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后进生转优妙招
48210000000021

第21章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后进生发挥内在动力

学生的学习情况,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种:

一是主动学习,对课本进行主动复习和预习,喜欢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求知欲强,勤于思考,考试成绩稳定。这类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是能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复习等任务,但学习上欠主动,需要在老师布置安排下进行学习,总是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标准。

三是在教师的督促下,才能够完成所布置内容,得过且过。

四是没有学习方法,把学习当成负担,由于成绩不好,造成失败者心态,产生厌学情绪。

后进生大多是属于第二种和第三种——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古训有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好与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具备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换言之,一个背离了主动学习原则的学生是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的,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自主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独立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成长、成才所必需的能力,所以,我们在转化后进生时,一定要培养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样等于赋予了后进生自我转优的不竭动力,转优是一定会事半功倍。

江苏省无锡市学园中学,是一所生源较差、农民工子弟比例占1/3以上的普通初中,却在近几年的中考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市30多所中学的佼佼者。这一切,其实都得益于学园中学的老师们实行的“成长教学”理念:要让教学中的育人价值得到最大拓展,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

学园中学的教师们都清楚地记得几年前的那次初一新生情况调查。其中有一道题是“你为何而学”。统计结果显示:为家长而学、为老师而学的占了将近一半,而因为自己的志趣而学的却不到1/4!

这个情况引起了全校教师的深思——“首先要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人意识!”

凭着这样一个朴素而又坚强的教育信念,学园中学的教师迈上了教学改革的大道。

学园中学的教学改革是从改革学生的作业开始的。学园中学把学生作业分成了“责任田”和“自留地”两种。

“责任田”,是指由老师布置的要求当堂完成的或在校自主完成的作业,作业总量一般控制在80分钟之内。

而所谓的“自留地”,则是让学生做真正的“自主作业”:学生每天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布置作业,或预、复习,或自己“对症下药”找习题,或进行课外阅读。

对于“责任田”,学园中学的全体师生共同遵守一条特殊的“纪律”:所有的书面作业,学生要在学校安排的限定时间内完成,教师不再布置“二次作业”!

每天的3:45,都是全校学生铁定的“责任田”时间,所有作业的总用时之和总是80分钟,要求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

当然,如果个别学生当堂完成不了作业,是很正常的,教师会个别对待,但假如相当一部分学生完成不了,责任则不在学生,在教师对作业的量估计不准。

学园中学还在“责任田”时间规定了“二不准”:学生不准讲话、教师不准讲课。也就是说,在这80分钟内,全体学生必须做到“自主”、“宁静”、“高效”这六个字,而教师也不能以影响全班的“宁静”为代价,对某个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至于以前“屡禁不止”的抄作业现象,学生们普遍认为:在这80分钟之内抄作业,一是没这个可能,二是没这个必要。

在这样的教学制度下,学园中学学生回家不做教师统一布置的书面作业,这一点得到了充分保证,同时学生还获得了可以回家自由支配时间、自主学习的权利。

“在校种好责任田,回家种好自留地”,成了学园中学学生做作业的一大特色。学校把引导学生“乐于种、善于种自留地”,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最重要途径。

新学期一开学,学园中学的每位学生都会收到两本专门设计、统一印制的活页式“本子”:“自主作业诚信日记”、“自主作业每周小结”本。

前者是主要让学生每天记录、检查自己的“自留地”的“耕种”情况,后者则是让学生每周对自己的“耕作”情况作一小结,便于下一周自主学习的调整、改进。每张记录纸上,均设计了“给老师捎句话”一栏,这给学生向老师质疑、与老师交流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老师有时会从“真实”、“充实”两方面抽查学生“诚信日记”中的内容;有时解答“给老师捎句话”栏目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在“教师签阅”栏中为有进步的学生写上激励性的话语……

对于那些对自己的“自留地”“耕种”积极性不高、“耕种方法”欠妥的学生,老师还会经常找他们进行深入的谈心并给予耐心的指导。

学期期末,学校教务处进行了一次无记名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实行“自主作业”之后,有66%以上的学生表示作业效率有较大或很大提高,89%以上的学生认为这是学校“减负增效”的一个好举措。

在学园中学,被“自主作业”改变了的学生的确有很多——

“一开始不太习惯,后来发现效率真的提高了不少。”

“‘自主作业’让人有速度感,能让我在剩余的时间里放心、踏实地做预习、复习。”

“说实在的,‘自主作业’让我找到学习的信心!我从此能够保证,我的作业是我做的!”

“对我来说,每次‘自主作业’就是一次考试,不但考自己的知识,更是考自己的毅力、考自己的信心,真的要感谢我们的校长做出如此决定!”

……

有人曾经问学园中学的一些学生:“你们‘种自留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其实,作业不一定要老师来布置。”一位学生说了这样一句似乎很普通的话。但是,这句话却比成绩进步本身更重要,因为这句话的背后体现出的是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也是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最真实的写照!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西方学者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我国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如下: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在内在动机的自我激励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对学习结果能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的学习过程。

所以,自主学习是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生源基础差,但后来的结果并不差,可以说学园中学在转化后进生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究其原因,学园中学在面对大量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时,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这才让很多学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这方面,学园中学显然是一个绝佳的典范:他们通过让学生“在校种好责任田”的方式,杜绝了学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和抄作业的恶习,真正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他们还通过让学生“回家种好自留地”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了学习自主的机会,赋予学生自主的权利、责任,从而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自觉性。

所以,教师在转化后进生的时候,要意识到“自主学习”的意义,从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入手,这样,后进生的转优效果就能事半功倍。

在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时,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教师只是外因,只有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让学生有“自主的机会”,从而为培养独立意识和自主习惯提供可能。独立完成作业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第一步,但并不是唯一的一步,教师还应通过以下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1.明确学习目的

在很多学生的意识中,学习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家长的期望,所以,他们的学习依赖于师长的外在压力和监督,自己则彻底放弃了自主学习的机会。所以,教师必须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开始,对他们进行自主习惯的培养。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不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就更谈不上自主学习了。

2.确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两个方面。长期目标具体包括“将来准备从事什么工作?”“高中毕业后准备做什么?”“你现在打算如何去做?”等内容。制定长期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近期目标具体包括“你今年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你这学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你每月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你每星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等内容。制定近期目标可以让学生从现在开始,主动、充实地度过每一天。

3.传授学习方法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集体指导、个别指导。集体指导,主要包括学习过程的指导和各学科学习的指导。学习过程的指导包括预习、上课、练习、复习方法的具体指导,以提高学生预习、复习的自觉性。各学科学习的指导主要是指对具体科目的学习指导,使其能学懂、学透,产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个别指导是指教师应针对被指导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方面进行交流和帮助,解决一些个性化的问题。

教师应让自主学习者成为榜样,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我教育中不断发展完善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人就会像那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变得目光短浅、认识狭隘,很难拥有成功的人生。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重要职责,就是帮助学生养成有益于日后发展的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这远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