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马登成功学全集7:专心做好一件事
48212800000023

第23章 思想如何带来成功(2)

当意大利改革家、道明教会的僧侣萨佛纳罗拉初到佛罗伦萨时,非常贫穷,也没有任何名气,但当他看到当地少数富人挥霍无度,结果导致大多民众依然过着悲惨、凄凉的生活的时候,他立即下定决心,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来提高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尽管许多富有之人为了牟取私利打算向萨佛纳罗拉行贿,但他们手中的金钱永远影响不了他。他永不放弃自己对理想的追求。他发现当时梅第奇家族很有势力。当时非常世俗的亚历山大六世大权在握,而且只同情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所有这些不利的形势,并没有让改革家萨佛纳罗拉气馁,他几乎是单枪匹马地与那些力量强大的恶势力进行斗争。由于萨佛纳罗拉坚信正义终能战胜邪恶,他最终成功地扫除了梅第奇家族的黑暗势力,建立了他所期望的一个“正义无处不在”的理想国家。萨佛纳罗拉后来为了维护正义而殉教,他一生的不懈努力还推动了新教的改革。

英国议会的一个委员会把沃尔夫叫去,告诉沃尔夫说他们决定选举他担任驻加拿大的英军首领,并且询问他是否认为自己能够率领英军结束加拿大的战斗。沃尔夫斗志昂扬地在议会大厅里舞起剑来,并用剑猛砍一张桌子,以示他的决心与自信。沃尔夫这种果敢的举动,让议会的不少人觉得讨厌,他们甚至为自己选择沃尔夫担任英军首领感到后悔。然而,年轻气盛的沃尔夫并没有让他们失望,他率领英军在亚伯拉罕平原上奋勇杀敌。正是他的这种信心,让他最终指挥英军战胜了蒙特卡姆率领的法军。

拿破仑、俾斯麦、雨果以及其他许多伟大的人物都对他们自己抱有如此巨大的信心,以至于引起了别人的敌意,甚至遭到他人的嘲讽,可这种素质却对所有的伟大成就来说至关重要。他极大地增强了他们这些人的力量。路德、卫斯理和萨佛纳罗拉也都是依靠什么去取得伟大成就的呢?依靠的是他们对自己树立的信心。珍妮·达克如果没有对自己完成伟大的使命怀有信心,那么她又如何能够成功地统率一支法国军队呢?离开了自信的力量,她如何能领导那些身强力壮的人们呢?这种神圣的信心,让她的力量增强数倍,甚至连国王都要顺从她。

当我们的国家受到内战威胁时,一向谦逊有礼,并且从不装腔作势的林肯对一些政客说,如果他们提名他为美国总统候选人,那么他就能够顺利当选,而且有能力让政府机构顺利运转。我们需要认真考虑一下这位出生于一个小木屋中,在教育及文化背景上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的人,所具有的这种超人的自信。我们接下来考虑一下格兰特(美国南北战争时北方军总司令,第18任总统)的自信心。他曾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商人,除了他那个小圈子里的人知道他之外,外界的人对他一无所知。但他却信心十足地告诉林肯说,只要让他统率军队,他定能结束内战。尽管许多人对格兰特的能力表示怀疑,但他却以很快地结束内战的实际行动,消除了那些怀疑。倘若林肯及格兰特在遭受众人的指责与怀疑时,丧失了自信心,那么今天的美国又能在哪儿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处呢?

在格兰特上任之前统率美国北方军队的几位将军,并没有像格兰特那样,对他们自己的能力抱有信心。格兰特之所以能够完全控制当时的局势,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能力从来都没有任何怀疑。他知道如何给他机会,让他统率大军,他一定能够战胜敌人。而其他人总是或多或少地怀疑自己的能力,因而他们最多只能取得局部的胜利。

杰克逊正是有了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以及对自己所从事的正义事业的坚定信念,才能够率领很少人,在新奥尔良击败了一支训练有素的英军。也正是这种信念,让泰勒将军率领5000名美国士兵,在伯纳威斯塔击败了桑塔·安娜率领的20000英国士兵。

信心,绝对的相信,是一种能够成就一切的创造性力量;而缺乏信心则只会妨碍人们潜能的发挥。

人们通过消除怀疑而树立的强烈自信,能够出人意料地增强人们的专注力,这是因为它摈弃了分散人们精力的那些动机。它可让人们避免三心二意,为着一个目标锲而不舍地前进。

发现家、发明家、改革家、将军们都具有这种战无不胜的自我肯定精神。倘若我们认真分析一些人失败的原因,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缺乏自信,他们对自己获得成功的能力没有极大信心。我们无法读到上帝交给那些注定成就大事的人们的秘诀,但他们对自己树立了不可动摇的信心这一事实,却是他们有能力去做他们相信自己能做的事情的很好例证。上帝是公平的,他不可能没有赋予我们成就大事的潜能。

永远不要容许你自己或其他任何人去动摇你的自信心,去毁坏你的自我依靠,因为这是一切伟大成就的坚实基础。倘若这个基础没有了,你的人生大厦必将坍塌。只要你拥有这个坚实的基础,你总有成功的希望。信心,对你自己的那种极大的、毫不动摇的信念,是你成就一切伟大事业的必要条件。

大多数人在成功道路上会碰到的最大敌人,就是恐惧和怀疑。

自信则能够通过消除人们的恐惧与怀疑,从而帮助人们取得成功。

一个人的头脑中倘若充斥着怀疑思想,那么他就无法精力充沛地去思考问题。思想上的摇摆不定,肯定会导致行为上的摇摆不定。如果一个人做事时半信半疑,那么他就不可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有些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虽然读书万卷,眼界很开阔,但做事方面犹豫不定,对自己信心不足,而且由于一直在掂量相互冲突的理论,从而无法果断地下决心。反倒是有些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的人由于相信自己,认定自己能够把手头事情做好,因而取得了令那些受过良好大学教育的人们汗颜的成绩。

没读过多少书的人依靠自信、坚强、自我肯定,不断地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学富五车的人由于缺乏这些素质,到头来却总是空手而归。前者的脑力并没有因为缺乏理论知识而被削弱,遇到需要做的事情时能够勇往直前;后者却时常由于举棋不定而错失良机,抱憾终生。

只知道埋头读书的人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没有自信,缺乏敢做敢为的作风。我认识的不少小伙子在刚刚踏进大学的校门时,相信自己将来定能干出一番伟大的事业,对自己的能力抱有极大信心,可等他们从大学毕业之后,远大的抱负与十足的信心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日渐增强的怯懦和严重削弱人们做事能力的消极思想。

一些大名鼎鼎的学者离群索居,回避矛盾,缺乏阳刚之气,动手做事的能力严重不足。他们的自我肯定让位于自我抹杀。谦恭、耐心与容忍用在适当的地方,固然是人人渴求的良好品质;可倘若它们不从属于活力四射的自信与敢于进取的自我肯定,那么众人便不再渴求它们了。谦恭、耐心与容忍的品质,让这些学者们人缘越来越好,却让他们越来越脱离实际,越来越难以取得成功。在各种各样的逆境中,人们勇于进取、敢想敢干的能力应当得到完好的保存,否则人们便无法在事业的征程中摘得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