管人债务证书来贷款,从而获得一个优先于已有债务的财产留置权。当其使公司资产处于良好状态后,接下来他必须增强公司的收益能力,以鼓励更多股东参与公司的重组,所有这些努力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1908年,经营一条纽约地面铁路客运线路的“第二大道铁路公司”被破产托管,直到1929年该公司才进行了重组,除了破产托管人债务证书外,其他公司证券都已经不存在了,即使破产托管人债务证书收到的也仅仅是公司新发行的股票。

优先求偿权?

理论上讲,一家破产托管公司进行重组应该是个很简单的过程。举个资本结构相当复杂的公司的例子,假设某公司发行了三种债券、两种优先股以及普通股。进一步假设,其债券包括: 第一抵押债券、第一换新抵押债券(实际上就是第二抵押债券)和信用债券。两种优先股是第一优先股和第二优先股。在清算中, 第一优先股有权在其他任何股票发行物获得支付之前获偿其面值和应计股利,而第二优先股则只有权利在普通股获得任何支付之前获偿其面值和应计股利。理论上讲,变卖所有财产用来偿还债权人时,首先, 第一抵押债券将得到全额清偿,如果有余额,则用来支付第一换新抵押债券。如果该余额足够偿还以上全部债务,还有剩余的话,就可以用来偿付信用债券,如果偿还信用债券之后还有余额,就再偿还第一优先股股东,以此类推。

理论与实际?

金融界就像其他领域一样,理论和实际有时并不相同。实际上一个破产托管的大公司将不会按照以上所描述的那样被清算。首先,破产托管人手中掌握的资产大部分都是固定资产,如果有大量的流动资产,公司很可能就不会被托管了。

在公司的账本上,固定资产价值可达几百万美元,而这些资产的购买成本可能更大,并且如果重置这些资产,所需成本可能还会更大。事实上,这些资产还没有创造利润,或者很可能没有破产托管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哪个外部集团愿意筹集巨额资金来收购它们。作为一堆废物,它们只值它们持续经营价值的一小部分,如果不废弃这些资产,唯一的办法就是清除掉所有次级证券持有者,再组建一个新公司,由证券持有者来购买实际上属于他们自己的这些资产。

以最简单的话来说,这就是一家破产托管公司的重组———组建一个新公司去购买旧公司的财产,旧公司的证券持有人以不同条款购买新公司的证券。由于债券持有者对公司财产具有优先要求权,他们通常在确定重组条件的谈判过程中占据强有力的地位。然而,除了在某一两项优先问题之外,他们的地位并非坚不可摧。首先,他们通常是分散的,很难采取一致行动。其次,他们本身是债权人而不是所有者,他们需要的是固定的资本回报以及投资本金的返还,而不是所有权对应的风险和利润。第三,他们通常不愿意拿出额外的钱,而这恰恰是使公司恢复元气所必需的。第四,他们不选择管理层而且也很可能无法提供一个新的管理层。

股东的力量?

尽管在理论上股东的地位比较弱,但他们在制定重组计划之前的谈判中却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他们很可能愿意新增投资来努力挽回他们已经失去的资金。其次,他们选举了管理层,高级证券持有者一定是寻求成功地收回本金和原固定回报,至少是其中一部分。如果在谈判中高级证券持有者过于压制低级证券持有者,后者可能会说:“好吧,拿走财产。我们不想在这么苛刻的条件下参与重组。”由于高级证券持有人并不想要他们有要求权的这部分财产,这样的威胁往往会使他们达成协议。因此股东通常被允许在一个相当宽松的基础上参与重组。

托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