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后进生转优妙招
48210000000030

第30章 寻找学习规律,让后进生触类旁通

规律通常是指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趋向。万物都有定律,学习也一样有规律可循。后进生学习成绩差,往往是由于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规律,学起来很吃力,有时甚至感到无从下手,成绩也难以提高,也许还会越来越下降。

很明显,找到正确的学习规律,对学生特别是不会学习的后进生很重要。学习规律的体现形式有很多,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后进生发现学习规律、总结学习规律、掌握学习规律,建立学科坐标系,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案例一张玲是合肥四中的优秀教师。她担任高一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张老师常常听到有部分学生抱怨说高中的英语太难学了。特别是那些本来学习就差的后进生,又找不到学习规律,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这也是摆在张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该如何帮助这些找不到学习规律的后进生,使他们能够成功地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尽快适应高中英语学习的特点,找到学习方法,掌握高中英语学习的规律呢?

经过几次调研,张老师发现部分后进生觉得英语难学的原因,就是对高中考试内容不适应,找不到学习英语的规律。

在初中阶段,英语考试内容都有具体的范围,老师上课讲什么考试就考什么,老师没有讲的,在考试当中是不会考的。有的学生在平时不认真学习,只要在考前的复习阶段能够把老师所讲的内容背下来就可以了。这似乎不需要遵循什么规律。进入高中后就不一样了。如果学生找不到学习的规律,就不能系统地、连贯地掌握所学的内容,这样他们的学习效率肯定就低,成绩就不容易提高。

张老师找到那些对学习感到苦恼的后进生,帮助他们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后来发现,他们在课后复习时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单词、课文、语法规则等,这些实际上都是没有找到学习规律的表现。

张老师对他们说:“英语是一门语言科学,要想把英语学好,阅读和背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还要学会对那些重难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每个关键点,都以恰当的例句加以巩固练习……”

张老师要求找不到学习规律的学生能够对课堂上讲的重点段,以及一些名篇短文进行背诵、背熟,并对常用、惯用词句做出归纳及模仿练习。读一篇新短文时,对生涩的地方要弄懂其语法规则,以便为以后阅读打下基础。张老师告诉学生,背诵课文是记忆词汇最好的方法。

就这样,那些找不到学习规律的学生在张老师的帮助下,逐渐摸索到了英语学习的规律,改变了自己在英语学科上成绩差的局面,慢慢成为了“会学习”的学生。

案例二梁玉是武汉市六中的特级教师。在梁老师的班上有一些化学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根本找不到学习规律,而且受以前初中知识的束缚,思维打不开。

梁老师找到他们并传授了学习规律:“虽然高中化学的内容比较多而且很散,但是也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比如说,‘物质的量’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对你们刚进高中的同学来说,你们总是喜欢用以前学习的‘质量’去解题,而难以接受‘摩尔’这个单位。其实你们没有发现,用‘摩尔’去计算化学题要比用‘质量’简便多了。你们要学着去发现其中的规律。”

针对这一点,学习中找不到规律的学生试着在学习中打开思路,并通过练习逐渐使自己掌握了解题规律,进而也奠定了他们高中化学计算的基础。

元素以及化合物中有大量的反应,这就更让那些找不到学习规律的后进生感到头疼了。他们觉得把这些记下来都太难了、太复杂了,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但是这些知识又是化学的基础,是必须要熟记的。那该怎么办呢?

梁老师就帮助他们找规律,教他们怎样把这些散乱的知识系统化。例如,在学习卤族元素时,首先学习的是氯气。根据氯原子的结构,就能推断出氯气的性质:易得电子,有较强的非金属性等。物理性质也不能忽视,因为它们可能就是解题时推断的重要线索。了解了氯气的性质后,它的用途也就容易理解了,主要是用来消毒、制漂白粉等。

在实验室制法以及发生和收集装置、尾气吸收、除杂等细节上,学生要学会从中理出“结构——性质——存在及用途——制法”的线索来。这样就加强了学生对这一节知识的理解。在掌握了氯气的知识后,学生就容易学会从一个典型的代表物再推广到其他单质,从而掌握它们的共性与个性。这样,学生在学习这一类的知识时就知道了其中的道理,这也就是在学习中找到了学习规律。

在梁老师的帮助下,这些找不到学习规律的后进生逐渐地改变了自己的处境,也学会了按照学习的规律进行学习了。

后进生成绩差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他们找不到学习的规律,在学习时摸不着方向。这也和解决其他问题一样,如果没有找到这件事情的关键点,摸不清它的规律,当然就会觉得无从下手,即使着手解决也得不到理想的结果。

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劳动过程,它的规律自然也是复杂的。学习过程包括预习、听课、练习、复习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后进生不会学习主要是在以下四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1.不会预习

预习就是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预先自学,也就是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有些学生在预习时不清楚自己的任务,即不知道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这样就不利于听课时的理解,不能及时发现所学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不能弥补在掌握旧知识上的缺陷以及筛选出听课的侧重点。

因此,学生要明确预习的具体要求,并从中总结学习规律。比如,根据自己的时间、能力,决定每次预习的进度,并及时对预习的内容归纳总结,明确重点、难点和疑点,还要做笔记,同时在笔记里留出空白,以便在听课后能够解答疑点,补充重点。

由于一些知识的抽象性、复杂性、综合性比较强,就给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这些知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生可能一下子找不到学习的规律。那么,预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通过预习,学生把那些容易理解的知识在预习中就掌握了,而那些较难理解的部分,即使在预习中还不能理解,但知识难点在哪里已经心中有底了,自然就会产生解决这个难点的欲望,在上课时就会集中注意力,这些知识自然也就容易听懂了。

预习的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发现和自我实践,时间一长,学生就能找到学习规律,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也就能得到提高。

2.不会听课

听课是学习当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在掌握知识的准确性与深度方面,听课也是关键。很多后进生不会听课,听课也没有效率。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不能带着在预习中未懂的问题听课,注意力就无法高度集中,也就不可能地把疑难问题在课堂上解决。

(2)不能够在听课中把预习中自己认为弄懂的问题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不知道纠正自己在预习中对一些知识的片面理解或者是错误的理解。

(3)在预习中没有弄懂的问题,不能通过老师的讲解及时地把关键的地方记录下来,不能够在课后及时地进行巩固,进一步完善对问题的理解。

(4)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预习、做作业、课外阅读中,后进生不能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不会积极思考,不会记录下来设法去解决。

3.不会做练习

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后进生要在有充分准备之后认真独立地完成,这样才会逐步发现这门学科的学习规律。所谓“有充分准备”,就是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弄懂之后才去做练习。如果课本知识还有不懂之处,应该先复习,或求教于他人,直至真正弄懂了之后再做练习。

认真和独立完成作业就是要求学生做每个习题时都要认真思考,对问题的每个细节都要思考清楚,凭借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作业。

学生在做练习时能够做到以上的几个要求后,也就会渐渐地发现其中的学习规律,明白了在做题时要认真思考,要注意解题表述的条理性和解题格式的规范性,当然也就不像以前那样马虎,或者找不着学习的规律了。特别是独立去做练习,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可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这样,就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不会复习

复习就是不断地巩固所学的知识,使这些知识一直在脑海里储存着。对于那些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教材内容,学生要在课后积极地去复习,或者在学完每一章后,学生也要及时做好阶段性复习。

有的学生头脑聪明,学习也很努力,却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实,这很可能就是他们在学习时,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入手,找不到学习的规律而导致的。

作为教师,该如何指导和帮助这些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找到学习的规律,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学科坐标系呢?

1.认识到学习是循序渐进的

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的逐步深入的过程。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所有学科的学习都应该遵循这一规律。学生在找到学习规律后,就要从每一堂课的每一个知识点开始,扎扎实实地学,日积月累,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平时上课时,学生就要做到认真听讲,作业按时按质完成,并逐渐将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正确地运用到各个学科之中。

2.从反思中找到学习规律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做完一些基础的习题后,去做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并在做题后养成反思的习惯。

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纵横联系的过程,这种反思同时也是在间接地思考学习的规律。通过适时展开想象,就会思考题目的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等,这样他们就可以总结出有用的思维方法,并把思维方法相近的题目编成一组,不断地提炼深化,以争取在以后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从建立“病例卡”中找到学习的规律

有的学生可能在某一种类型的题目上屡次犯错,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很有必要督促这些学生给自己建立一份学习“病例卡”。教师必须要求他们把建立“病例卡”的习惯坚持下去,并逐渐把自己平时犯的错误记录下来,找出错误的原因,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甚至还要经常把这些错误拿出来再看看,思考自己原来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错,又该怎么改正等。

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这些“病例”做一定量的练习题,总结解题的思路,不断地积累自己解题的经验,进而掌握学习方法,使自己能够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当他们逐渐找到并掌握了这样的学习规律后,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就会发现自己的“病例”越来越少了,这样便实现了自己从不会学习到会学习的转变。

4.在不同学科中找到不同的学习规律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认识各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和学科的知识特点,从而能够更好地发现这一学科的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高中数学这一科,它具有抽象、复杂、严格、灵活等特点,教师就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同时还要认识到数学的知识特点,带领学生深刻把握、理解学习数学的要领,逐步提高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后进生不会学习,或者找不到学习规律,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到学习规律,指导他们去建立学习的坐标体系,让他们在掌握学习规律后树立自信,真正实现由不会学习向会学习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