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马登成功学全集8:将生命变成一部杰作
48212700000035

第35章 博爱(2)

仁慈相信所有的一切。当你诋毁或诅咒别人时,仁慈会说:“等等,在那个人心中的某个角落有一位神。”不要对别人的动机马上作出判断。即便社会谴责他们时,他们的内心可能也很珍惜那份崇高的热情。当朋友和亲人都远离费城那些患了黄热病并且即将死去的人们时,当金钱再也买不到护士的服务时,当死者没人认领病者没人照看时,是一位心肠最硬最冷,就像石头一般顽固的人挺身而出,他不怕累,不怕危险,不计报酬,尽着自己最大的能力挽救他的同胞,帮他们脱离病痛。他的处理技术是众人皆赞;在金钱问题上,他从不听从其他医生的建议;他也不依靠别人的帮助;他不在乎友情;他不在乎别人的痛苦和遭遇。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明显的硬心肠的人在费城医院里负起了责任,照看生病的人,掩埋死者,没日没夜地工作,无私地献出了他所有的财富。

当新英格兰威胁说要从联邦中脱离出来时,美国政府在资金上严重削弱了;就在那个时候,政府征借百万美元,可是这位平时冷酷无情的人捐款4000镑,他借出了这笔钱,没有要求立即的归还。他给了费城孤儿大学100万镑,他400万财产中余下的部分也用作其他高尚的事业。

“等到我死之时,”他常常说,“我的行为会证明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跟他做生意时,他是很固执、很吝啬的,但他的公德心也是有目共睹的。一位无神论者,他以法国无神论者的名字给自己的船起名字,他不惜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花钱如流水一般,只为解救那些感染了黄热病的人,就像我们上面提到的那样。他牺牲了自己的朋友、社会关系、教育,和其他所有能让他在有生之年变得很全能甚至死后能让人们谈及的其他东西。他的生活变得孤独、冰冷、心酸、受人排斥,而且肮脏——临死之前,他把所有聪明才智献给了人类最崇高的事业。这就是一个拥有崇高目标的人,尽管他的生活尝试和生活热情对这种目标有些损害,但在坚硬的外壳下面,他的慷慨和热情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要随便判断别人,你就不会被别人误判。

有关你邻居的坏话,信一半就可以了,如果是有关他们的好话,就加倍地相信它。“在博爱、仁慈产生之前,”苏格拉底说,“很多可怕的事情都发生在万物之神身上;但当这个神出世以后,所有事情就都出现在人类面前了。”

“年轻的时候拥有虔诚的信念,”一个波斯作家说,“我过去常常晚上起来祈祷,阅读《古兰经》。一天晚上,我正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我的父亲,一位品德端庄的人被我的读书声吵醒了。‘看,’我对他说,‘你其他的孩子都进入了毫无宗教的睡眠之中,而我还醒着在赞美我们的主。’‘我的孩子’,他回答说,‘现在睡觉要比醒着在这里数落你的兄弟要强啊!”

看到别人的缺点比忽略别人缺点或避免别人的缺点要容易得多。别人的负担对我们来说很轻,我们可以控制所有悲伤和不幸,唯独不能掌握自己的不幸。

马拉松曾经被反对过,希腊仍然是自由的,每一个获胜的将军都认为自己是最光荣的人;但是每个人都认为米尔蒂亚德是第二光荣的人。

有人说人类要犯14个重大的错误。这些错误分别是:1.自己设定关于对与错的标准;

2.根据这些标准来判断别人;

3.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的快乐;

4.期望全世界的人的意见都是统一的;

5.指望年轻人也拥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经验;6.竭力去塑造自己的个性;

7.在一些非实质性的小事面前屈服;

8.追求个人行为的完美;

9.为自己和别人做出一些不必要的担心;

10.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不去减轻某些需要减轻的负担;11.不为他人补救其弱点留有余地;

12.即便是自己可以做到,也认为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完成的;

13.只相信那些我们有限的头脑可以理解的事情;14.希望自己能够理解世界上所有的事情。

加菲尔德之死是他所料想不到的。南方的报纸都在谈论他,在他死后,留有一个悬念,他是被当作“我们的总统”而被击毙的。即便是在那些反对他的州里,各报纸也开出了专栏来表扬这位受伤的人。

仁慈是基督教的王冠上最闪亮的一颗星星。

如果有人在彼得大帝前说别人的坏话,他首先会认真地听这个人讲话,然后打断他的发言。“难道”他问道,“你说的这个人就没有一点儿值得赞赏的性格特点?来吧,告诉我你发现了他什么优点。”人们会认为这位君主已经懂得了这条准则,“别说别人的坏话。”

查斯特菲尔德勋爵在他的遗嘱中称其仆人为他的“不幸的朋友,他们在出生时是平等的,只是在财富上不如他人有钱。”“在我年轻的时候,”贺瑞斯·沃波尔说,“我想过写一本讽刺人类的小说,但在我现在的年龄阶段,我想我应该写一本人类的忏悔书。”

莎士比亚说:“我不会斥责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位异教徒,我只会斥责我自己,因为我最了解自己的过错。”

每个人在性格和脾气上都有不足,需要得到别人的谅解,都有某些怪僻需要自己控制,都有某种偏见需要避免,都有某些天真的习惯需要纵容,都有一些自己坚持的意见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都有某些特别的微妙感受需要别人的体贴。

哈利特·比彻·斯托说过:“让我们首先形成一种优雅的沉默状态,然后相信所有那些毫无益处的吹毛求疵都是真的。在我们都很高兴的时候,请记住不要让邻居谈起那些他们日常生活中痛苦或不愉快的经历,这样会破坏整个的气氛;最后大家就练习一下如何称赞和赞美别人吧。”

库伯大叫:“唉!我最好的朋友为了我而放弃生命。如果他记得那些我曾忽略他的场面,如果他会用这些事情来反驳我,那在我回报他的那一天,我该把我的脸往哪里放?因此,我要为我的朋友祈祷,尽管他们已不再这么做了;我也要为我的敌人祈祷,尽管他们还在继续这种做法。”“忍住,不要随便给别人下定论,”莎士比亚说,“因为我们都是罪人。”

卡莱尔的一个朋友说:“他有一个测量磁带,里面都是托马斯·卡莱尔所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他在每个人身上测试,无论这些人已经逝去或是生存于世。如果他们完全满足其中的条件,就如拿破仑、克伦威尔如此充满权利的人一样,他就会赞美这些人。如果不满足里面的条件,他就把他们踩在脚下,大声喊叫出他对他们的仇恨和诬蔑,让全世界的人都听到。”《青年人的伴侣》上曾讲述了一则关于一位年轻姑娘的故事。她漂亮、快乐、充满了活力,她嫁人并生了四个孩子。后来她丈夫在贫困中去世,这位母亲尽她最大的努力教育几个孩子。她教他们认字、画画、缝纫,并成功地把男孩送进了大学,把女孩送进了寄宿学校。“当孩子们回来的时候,女儿们都漂漂亮亮,举止优雅,儿子们个个身强体壮,并且他们满怀当时时代的新想法,但这位母亲已是一位衣衫褴褛的普普通通的老妇人了。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追求和人生伴侣。她在孩子们当中轮流住了两三年,后来突然死于一种脑疾病。这件事情让孩子们一下子意识到事情的真相。在她昏迷的时候,孩子们非常痛苦地守在她身边。

大儿子用双手抱住她大哭:‘你是世上最好的母亲!’她的脸上又有了点儿颜色,眼角挤出一点儿笑容,小声说道:‘你从来没这么说过,约翰。’然后灯灭了,她去世了。“噢,这失常的世界是多么狠毒啊!”布沃尔说,“噢,那种毁坏名声的奇怪欲望,占据了残酷的心!让两个本来毫无价值的人编造出一个故事来毁谤第三个人,虽然这个人并没有冒犯过这两个胡说八道的人,而这个故事的传播,就好像美国大草原上燃起的一把火,在没有人知晓原因的情况下传播开来了!谁来扑灭这场火呢?”

比彻说:“如果谈到一位不在场的人,有的人会说好话,有的人保持中立,有的说话不那么动听,有的更生硬一些,而有的人则总是说人家的坏话;因为有的人总是关注对别人的诽谤,他们认为诽谤别人可以显示自己的洞察力。我不能说数落别人的缺点,而且整天嚼舌根不是基督教徒的行为,但是这种做法是恶魔的行为。如果你想知道魔鬼的感受,你就应该知道你到底是不是个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