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莱契的建议让希特勒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立即召见了戈林,询问滑翔机攻击的可能性。戈林当然不肯放弃一切可以表现自己的机会,他对希特勒表示:他的空军完全有能力来独立担负这项任务,不需要陆军插手。他当即便指定了一名亲信,年轻的空军参谋员——沃尔特·科赫上尉负责。
1939年10月下旬,希特勒亲自召见了科赫。他无奈地向这位上尉表示:由于伞兵部队要去参加荷兰的空降战役,能拨出来的部队只有一个加强连,一些工兵和这次进攻所需要的容克-52型运输机和滑翔机。这位上尉军官立即回答说:突袭部队贵在精锐,人多反而碍事,一个加强连足够了。
1939年11月中旬,科赫上尉正式被指定为袭击埃本·埃马尔要塞任务的突击队长。在这段时间内,科赫对埃本·埃马尔要塞作了认真研究。他在空军基地对德国仿建的埃本·埃马尔要塞进行了详细观察,并亲自驾机利用侦察飞行从空中对要塞模型进行了各种角度的拍照。他得出的结论是:在白天进攻要塞,其代价必然很大,用那么一点兵力去攻击,几乎等于去自杀。他认为只有在夜间,让滑翔机悄悄地直接降落在要塞顶部,才能成功地夺取要塞。而且,这个行动必须与夺取桥梁的行动同时进行。为了达到突袭效果,他计划在攻击之前,不实施炮火准备,也不能使用飞机对要塞进行轰炸,这个要塞太坚固,轰炸不但没有一点效果,反而会暴露己方的意图。
科赫亲自把他的计划呈送给希特勒,得到了希特勒的首肯。在戈林正式批准了整套作战方案后,科赫便开始制订具体作战计划。他把部队分成4个分队,每个分队约100人。各分队的任务十分明确,第一分队负责突击要塞,代号“花岗岩”。其余3个分队负责夺占艾伯特运河上的3座桥梁。他们的代号分别为“钢”“水泥”“铁”。各分队又进一步区分了任务,有喷火器组(用于摧毁地堡)、机枪组、反坦克组、迫击炮组及爆破组。科赫要求每个士兵通过训练,至少能够掌握两种军事技术,如果这些组的成员和他们的分队隔开或者牺牲,其余的成员也可以代替他来完成任务。
根据这些设想,科赫率领他的部队,在靠近捷克旧边界的空军训练基地进行了极其艰苦和严格的训练,德国人在这里又仿造了一个更加精确的要塞模型便于空降兵演习。由于希特勒要求预行演习和训练要绝对保密,非经当局允许,泄密者一律处死。因此,突击部队在空军基地组建起来后,就与外界隔绝了。这里没有休假,不准外出,甚至连寄给家人的信件也要经过逐字检查,禁止和其他部队的人员交谈。此外,每人还必须在一项规定上签名。规定上写的是:凡用书信、绘画或其他方式将本部队的性质及其任务泄露给他人者,不管有意或无意,格杀勿论。尽管这些士兵都对要塞的内部工事设施了如指掌,但要塞的名字直到所有训练结束后才被告之。这种不分昼夜、不分天气的外场训练,持续了半年之久,所有的战斗组都乘滑翔机在狭窄场地上练习了夜间着陆。为减少滑翔机的滑跑距离,在滑翔机的滑橇上缠上了带刺的铁丝,着陆时后面还可放出小型减速伞。
1940年4月,西欧的攻势迫在眉睫,突击小分队进行上百次的各项训练,已经准备充分。到了4月下旬,突击队员便结束训练,秘密地开往前线机场待命。他们最终确定使用的“交通工具”是德国空军的DS-230式滑翔机,这种长翼的滑翔机原本是一家商用公司生产出来做气象观察用的,由于负载能力良好(可以载重2名驾驶员、8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德国空军也订了货,拿来做军用飞机。
最终的问题是选择具体攻击时间,由于德国陆军总部将“镰割计划”的总攻时间定于凌晨3时,而滑翔机驾驶员想要把飞机准确地降落在狭小的埃本·埃马尔要塞上方,这个时间无疑是太早了。在滑翔机进入埃本·埃马尔要塞的时刻必须天色微明。过早,天色太暗,看不清地形;过晚,天已放亮,则一定会遭到暴露,最理想的时间应该在日出前30分钟。这个时间是从无数次训练中总结出来的,这是滑翔机驾驶员能够勉强看清地形的时刻。所以,陆军总攻时间必须修改,不然战斗一旦打响,国境线上不远处的埃本·埃马尔要塞守卫人员一定会提高战斗警戒,这对突击队员是极其不利的。
为此,希特勒亲自出面干预,把“镰割计划”进攻时间定为日出前30分钟。陆军和突袭队的行动务必同时进行,就这样,德国试图以滑翔机突击来夺取这座世界上最坚固的要塞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