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投机的艺术
48215000000002

第2章 什么是投机(1)

一篇关于投资的论文是不需要辩护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认识到资本在现代社会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人们普遍认为,投资者有权从牺牲自己的欲望或利益而积累起的财富中获得合理的回报。无数的投资者使我们的通讯系统可以得到不断扩展,允许他们获得8%的资本回报,一般的明智者会充分认识到这是公平正当的。同样,他们也会认识到支持这一复杂精细的金融机制的必要性,它能够将一名纽约教师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数千美元转变为加州水电站的设备。只有不懂经济的人才会把那些债券推销员、经纪人以及金融领域的其他专卖人看作是“寄生虫”或是“游手好闲的人”。

至于投机,情况就不同了。常人绝对不清楚,成功的投机者在获取利润的同时也对社会进行了补偿,为社会财富做出了贡献。只要他自己通晓投机运作,常人看到的更多是损失而非收益。表面上看,似乎投机运作对社会毫无益处,人们普遍认为,投机就像赌博一样,成功产生的收益仅仅能够抵消失败带来的损失。因此,杰?古尔德、丹尼尔?德鲁以及其他著名的投机者并没有成为受欢迎的名人也就不奇怪了。

“木材投机”

不幸的是,“投机”这个词让大多数人立刻想到的就是“股票”这个词。亨利?罗宾逊是一位知名的木材交易商,当他的邻居们在当地报纸公布的所得税申报单上看到他上一年支付了一大笔钱给公库的时候,他们自然地评价亨利是一位精明的商人,没有人会说亨利是一个成功的投机者,尽管他的所得税申报单上显示利润如此可观的原因是他的存货价值每一千英尺上涨了2美元,就像他的经营本领一样。在这一情况下,木材交易商的大部分利润其实根本就是投机产生的。

尽管对于他的主营业务来说,投机是附带发生的。

百万富翁的“舞蹈”

没有必要去进行深入的研究来说明这种投机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进入了每一种商业运营。在糖业市场的繁荣时期,甚至在1920年糖价最高达到22.5美分时,世界上所有的糖生产商、精炼商都完全没有可能躲开一个短暂的繁荣。结果,古巴出现了尽情挥霍的“百万富翁的舞蹈”。在1921年的糖市大崩溃中,糖的单价降到了可怜的每磅2美分,任何糖生产商想获取利润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幸运的是,这种极端的现象并不普遍,但是每一种商品的价格波动还在不断发生。在这种程度不同的价格波动中,所有的企业主———无论是钢材生产商,还是小杂货店的业主———都会受到他所经营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必要的投机者

一个棉花纺织厂的成功不仅要靠经理运营该工厂的效率,更需要他买原材料时的精明,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那么,成功的棉纺织品生产商在很大程度上就必须是一个成功的原棉市场的投机者。如果他在不该买进的时候买进棉花,或是在该买进的时候没有买进,那么他的利润就会很少,甚至没有。

即便是那些对股票投机者有非议的人们来说,这也是一件顺理成章被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

有人会立即指出股市投机者与商人有着重大区别,后者并不是单凭运气的投机者,他们的商业活动中会有一些固有的投机风险,这些风险要靠他们运用准确的判断来降低,然而,这些风险对于他的主营业务来说是附带发生的。一个纺织品生产商不会将经营一家棉花加工厂作为棉花投机的理由,他是为了向社会提供棉花产品才办厂的。投机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魔鬼”。人们可能会说,股票投机者没有这种体面的理由来进行运作,他仅仅是买卖无形资产,这种无形资产在他手中时不会有任何形式的转变。如果他售出的股票价格下跌,那么他就已经靠不走运的股票买主的亏本而使自己赚了钱。如果他买进的股票价格上涨,那么赚钱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事实上,投机者是那种本该很忙的闲人,是手中的资本可以得到更充分利用的资本家。

对于股票经纪人的客户从哪里被吸引来的观察结果为投机者的反对者提供了有力支持。一个律师会是一个强烈的股票投机的批评者,因为他的合伙人不认真从业而把工作时间花在研究早报的股票行情上或者干脆逡巡在经纪人行情室里。

一位商人也可能和这位律师一样,因为他发现自己一个很有前途的下属对自己的工作失去兴趣而疯狂地迷上了股市行情自动收报机。那么,有这样一些数字众所周知(数字来源没人知道,但其真实性毋庸置疑),那就是从长期来看,95%的股票交易商都是赔钱的,股票投机的批评家很容易了解到这一点。

投资者必须投机

难道没有这样的人,证券投机对于他们正常经营活动来说,就像棉花投机之于棉纺织品生产商一样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投资者同所有的商人一样也必然是投机者。如果他自豪地说:“我从不投机!”那么他就是个无知的投机者,并且很可能是一个不成功的投机者。正如商品价格的不断波动对商人的财产有深远的影响一样,证券价格的波动也同样实施着相同的影响。1914年,一位寡妇以950美元的价格购买了面值为1000美元、年利率为4%的债券,后来在她要求银行职员向她解释什么是“到期收益率”时才对事实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银行职员告诉她,除了每年40美元的利息外,她的投资回报还包括她支付的购买价格与债券面值之间那50美元的差价,理论上讲,随着到期日的临近,她的债券价值每年都会有一点增加。“听起来很不错,”她评论道,“但它们真的已经掉价了。”即便是最高级别的证券也有一定不可避免的投机风险。而且这种风险并不会因为你像一只鸵鸟那样把头埋在沙漠里,然后大喊“我从不投机”就会减少。

词典里如何定义投机?

到底什么是投机呢?著名的韦伯斯特词典给出了很多种定义,其中有:(1)事物各个方面在思维中的映像———智力测试;(2)“预期到土地或商品价格增长,从而进行购买并在涨价之后卖出以赚取差价的行为。”对于第二种定义,他加上了这样的观察结果:“投机只是使少数人致富,多数人都遭到了损失。”根据韦伯斯特词典的说法,动机是我们区分投资和投机交易的标准。某人于1915年以60美元的价格购进“美国钢铁”,期望以更高的价格售出,那么根据《韦氏词典》,这个人就是一个投机者,尽管他可能改变了出售的主意并且把这只股票列作他的长期投资。另一方面,一位先生在1921年以95美元的价格买入“美国电话”,以享受超过8%的股利回报,他就是个投资者,尽管几周后他可能禁不住10%的利润诱惑而将股票售出。虽然交易的结果可能与主要受益方的初衷是相矛盾的,但是很显然,我们在定义投机时不能忽略动机这一因素。基于这些原因,投机也许可以定义为:“期望从价格波动中赚取利润的证券或者商品的购买或出售行为。”购进一箱鸡蛋,打算以高于进价几美分的价格将一箱鸡蛋一打一打地销售给最终消费者的行为不是投机,尽管卖主可能因为鸡蛋在售出之前价格上涨而获得投机利润。同样,如果你6月份买进一车鸡蛋,然后打算将整车鸡蛋囤积起来12月份再卖出,这也不是投机,尽管在这种情况下鸡蛋市场的价格波动会严重影响利润。纯粹的投机是指那种在同一市场上不实施分销、仓储或运输等任何形式的服务的购进和售出行为。

有组织的市场?

尽管有人可能会对奶酪、造纸、椰子油或是其他任何可以想得到的商品进行投机,但大多数投机行为都发生在股票和存在有组织的市场的商品上。美国芝加哥同业公会为小麦、玉米、燕麦、猪肉以及其他一些食品的投机者提供了一个市场;新奥尔良和纽约棉花交易所是棉花投机者的市场;纽约糖与咖啡交易所是咖啡和糖的投机者的市场。为了消除投机者必须运输大批量货物或是仓库收货的麻烦,这些交易所通常采用远期交付合同的交易形式。因为这些合约必须标准化,只可能成立交易所来交易那些容易分级的商品。像羊毛这样的重要商品,不能进行这样的分级,因而羊毛交易不存在像棉花交易所这样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