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和英国人眼中,还不曾有过任何一个德国装甲师运动得如此神速。特别是隆美尔那剽悍的战术,使得“魏刚防线”在很短时间之内就被劈成了两半。
在隆美尔的左侧,法国第9军,包括苏格兰高地师、两个法国步兵师和两个骑兵师,已经与其余部队失去了联系,乱成一团。当时,由30辆英国坦克支援的“波曼部队”企图反攻,堵住缺口。但当他们抵达前线的时候,就立刻放弃了这个企图。因为,他们发现公路上到处挤满了德军的装甲部队,总数是他们的10倍以上。6月8日,这支英国部队很自觉地退回了塞纳河一线——他们应该很自卑。
6月9日,法国南部重镇——鲁昂陷落,德军离巴黎仅剩140公里路程。
为了扩大战果,德军20个总预备队师也在该天投入了战斗。在海峡—鲁昂之间展开全线攻势。同时,德军在香槟(法国的一个省)境内,降落大批伞兵,骚扰法军后方。
在完成突破之后,德军便采用两个矛头的进攻方式。首先,隆美尔将法军被切断的左翼部队紧逼到海边,霍特的两个装甲师则直指巴黎方向,迫使法军右翼向塞纳河一带撤退。这两支装甲部队就像一双大手,把法军那完整的战线撕开了一道大口子。
对于这一手,英法盟军毫无准备。在休尔洛,隆美尔甚至追上一支英国卡车护送队,把它抢劫一空。车上装着香烟、巧克力、沙丁鱼罐头和利比亚的水果罐头,还有网球拍和高尔夫球棍——隆美尔哈哈大笑说,英国人显然没有料到我们会进展得如此之快。
第7装甲师的逼近,还引起了法军防御战线的骚乱,频繁的军队调动,已使法国人分不清坦克部队是哪里的。当隆美尔的战车开到埃尔伯夫的时候,一位法国农妇冲上来抓住他的手臂问道:“你是英国人吗?”隆美尔故作神秘地摇摇头说:“哈,我们可是异族人!”那妇女顿时尖叫着消失在她的房屋后面。
更为幸运的是,隆美尔甚至冲过了埃尔伯夫的塞拉桥。在隆美尔到达之前,有一批法国居民曾坚决主张把这座桥梁炸掉,不过却又遭到另一批民众的激烈反对。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德军就大摇大摆地跨上了这座大桥,那些激烈争执的法国民众瞬间跑得一干二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决断千万不能犹豫,机会稍纵即逝。
此时,被隆美尔追得到处乱窜的盟军部队已经退到了一个叫做圣瓦勒雷港的外围,他们的想法很明确——做一次像敦刻尔克那样的伟大撤退。这个小港内聚集着法国第9军以及英国第51师和苏格兰高地师的残部。不过这一次,上帝照顾了德国人。11日至12日夜间,大雾弥漫,盟军大型舰队只能极度缓慢地进入圣瓦勒雷港水道,救援工作也开始缓慢下来。
12日晨,进展神速的第7装甲师进抵该城南面的海崖,海滩直接处于德军炮火之下。隆美尔也亲自率领第25坦克团,展开对圣瓦勒雷港的进攻。可是,盟军的炮火却益发转烈,并且海防重炮也参加了,这些大口径重炮使得德军战车损失尤为惨重,步兵团的攻势也被其强大的火力给压制住了。
不过,隆美尔很快就发现了盟军的漏洞,因为海防重炮威力虽然巨大,但射速很慢,第25战车团就趁着盟军火力空隙,一码码地向前挪动,从一个树丛冲入另一个树丛,从一堆废墟钻入另一堆废墟。第25战车团冒着猛烈的炮火,逐渐迫近敌人。
在托特附近,英军也建了一道坚固防线,抵抗颇为激烈,甚至在许多地点发生了肉搏战。这时,第25战车团冲上了圣瓦勒雷港西北面的邻近高地,用他们所有的炮火,阻止敌军上船撤退。隆美尔的指挥车一直跟着战车团前进,以便对这里周围情况作一个鸟瞰式的观察。他甚至可以看见英国部队在港口设备之间忙个不停,无数大炮和车辆也穿插其中。
现在,德军居于高处,离某些盟军部队仅有几百码的距离,隆美尔除了让士兵不停地向他们喊话招降之外,还命令士兵往悬崖下方疯狂地投掷手榴弹。这种战术让盟军士兵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映入眼帘的,仅有像雨点般密集而下的手榴弹。
很快,隆美尔的大棍加胡萝卜战术,让至少1 000名盟军将士放下了武器。隆美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在投降的人中,有许多是军官。多数都是法国人,英国人比较少。在英国人当中,有一个海军军官在不断地大声疾呼,叫那些英国兵赶快回来,不要去投降,真的把许多人劝了回去。最后我们只好用机枪向这个军官扫射,他倒在一堆乱石头后面。最初,我们都以为他死了,没想到他只是躺在那儿装死,过了半个钟头,他见无法逃走,只好站起身来投降。他的德语说得很流利,希拉普内少校指责他不应如此坚持抗拒,害得那么多人死伤。他却回答说:“假使你今天处于我的地位,你的行动难道会与我不同吗?”
那一天黄昏的时候,隆美尔甚至把一大批会说德语的战俘放回了圣瓦勒雷港,并指示他们去做点比较煽情的劝降工作。可不过多久,盟军居然把这些士兵都放回来了。他们还捎上了一句话:“绝不投降!”
既然宁死不降,那就接着打吧。
12日21时,隆美尔下令集中全师火力,包括战车团和侦察营在内,开始向城内轰击。居于高地的德军占有地形优势,炮兵观察员手持观察仪不断修正弹道,他们那密集的炮弹,纷纷准确地砸进了这个小海港,到处都是火光冲天。一刻钟之后,隆美尔又命令把炮火集中向该城北部轰击,结果非常惨烈。可是,顽强的英军还是不肯投降,尽管损失惨重,但他们的撤退行动却一直都未曾间断。
隆美尔应该属于那类比较剽悍的将领,他眼见坦克的火炮无法阻止盟军撤退之后,便调来了88毫米高射炮营,同敌舰作激烈的互相射击。这是他的制胜法宝,看来,88毫米高射炮除了打飞机、打坦克之外,还能打军舰。与此同时,隆美尔用无线电招来俯冲轰炸机,配合作战。
眼见圣瓦勒雷港变成一片废墟之后,隆美尔便带着他的指挥车辆,经过圣瓦勒雷港西北面的森林,偷偷地驶进了城边的第一栋房子里。第25战车团也沿着谷地的道路,逐渐逼近市区。这座城市已经燃起了冲天大火,整个街道都在燃烧,到处都是碎瓦颓垣,在夜晚的衬托下,这种气氛显得格外诡异。
出人意料的是,城里面只有稀稀落落的枪炮声。当战车正在绕过港口的南面,向该城的东部驶去的时候,一个士兵跑来向隆美尔报告说:有一位法军高级将官在该城的东部被俘,他要求同你谈一谈。
隆美尔事后写道:几分钟之后,法国的伊纳尔将军,穿着一件普通的军用大衣,走来见我。当他走来的时候,他的随从却落后了很远。我问这位将军,他是哪一个师的师长,他却用蹩脚的德国话回答我说:“不是师长,我是第9军的军长。”接下来,我要求他的部下立即投降,这位将军马上就宣布他愿意接受我的要求。不过,他又补充一句说:“假使我们手里还有剩余的弹药,我们是绝不肯投降的……”
对于如此勇敢的法国将军,隆美尔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他还答应了这位将军的一些要求——准许他保留他自己的车辆和一切生活用品;停止向城区轰击,改为射击海上的船只。
伊纳尔将军对德军继续攻击英国舰队的做法,并未提出抗议:反正老子已经投降了,英国人的死活关我鸟事。
此时,英国部队和法国部队,在是否投降的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因为,英国海军拼死也要救出自己的士兵。他们要求法军必须要坚持到他们撤完之后,才能投降。
可惜的是,他们不会再有这个机会了——次日清晨,圣瓦勒雷港再次出现了罕见的大雾天气,一艘不辨方向的英国巡洋舰甚至为了躲避德军的炮火,而搁浅在海滩上。
为了避免海军遭受更严重的损失,英国舰队被迫放弃救援,载着2 280名官兵(1 350名英国兵、930名法国兵)悻悻而归。
上午10时30分,突围无望的英军只好步了法军的后尘,同意向德军投降。
第二天清晨,志得意满的隆美尔驱车入城。他看到,狭窄的街道两旁挤满了盟军准备带回英国的卡车、坦克和各种装备;城中心周围的地方,军用品堆积如山。法国第9军指挥官在广场上向隆美尔正式投降,他身后跟着11名英国和法国将军(全是师长级别)。德国新闻摄影机拍下了这组使“国人亢奋”的镜头,照片上,隆美尔身着笔直的军装,站在镜头前痴痴地傻笑。
这时,一位足以做隆美尔父亲的白发将军,走近隆美尔身旁,就像长辈教导小孩儿似的拍着隆美尔的肩膀说:“你的行动太快,年轻人。”另一名法国人则满怀好奇地问隆美尔指挥的是哪一个师。隆美尔告诉了他:“第7装甲师。”“天呀!”这位激动的法国人像发现外星人似的惊呼道,“魔鬼之师!最先是比利时,接着是阿拉斯,然后是索姆河,现在又到了这里。”
正是这位法国人口中的“魔鬼之师”,在5天的追击战中,前进了200公里,并最终俘虏了4.6万名盟军士兵,其中有8 000名是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