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马登成功学全集5:你靠什么吸引别人
48213000000005

第5章 魅力无穷

魅力是生花妙笔或如簧巧舌都永远无法定义的一种东西。语言太粗俗,用语言描述魅力的精妙含义只会越描越黑,但所有人却都能感受它的威力,有时还能被它强烈吸引。任何美丽脸蛋或魔鬼身材,都比不上迷人个性散发出的诱惑力。就是当着脸蛋俊俏美丽、身材无可挑剔者的面,相貌平平和身材难看者也能让饮食男女走火入魔。像克利奥帕特拉一样,魅力女人透出的非凡吸引力是全方位的,连“岁月都无法使其褪色,传统都无法使其陈腐”。

从古至今,男人都倾心脸蛋靓、身材好的女子;但是,女人仅靠美丽的外表,是不能获得这种强大威力的。一位作家说,“总之,最可爱、最受人欢迎的女人并非总是最美丽,而是拥有某种无法描述东西的女人。如果找不到更好的词形容,不妨称之为个人魅力。”“她们自然优雅的举止,对别人的体贴入微,谈话中体现出来的各方面机智和才情,最重要的是,她们那种神秘的感召力,会俘获朋友的心,就像月亮吸引海水一样。”

有许多相貌无奇、外表毫不清秀的女人,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却有一种巨大的影响力。大革命之前,法国社会有一些伟大领导人,一些比当权者影响力大得多的女性,相貌都很普通。蓬巴杜侯爵夫人一点也不漂亮,然而,国王的影响力与她的影响力相比,只能算小巫见大巫。

抵挡这种磁铁般的个性魅力非常难。这种力量能使法官和陪审员失去公允,甚至能改变国家的命运。我们无心否认或排斥那些以一种磁铁般无法抵挡、无法捉摸的个人力量支配我们的男人和女人,或向他(她)们说“不”。

不久前,我听某人说,他最后一次见到埃伦·特里时,特里正准备过70大寿。她双手撑着下巴,直勾勾看着他,用一种迷人而具诱惑力的神奇力量,轻而易举就让他着了迷,她胜过脸蛋年轻漂亮却缺少神奇吸引力的人。75岁的撒拉·贝纳尔(法国女演员,因在《菲德拉》中的表现而首获声誉。——译者注)五官并无特点,身材也根本谈不上好看,但却有一种无法形容的魅力,她能以一种最奇异的方式抓住人们的心,使其神魂颠倒。

据说克利奥帕特拉和那不勒斯的约翰娜都有明显的生理缺陷,这些缺陷破坏了她们的花容,却无法影响其魅力。一些现代作家说,克利奥帕特拉一点也不漂亮。

总体上讲,女人高估了单纯外在美,而低估了个人魅力的内在美,甚至连著名的蓬巴杜侯爵夫人(她以一种绝对无法抵抗的个人魅力,动摇了法国当时最伟大男人的决心)也宣称:宁用自己全部 学识和才华去换取外表美。

经常听到有些女孩哀叹自己相貌平平、没有其他女孩那样的花容月貌。如果只看到这一点,如果让这种想法静静地蛰伏在心中,她们便会怨天尤人、悲观厌世。而这种想法一旦唤醒、显现,将能极大地弥补由于没有单纯的美丽脸庞和优雅身材带来的缺憾,并使她们比许多由于长得漂亮而让其嫉妒的女孩更招人欢迎和喜爱。

有些女人并无外在吸引力,但却有某种魅力四射的个性、令人称道的品格、高贵的精神和特有的女人味,以至于谁都认为她们不缺少美。乖巧可人与任何程度的单纯外表美相比都毫不逊色。

由于磁铁般的魅力似乎并非是生而享有的,因此,许多女孩便认为自己得不到它,从而完全不去努力。结果呢,她们便打发日子,毫无吸引力、毫无诱惑力地庸庸碌碌了此一生。如果决心培育有别于漂亮女人的性格品质和社交风度,她们也许会成为那种可以变成的优秀而迷人的女孩。

个人魅力由多种因素组成。我们知道,有个人魅力的人由于心地善良、慷慨大方、大公无私、谦和忍让、宽宏大量而与众不同。心胸狭隘、吝啬尖刻、打个人小算盘的人以及自私自利、贪得无厌、占有欲强的人,是不会有魅力赢得公众欢心并广交天下朋友的。

我从未见过某个正常人像追求所期望的其他目标那样追求人格魅力,但却得不到别人的欢迎。虽然天生不爱交际者难以培养接人待物的交往艺术,但只要用心去培养,这一点还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

有些人在与某些生理缺陷的斗争中培育了非凡品质,取得了惊人成就。历史上这种例子很多。有些女孩意识到自己长相平常甚至难看,便经过艰难的努力重获新生、求得补偿,成功做到了没有战胜自身缺陷的决心时绝对做不到的事。

努力将自己从潜在的奚落、嘲笑或怜悯中拯救出来,并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这是完全可能的。这种可能性大得令人吃惊。

我认识一个长相一般且特别不受欢迎的女孩。除几个亲密的朋友外,似乎谁都讨厌她。由于不得人心,她特别敏感和苦恼,并由此经历了不少挫折。没办法,她终于决心克服自身缺陷。尽管由于长得不好看而心烦,但她却决心像美丽迷人的妹妹那样被人众星捧月,并且有计划、有毅力地这样做了。她开始阅读能找到的一切读物,尤其是具有新哲学风格的读物(这种读物能帮她自我完善),想一些美好的念头,并且对自己抱有很高期望。她开始培养可爱的品质,开始思忖自己肯定会变得美丽迷人,还始终在头脑里保留着鲜活的、理想化的美好景象。她学会了驱除意识中所有认为自己平凡普通、不得人心的想法或迹象,学着只看见理想的自我,无可挑剔、美丽异常的自我,就像造物主要将她塑造成的那样。她坚持努力地认为眼下的“真我”没有缺陷、身心俱佳,而无论镜子中的形象怎样与这种想法背道而驰。这个女孩很快发现,由于怀有这些美好目标,她的容貌开始发生变化,开始赢得自己曾经嫌恶的那些人的心,最后,借助自己的亲切慈祥、谦恭礼貌和大公无私,她终于成了比自己的漂亮妹妹更受人欢迎的人。

只要有集会,她便会收到邀请在所在的市镇社交活动频频露面。她逐渐培育出一种心灵美,这种美使她光彩四射,并使人们忘却了她的平凡外表。“想念美、希望拥有美是人的天性”,玛格丽特·博顿在给她爱女的信中这样写道,“但只有当你打算进行思想升华、渴望人性美(永恒的美)的时候,才能在进入伟大的未知世界时将美携在身边,才能每天都用自身个性创造伟大的美,这些美就是爱、和平、亲善、温婉、仁慈和助人。”“不要舍不得使用这些能造就美的品质,不要忽视人品中越来越多的瑕疵;烦恼和焦虑带来的皱纹终将消失,你会变得真正美丽。”

传递心灵美的外表,优秀女性用以体现自我的外表,就算本质上看并不秀丽,其吸引力也要比有貌无才、没有灵魂的外表强一万倍。而回应我们需要、给予我们真正满足的正是灵魂。

有人认为,父母最关心的事,莫过于看着孩子一天天培养出吸引人的好习惯,形成魅力四射的个性,但真正能实现这一心愿的父母又有多少呢!那么多天真无邪的孩子带着令人反感而不是愉悦的讨厌性格成长为成年男女,实在令人可悲!在每辆拥挤的列车或汽车里,在每个公共场所,我们都能看到让人讨厌、反感的品性,一些男女行为自私自利、举止粗鲁无礼,年轻时缺少教养可见一斑。

没有谁应该缺乏吸引人、引人注目、令人愉悦、让人沉醉的品质,就算大自然没有给他们恩赐,他们也应该将这些品质注入自己孩子的本性中。我们总是仰慕具有迷人个性的人,却没有或很少下工夫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培养出形成此类个性的品质。

对男人或女人来说,魅力四射的言谈举止、令人向往的神奇风度、谦虚动人的处世方式,比某种缺少这些品质的大学教育更有价值,因为它们组成了一种迷人的个性。

对一个女孩而言,没有什么东西能像周围的环境那样可以决定她的一生。如果她无论走到哪里,浑身都洋溢着快乐、轻盈和质朴,如果她风采迷人、有性格魅力,那么,在这些总体被称为“精神资质”的东西之外,她就能折射出一种强大力量。我认识一些这样的女性:她们有这种迷人的风采,有这种让人神魂颠倒的个性。在这种人面前,要想拒绝她们想有而我们又正好有的一切,几乎都是不可能的。

在谈到雷卡米耶夫人以及18世纪末19世纪初她对巴黎社会各阶层神奇的影响时,一位历史学家说:“这个美丽女人把最高智商和最真挚的情感结合起来。年轻时,甜蜜的爱情是她狂热追求的目标;后半生,这种感情逐渐平息;到最后,她的心中充满了努力让身边人都幸福的更深的感情。”

如果渴望拥有感化身边人的魅力,那么,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成功。任何人都能培养出由雷卡米耶夫人那般由诸多魅力组成的道德操守。世上最伟大的也是唯一最持久的力量是道德力量,而每个人都能培育出这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