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临床疑难病例分析
48198300000093

第93章 先天白化、右上臂黑痣、腋下肿块

(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

病历摘要

患儿男,9岁。发现有上臂肿块3月余,于1997年2月21日入院。患儿出生时右上臂外侧中部有一黄豆大黑痣,高于表皮,有毛发。发病前无增大及任何不适。3月前偶发现该处色素退化,基部出现枣大肿块,逐渐增大,不痛,不痒,无特殊不适,无明显消瘦。入院前1周发现右腋下肿块,外院肿块穿刺活检,报告软组织来源恶性肿瘤,滑膜肉瘤可能性大,转入我院。患儿出生时即有全身白化,已确诊为白化病。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否认家族中有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神志清,一般情况可。全身皮肤淡红或白色,毛发呈淡黄色。五官端正,双眼畏光,巩膜无黄染,虹膜色素缺如,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颈软,两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心率94次/min,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无包块。脊柱、四肢无畸形,生理反射存在。外科情况:右上臂外侧中部见一4cm×3.5cm×2cm肿块,呈淡红色,中央可见直径0.5cm痣,无色素,无毛发,活动度好,边界清,无压痛。右腋下可及1cm×1cm×1cm肿块,质中等硬,边界欠清,活动度差。

辅助检查Hb113g/L,RBC4.36×1012/L,WBC5.7×109/L,L0.74,GPT<40u,AKP267u/L,BUN3.0mmol/L,Cr59mmol/L,AFP1.21ng/ml,雌二醇7.91Pg/ml。

入院诊断①右上臂软组织恶性肿瘤:滑膜肉瘤;②白化病。

讨论

甲医师患儿全身白化,右上臂出生时即有黑痣,9年后该色素痣退化但基部突然进行性增大并出现右腋窝肿块。从肿块生长速度快及腋窝出现淋巴结转移来看,肿块属恶性,来源于皮肤,考虑与黑痣有关。外院病理活检为恶性软组织瘤,但滑膜肉瘤常来源于关节滑膜,与此例临床不符。白化病患者皮肤肿瘤以基底细胞瘤和鳞状上皮癌较多见,故此例组织类型尚待术后病理证实。

乙医师根据患儿病史特点和肿瘤生物学行为,右上臂恶性软组织肿瘤可以肯定。白化病患者以基底细胞癌和鳞状上皮癌为常见,主要是缺乏色素保护。该患儿局部原有黑痣,现已退化,故黑痣来源可能性小。黑色素瘤在形态上早期为大小不等的色素结节,数月或数年后突然变化,体积增大,色素加深,可呈乳头或蕈样生长,颜色不一,呈黑色、灰褐色或蓝黑色,周围还可有黑点。该患儿肿瘤无色素,且外院病理亦未见黑色素,故可排除黑色素瘤的可能。外院病理支持滑膜肉瘤,而该肿瘤除来源于关节尚可来源于筋膜,故可考虑。

丙医师本患儿恶性软组织肿瘤可以肯定。此外该肿瘤在原黑痣的基础上发生,故恶性黑色素瘤仍应考虑。未见黑色素,且黑痣有退色,是否与白化病有关?白化病患儿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极低,故仍应以滑膜肉瘤为第一诊断。治疗仍需积极手术,术后根据病理行化疗。

手术所见及治疗结果:入院后,考虑为软组织恶性肿瘤,经术前准备,行右上臂肿瘤切除及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肿块边界清楚,达肌肉筋膜层,未浸润肌层,肿块近球形,直径3.5cm,完整切除。右腋窝皮下3枚、深部2枚1.5cm×1cm×0.5cm大小淋巴结和1枚直径2.5cm大淋巴结,质硬,边界清,同时切除,并送病理检查。术后第2d起用氮烯咪胺0.1g,每天1次,共10d,静脉化疗1个疗程。术后第12d拆线,伤口一期愈合而出院。

病理检验报告:在真皮内见成巢状排列的大片肿瘤细胞,呈上皮形,细胞大,易见核分裂相,细胞异型明显,大部分肿瘤细胞未见色素。仔细观察发现部分区域可见灶状金黄色小颗粒,在巢间可见含有色素(金黄色)的细胞。淋巴结内可见大量梭形及上皮样肿瘤细胞。组织化学染色:S100蛋白(+),NSE(+),Vimentin(+),恶性黑色素瘤单克隆抗体(HMB45)(+)。

临床分析:白化病是一种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的毛发、眼及皮肤缺乏色素,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05‰。本例为完全性全身性白化病,无家族史。白化病患者由于没有色素保护,易受日光伤害,常易晒伤,易发生日光性唇炎、皮炎、角化、基底细胞癌及鳞状上皮癌。文献报道的白化病合并有恶性黑色素瘤的不足20例,其中儿童仅见2例。发生部位有腰背部、肩、肩胛、下唇、口腔黏膜、肛管、腋窝和四肢。一般认为,白化病患者的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低于非白化病患者的发病率,原因不明。有学者认为,白化病患者的皮肤损害80%有色素缺乏,易引起临床误诊,是原因之一。事实上,白化病患者并非完全缺乏色素,而且其皮肤色素细胞的数量是正常的,只是色素合成障碍。本例患儿在外院一度被诊断为滑膜肉瘤,来我院后经手术切除、病理会诊后方确诊为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儿童恶性黑色素瘤为高度恶性,多起源于瘤细胞,生长迅速,易早期转移。本例出生时患处即有黑痣存在,9年后出现恶变,并很快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应考虑黑色素瘤可能。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可用ABCD来概括:损害不对称(Asymmetry,A);边缘不规则(Borderirregularity,B);色泽斑驳或暗黑(Colorvarlegatlonordarkblackcolor,C);直径(Diameter,D)大于0.6cm。本例肿瘤无色素,事实上,恶性黑色素瘤中黑色素量的变异也很大。所谓的无黑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Amelanoticmalignantmelanoma),在HE染色切片中无明显黑色素可见,但如多处切片或用银染色法,仍能发现少数细胞含有黑色素。本例病理观察仅见金黄色颗粒,经组织化学染色才确认为恶性黑色素瘤。

综上所述,对白化病患者的皮肤肿瘤,仍需警惕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其恶性程度高,转移早,尤其具有黑痣者,可视其为癌前病变。治疗仍以手术切除加化疗和/或放疗为主。化疗方案常用氮烯咪胺2.5~6mg·kg-1·d-1,共10d,亦有配伍以长春新碱和环磷酰胺者。本例患儿的远期疗效仍在进一步随访中。

(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董岿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