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后进生转优妙招
48210000000008

第8章 从培养爱好入手,让贪玩的后进生回归学习

贪玩并非学习的天敌,有许多经验、知识常常是在玩中得到的。玩耍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美好的体验,所以,没有玩耍的童年,是残缺的童年,是没有幸福可言的童年。但俗话说“玩物丧志”,过于贪玩,便会在玩中迷失天性。有一些后进生一玩起来便一发不可收拾,导致课堂上不遵守纪律,课后完不成作业,有时甚至会因为贪玩而逃课,贪玩从而成为制约后进生学习成绩提高的瓶颈。

学习强度大,老师、家长管教太严,学习方式死板机械等,常常是后进生转移兴趣重心,把注意力放到玩耍中来的原因。

要让贪玩的后进生迷途知返,回归学习,教师可以采取灵活有效的办法,先投其所好,把快乐学习引入教学中来,让后进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再慢慢地收敛后进生们贪玩的野性,把快乐的重心转移到学习上来。

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学的杨爱菊老师曾遇到过一位棘手的后进生。刚升入初中,学校便在分班问题上遇到了麻烦。新生小恒由于在小学阶段贪玩出了名,而且学习成绩非常差,被老师称为“管不了”的后进生,几个班主任说什么都不愿要他。学校领导很是着急,经过研究,决定将他分到杨老师班中。第一次当班主任的杨老师虽然也有些担心,但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

小恒由于过于贪玩,很少完成作业,每天上学都会迟到,并且多次旷课。同时,他还经常带一些纸牌、游戏机等到课堂上玩。由于小恒十分“会玩”,班中的几位同学也开始和他一起玩耍。杨老师感到如果不对小恒进行有效管理,不但小恒的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还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

为了有针对性地制定转化策略,杨老师对他进行了家访。在家访的过程中,杨老师了解到小恒的父亲是出租车司机,母亲在一家个体玩具厂上班。由于工作忙,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对小恒进行管理,而小恒又因为年龄小,不能约束自己。每天放学后,他总会和同学一起玩到天黑才回家。

刚升入初中,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无疑是转变小恒的一个好机会。为了转化小恒,杨老师经常在课下与小恒进行沟通,小恒也向杨老师说出了自己贪玩的原因。

小学时,父母由于工作忙没有时间管他,有时他连晚饭也不吃就睡觉了,根本没人指导他学习。因为作业完成不了,老师经常让他到教室外补作业,而老师又在讲新内容。就这样,原来的作业做不好,又没机会学新知识,他学习越来越差,学习的兴趣也就越来越小了。由于上课听不懂,觉得很无聊,他便开始带一些东西在课堂上玩耍,或者直接逃课。

小恒苦恼地说,有时自己也很想学习,但由于有的知识听不懂,有的知识太枯燥,所以怎么也学不进去。他想和老师说一说自己在学习上的困难,但看到那些老师从不重视他,便打消了念头,开始破罐破摔。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杨老师发现小恒不但热爱劳动,而且做事认真、细致。当杨老师耐心教导他做一些事情时,他也会很用心地听,并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渐渐地,杨老师对转变小恒越来越有信心。

针对小恒没人管理这一问题,杨老师希望小恒的家长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去照顾小恒的学习与生活。小恒父母也表示他们将尽力安排好上班时间。在小恒放学时,他们中有一个可以在家里为小恒做饭,指导小恒作业。当小恒父母实在没时间时,杨老师便让小恒先到她家。

为了分散小恒玩的注意力,杨老师任命他为自行车管理小组的组长,让他在预备铃响前将本班自行车分类排齐。这样,不但分散了小恒玩的注意力,同时还预防了他迟到。受到“重用”的小恒也不负众望,始终如一地干好这一工作。

由于小恒基础太差,杨老师决定降低对他的学习要求。她要求小恒只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独立完成作业即可,其他加深、加宽的练习可以不做。遇到不会的题,随时可以到办公室问老师。对于那些太枯燥的内容,杨老师还适当融入一些游戏、谜语等,让他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调动他学习的积极性。

在转化过程中,由最初教育难度很大,进步很小,到后来从学习中体验到了快乐,开始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小恒贪玩的坏毛病也逐渐改掉了。

通过杨老师、家长和小恒自身的努力,到了初二小恒改掉了贪玩的不良习惯,变得守纪律、肯学习了。虽然他的学习成绩还是不很突出,但他却对学习充满信心。很多同学和老师都说:“小恒真的变了一个人啊!”

小恒因为父母无暇管理,而在贪玩中荒废了学业,所幸老师及时发现,帮助小恒改掉了贪玩的毛病。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家长常常会因为后进生只知道玩,忘记了学习而生气、苦恼。贪玩是后进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些后进生因为玩耍,甚至迟到、旷课,荒废了学业。每个后进生贪玩的程度有所不同,对他们的学习造成的影响也就不同。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贪玩的呢?

第一,后进生自制力、注意力差。一些后进生因为自制力差,面对玩的诱惑往往不能控制自己。有的后进生虽然在受教育后,信誓旦旦,决定“从明天开始,一定要努力”,但一遇到好玩的,就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课堂教学要求学生的注意力至少保持20分钟,但有些后进生由于注意力特别差,只能集中注意几分钟,而后便开始玩耍。由于玩耍,使得前面的知识没有理解,后面的知识也变得更难掌握,他们便逐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造成恶性循环。

第二,后进生基础差,学习难度超过了他们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后进生由于贪玩而耽误了学习。当他们再想学习时,面对繁杂的知识,找不出头绪。即使上课认真听讲,也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就渐渐地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课堂上没事干的他们便带一些玩具在课堂上玩耍。许多教师出于好意,为了巩固后进生学到的知识,给后进生布置了很多作业。家长也往往会在孩子放学后又安排几小时的学习。这样过重的学习任务,大大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不但提高不了后进生的学习成绩,还使他们变得厌倦学习、仇视学习。

第三,教师错误的教育教学方式。一些后进生贪恋玩耍是因为对学习失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不注意教学技巧,对后进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后进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视学习为负担。还有些后进生贪玩是由于教师不正确的教学方式。一些老师在后进生犯错后,不考虑后进生的自尊,对他们进行批评、惩罚。这样,不但起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还会使后进生产生逆反心理,不配合教学。还有些教师喜欢让不遵守纪律、没完成作业的后进生到教室外面罚站,造成他们以前的知识没学好,现在的知识没学到。这使他们的学习变得越来越差,而且即使想学也学不进去。

第四,家长的原因。后进生贪玩还有些是因为家庭教育不当。一些父母由于工作过忙,无暇顾及子女,疏忽了对子女的教育。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放任不管,使其放纵无羁,玩耍无度。

一些家长不顾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强迫后进生学习。他们不考虑后进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一味让孩子学这学那,搞疲劳战术,以至于后进生从学习中感受不到乐趣,变得贪恋玩耍。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有些家长成天打麻将、看电视、跳舞、应酬,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后进生,受到家长的影响,自然养成了贪玩的习性。

还有家长讲话不慎而产生的错误导向,也是后进生不爱学习的重要原因。例如,他们说:“这孩子小时候生过病,脑子不好使,所以学不进去。”结果孩子也认为自己脑子不好,于是就放弃了学习,将精力投身于玩耍中。

后进生贪玩结果自然是成绩差,随之而来的是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等的缺失,这对后进生的正常发展极为有害。我们教师一定要对这些后进生施以关爱,尽快转化他们的贪玩之心,使他们回归学习,不断进取。

在教育过程中,一些后进生整天贪玩,对学习毫无兴趣,缺乏自觉学习的态度,即使是在有监督的情况下,也总是左顾右盼,心不在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教育这些贪恋玩耍、不爱学习的后进生呢?

1.学习强度不可超过后进生的承受能力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后进生的实际能力布置作业,各学科老师尽量协商,避免给后进生布置过量作业。同时,家长不要再额外布置作业,以免给后进生造成过量的负担。这样才能使后进生保持学习的兴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2.使后进生尝到成功的滋味

不断取得学习上的成功,是对后进生的最佳刺激与鞭策。很多后进生贪玩、不爱学习的原因,是由于考试成绩总是不如别人,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后进生的实际,恰当地为后进生确定学习目标,并给予切实有效的帮助,让后进生能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快乐地投身到学习中去。

3.让后进生快乐地学习

要让后进生投入学习中,就要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后进生贪玩好动、兴趣和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转移、精力不集中的特点,在教学中采取“以动制动,动为学用”的教学策略。这样不但有效地调整了后进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而且能够把后进生引入忘我的乐学境界,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促使后进生自觉学习的原动力。如果后进生对学习有兴趣,就不会把学习当成苦差事而加以拒绝。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让后进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唤起他们对知识和书籍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将精力放在学习中。教师还可以把游戏、猜谜等和教学结合起来,使后进生不再把学习当作是烦人的、枯燥无味的事情,从而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5.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

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表扬与批评结合,才能做好贪玩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贪玩后进生除了喜欢玩耍,不是一切都差,也有其自身的闪光点。在转化过程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发现其优点,真诚地进行表扬、激励,从而使他们迸发出改过自新、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

6.循循善诱进行教导

贪玩的后进生往往都具有逆反心理。如果只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训斥,往往压而不服。教师必须立足于疏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他们从内心深处认错,做到心悦诚服,以改掉贪玩的坏毛病。

7.提出恰当的教学目标

由于贪玩的后进生基础薄弱、成绩差,过高的教育目标会让他们感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从而产生恐惧心理,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给他们提出适当的学习目标,让他们由易到难、由小到大地逐步进行转化。

8.善抓反复,确保转化

在教育贪玩后进生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反复的现象。许多后进生变得贪恋玩耍,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贪玩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次教育或辅导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反复抓、抓反复,绝不能因为他们出现动摇、反复,就放弃教育,更不能泼冷水,而要坚持不懈,直至让他们改掉贪玩的不良习惯,取得好的成绩。

9.加强对后进生的监督

一些贪玩的后进生自己也想改掉贪玩的毛病,但贪玩成性,自制力又差,使他们常常会忘掉老师的教导。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当他们犯贪玩的毛病时,要对他们及时进行提醒。如果他们改正得好,教师也可以对他们进行奖励。此外,教师还可以发动家长、同学的力量,对他们进行监督。

10.身教胜于言教

在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大的,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父母成天玩麻将、看电视、跳舞、应酬,那么要想孩子“出淤泥而不染”是不可能的。要使孩子热爱学习,教师要提醒父母自己必须爱读书,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在教育过程,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中,对那些贪玩的后进生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改掉贪玩的坏毛病,提高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