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3
48200000000019

第19章 送芮国器司业

往岁淮边虏未归,诸生合疏论危机①。

人才衰靡方当虑②,士气峥嵘未可非③。

万事不如公论久④,诸贤莫与众心违。

还朝此段宜先及,岂独遗经赖发挥⑤?

【题解】

芮烨(1114—1172),字仲蒙,一字国器,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登进士第。《嘉泰会稽志·提刑题名》:“芮烨,乾道四年(1168)十一月以左朝奉郎到任,乾道五年八月除国子司业。”国子,即国子监,国子监司业是国子祭酒的副职,掌管太学事宜。

此诗作于孝宗乾道六年(1170)春天,陆游46岁,在山阴三山别业。作为送别诗,诗人不作虚文客套,扣住芮烨将供职国子监这一题旨,向芮烨指出:当前应忧虑的是人才衰落消沉,不应去非难士气的奋发高昂;不能只讲解先贤典籍,而应尊重社会舆论,鼓励士气。基于这样的认识,首联遥忆六年前太学生大义凛然的壮举,颔联由此提出希望,颈联作哲理性发挥,尾联揭出全诗主旨。此诗大处落墨,出以议论,情辞恳切,蕴含哲理,字里行间,充溢着爱国忧时之深情。芮烨长陆游11岁,四年前,在玉山接待过陆游,彼此意气相期,故陆游借芮烨赴朝之机,作倾心之谈。

【注释】

①“往岁”二句:孝宗隆兴元年(1163),主战派将领张浚率师北战,主和派大臣汤思退等极力阻挠,致使抗战失利。次年十月,金兵渡淮南侵。十一月,大学生张观等72人不顾朝廷禁令,上书论汤思退等排挤张浚,撤毁边防,贻误战机,请斩汤思退,逐其党羽,任用主战派。淮边,指淮河南岸一带。虏,指金侵略者。诸生,指大学生张观等。合疏(shù),联名上奏章。②衰靡(mǐ):衰落消沉。③峥嵘(zhēngróng):山势高峻的样子。此处形容士气高昂,不同寻常。④公论:社会舆论。⑤独:只是。遗经:前人留下的儒家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