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马登成功学全集7:专心做好一件事
48212800000055

第55章 拥有知识(1)

“你一定想知道,”罗伯特·克莱尔说,“我怎么能说这么一口地道的萨克森英语?在我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我就每天阅读班扬、克鲁索和哥特史密斯的作品。《圣经》中的各种故事、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都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快乐。阅读仿佛是我自愿迈向讲坛的第一步。阅读对我而言,就像每天喝牛奶那么自然,在不知不觉当中,对于词语的微妙感觉就已经存在于我的每个细胞当中了。我八岁以前还上过几天学,而从那之后,我就不得不辍学开始每天工作13小时。从我对克鲁索和老班扬的故事耳熟能详之日起,我对读书的渴望便与日俱增。书籍能使一些日常小事呈现出它们原来的样子。我最先看的书是半卷百科全书,我都记不清我读过多少遍了。百科全书中还有些章节是关于中国和拉布拉多的。我觉得读书就像饮食一样,当你饿过劲之后,你开始变得挑剔了,这样你就不会再去凑合吃些垃圾食品了。我记得这事是因为这让我想起了美丽的哈得森河谷。1839年的圣诞节,我因无法回家过节而万分沮丧,要知道我那时还只是一个小男孩而已。当我正在烤火的时候,一位老农夫进来对我说:‘我早注意到你喜欢读书,所以我就给你带了一本。’那本书是欧文的《见闻札记》,在那之前我从未听说过这本书。我如饥似渴地读起来,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在这本书里,我接触到了哈得森和卡特史启尔一家,可怜的瑞普立即打动了我的心。就像所有的人一样,我觉得伊卡博德是既让人同情,又让人觉得可笑,虽然这个荷兰老怪物是个不错的人。就在读书的过程中,圣诞节不能回家给我带来的不快早已烟消云散。我总是如饥似渴地读书,没有蜡烛,我就凑在火堆边看书。吃饭的时候,拉风箱的时候,甚至出门的时候,我都抓紧时间看书。我一路走,一路看书,每小时能走四英里的路。对于我而言,书本就是世界的中心。在我的心里,再也没有比读书更美好的事情了,一切美妙的事物都存在于书本当中。我小时候和比我年长的人不一样,没有什么要当总理之类的宏伟志愿。现在,只要给一个男孩这样的热情去做事,无论是读书还是做生意,画画还是做农活,机械还是音乐,就等于给了他一架向上的梯子,一种高贵的权利,只要他做的事情是崇高的。当时还有其他的伙伴也喜欢读书,我们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书本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帮助我们用明亮的智慧之火战胜邪恶。”

“在教育的过程中,”赫伯特·斯宾塞说,“应当最大限度地鼓励自我发展。我们应当引导孩子自己去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我们应当尽可能少地对孩子进行说教,而尽可能多地引导孩子自己去观察。个人的品质只有通过自学才能逐步形成。要取得成功,个人必须进行自我发展,许多自力更生的成功人士的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结论。”“我的书本,”托玛斯·胡德说,“使我远离婚姻、赌博、美酒和社交沙龙。一颗亲近蒲柏和安迪生的心灵,一颗沉浸在莎士比亚和弥尔顿高贵而沉默的讲演的心灵,是不会寻求与低级趣味为伍的。”“每当我有一点钱的时候,”伊拉兹马斯说,“我就会去买书,如果还有剩的,我再去买食物和衣服。”“很多的书我们都只读过一遍,其结果是我们什么也不记得了,就好像从来没读过一样。只有用笔记下书的内容,而不是复制,才能使心智得到锻炼。做读书笔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不仅能使人记住书的内容,而且能使人在阅读其他书籍的时候更加专心,获得更大的收益。”

“这一读书习惯,我敢向你保证,”特罗洛普说,“可以让你得到人类最伟大、最纯粹和最完美的快乐。也许还有其他的令人心醉神迷的快乐,但是我认为只有读书所带来的欢乐是不含任何杂质的。”

早在荷马史诗传遍亚细亚的几百年前,《圣经》的故事就已经在阿拉伯的沙漠中流传开了。几千年来,无数的书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国家兴衰更迭,各种革命风起云涌,这些变化都会遭到人们的指责甚至谩骂。希腊一些頹废诗人的作品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而《圣经》,作为一本宗教书,是不能用其他标准来衡量的。“读读普卢塔克所写的书吧,”爱默生说,“在他的世界里,人们都拥有积极向上的品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英雄和半神化的人,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无法入睡。”“没有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种爱好,可以阻止一个有自己兴趣爱好的人,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研究自己的青年时代。”韦顿培克说。

简·格雷女士说:“比起我在柏拉图的作品中找寻到的欢乐,花园里的各种游戏简直微不足道。”“坐在永恒之神的膝上,身处众多高贵的灵魂之中,我觉得如此骄傲和充实,我禁不住同情那些享受不到这种欢乐的伟人和有钱人。”汉斯这样说。“一个人在读书的时候,”波特总统说,“必须与书的作者保持最亲密的精神交流,这样他的理解能力、他的判断、他的感情就牢牢为书的内容所吸引,并随着书的情节而起伏。如果反复阅读和回顾对你有帮助的话,不妨经常翻翻以前读过的书。如果你有用笔作读书笔记的习惯的话,不要放弃。”

“读书是心灵的体操,正如运动对于身体一样。身体的健康需要不断地保持和加强,而美德——这一心灵的健康则需要不断保持活力,得到人们的珍惜和肯定。”爱迪生如此说。

“选择读什么样的书是很有学问的,”布尔沃说,“我曾看到过一些沉浸在悲痛中的人们去读一些流行小说。在人们心情沉重的时候,读一些轻松的小说是于事无补的。有人曾告诉过我,歌德在遭受丧子之痛时,开始研究一门新学问。”

“我年轻的时候,曾在印度当过几年兵,”一位著名的英国外交家和军人这样说,“那几年是我生命中的转折点,我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整天只知道打牌和抽烟的闲人。幸运的是,有两年时间我所在的部队驻扎在一间极好的图书馆旁边,使我有机会可以读书。”

“书籍,是矗立在时间海洋中的座座灯塔。”惠普尔这样说。“通常情况下,最为成功的总是那些能掌握一流信息的人。”本杰明·狄士累利这样说。“在你进入社会时,总是抱有各种远大的理想,”盖基说,“然而在图书馆里,你无疑具有很大的优势,你不需要任何人作介绍,也不用担心被拒绝。在众多的作品当中,你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你喜欢的。那些沉默的不朽的灵魂没有一丝的骄傲,以一种高贵的谦卑为最底层的人服务。你也可以畅所欲言,一点不用顾忌自己的身份不高。书籍总是具有极好的教养,从不会用歧视的眼光来伤害任何人的感情。”威廉·沃勒爵士这样说,“在我看来,我只愿意和聪明的人交谈,但是我却免不了碰到傻子。”“一旦获得就不会再失去,这是知识所拥有的光荣的特权。相反,知识的力量总是成倍地增长,所有的结果都会成为方法,所有的收获都会得到更多新的知识。”韦伯斯特这样说。

德昆西说:“自问世500年以来,乔叟的作品为人所耳熟能详,其亲切生动的语言无人能出其右。甚至在现代的德莱顿、蒲柏和华兹华斯时代,乔叟的作品也拥有大量的读者。自问世1800年以来,奥维德所写的故事为大众所熟悉,其内容轻松愉快,笔调优雅华丽。”

“只要有书籍的存在,就不会有过去而言。”利汶顿说。

盖基说:“无怪乎西塞罗曾说他愿放弃所有的一切,只要他能与书为伍,终老书海之中,无怪乎彼特拉克直到去世前还在读书。

而英国历史学家比德直到离世时还在进行口授写书,德国自然科学家莱布尼兹死时尚手不释卷,英国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克拉伦登在他的书桌边离开了人世,也就不足为奇了。巴克勒离世时嘴里仍念叨着:‘书,我的书!’这让人觉得对读书的热情甚至可以让人忘记死亡。英国历史小说家司各特病重返乡后,人们将坐在轮椅上的他推到图书馆内,泪水禁不住从司各特那坚毅的下巴上流下来,也许这是司各特对人世的最好的告别仪式了。而满头白发的苏西病重时,只能坐着抚摸和亲吻他再也无力打开的书本,这样的情景真让人觉得心酸。”

“再没有别的乐趣如读书般简单而持久。”英国作家玛丽·沃尔雷·蒙塔古如此说。好的书籍能够提高人的品质,净化人的品味,使人脱离低级趣味,使人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生活和思考。在刚读完一本高尚的充满向上精神的书后,一个人是不太可能去想些低劣的事情的,阅读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品味。

也许不会有其他的事情如阅读这样,可以使贫穷的人忘记穷困,使不幸的人忘记伤痛,使身受重压的人忘记负担,使患病的人忘记病痛,使悲伤的人忘记忧伤,使受压制的人忘记自身的卑微。

书籍是孤独者的朋友,寂寞者的伙伴,抑郁者的快乐,绝望者的灯塔,沮丧者的希望,无助者的助手。书籍是黑暗中的光亮,如阳光般驱走阴霾。

不论是荷马、柏拉图,还是苏格拉底和维吉尔,他们怎会想到他们的作品会穿越时空,影响着19世纪人们的生活?与其作品所产生的伟大力量和影响相比,他们还只是婴儿而已。生活在美洲大陆上的人们,或多或少地都受到过他们的影响。另一方面,谁又知道过去曾有多少恶徒作奸犯科,虽然这些人现在早已尸骨无存?正是这些人身边的书籍、周围的不好的榜样,才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由此可见,书籍的选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学会的知识,是别人无法偷走,也无法买卖的。我们可能很穷,治安长官可以迫使我们卖掉家具还债,可以赶走我们的牛,牵走我们的羊,让我们身无分文,无家可归,但是他却不能夺走我们心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