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临床疑难病例分析
48198300000077

第77章 反复便血5年伴右下腹痛2年

(盲结肠及阑尾系膜蔓状血管瘤)

病历摘要

患者男,51岁。因反复便血5年,伴右下腹痛2年,于1988年11月1日入院。患者于1983年11月因右踝关节肿痛,活动困难,拟诊类风湿关节炎,经用激素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后,关节疼痛减轻,但出现柏油样便,经止血药物治疗好转。此后5年来,反复便血,呈猪肝色便或黑便。每逢疲劳、活动过多、饮酒等易复发,每年发生2~3次,住院用止血药物,数天可愈,有时休息也可自愈,但病情逐年加重。于1987年4月2日出现右下腹疼痛,便血伴低热(体温38℃左右)、头晕、乏力、盗汗,拟诊为肠结核,给予链霉素、雷米封、利福平等抗结核治疗,病情稳定1年余,体重略增加。于1988年5月7日又因便血、右下腹疼痛、发冷、发热入院。经用氨苄青霉素和止血药治疗,症状缓解,因患者拒绝手术探查,于同年7月7日出院。时隔4个月后,又发生右下腹疼痛、发热、解鲜血便2d,于1988年11月1日再次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39.2℃,脉搏120次/min,血压14.7/9.3kPa。慢性病容,贫血外观,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下腹可触及3cm×4cm包块,境界不清,有触痛,无反跳痛,肛门指诊阴性。

辅助检查血红蛋白72g/L,白细胞7.1×109/L,中性79%,淋巴21%,血小板182×109/L,凝血酶原时间16s,出血时间1min,凝血时间2min。尿常规正常。大便隐血试验(+++)。血浆总蛋白60g/L,白蛋白37g/L,球蛋白23g/L。肝功能正常,血沉58mm/h,抗“O”62.5u,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C31240mg/L,IgG14g/L,IgM1340mg/L,IgA2200mg/L,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试验(-)。B超:肝、胆、脾和胰未见异常。胃肠钡餐双重对比造影及气钡灌肠照相均未见异常。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纤维结肠镜检查在盲肠部见鲜血甚多,视野不清,未发现肿物及溃疡。

入院经过经用氨苄青霉素和止血剂治疗以及支持疗法,2周后腹痛消失,右下腰包块摸不清,体温正常,症状明显好转。但于12月3日因饮酒再度大量便血,为鲜红色血便约1500ml,血压下降,虽经内科保守治疗,不能控制出血而转外科行紧急手术探查。

临床讨论

甲医师本例临床有以下特点:(1)中年男性,既往有关节痛,反复发作便血或黑便5年,首次解黑便前有服激素及阿司匹林史。(2)有时右下腹部可触及包块,其包块均在发热时出现,体温控制之后可消失。(3)血红蛋白72g/L,血浆总蛋白60g/L,血沉40~80mm/h。(4)全消化道钡透及气钡造影多次检查均未见异常。(5)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回盲部可见鲜血流出,但未见溃疡和肉芽肿及其他肿物,胃镜检查未发现特异性病变。根据以上特点,考虑反复出血部位在下消化道,而且在回盲部的可能性大。回盲部出血的常见原因有: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肠结核及结肠憩室炎等。

本例曾在发病后仅给抗生素及磺胺治疗,出血可以停止,腹痛、发热可控制,而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未发现溃疡,各肠段均未发现肉芽肿及漏管,因此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可排除。当钡剂双重造影疑为回盲部结核时,经抗结核治疗一度病情稳定,但次年又再度出血,此后多次复查,回盲部均未能提示肠结核的征象;当年病情稳定,可能与应用广谱抗菌作用的利福平有关,由于抗生素治疗可控制出血及临床症状,因此我们多次考虑有否因盲部憩室炎的可能,但钡造影未能证实。其次,应考虑肿瘤,良性肿瘤常见的有结肠息肉、结肠平滑肌瘤及结肠血管瘤等,恶性肿瘤如腺癌、平滑肌肉瘤、淋巴瘤等。由于本例病程反复已达5年之久,又没有恶异质情况,恶性肿瘤似可排除,因此良性肿瘤可能性大,结肠息肉一般钡剂双重造影及纤维结肠镜检查是可以发现的。有报告说,两种配合诊断,准确率可达80%~90%,但本例未发现,故可排除。如果是平滑肌瘤,可以出现肠梗阻现象,触及肿物为固定性,钡剂造影可发现肠腔狭窄,但本例未能触及也没有X线征象,故不支持平滑肌瘤,因此最大的可能是结肠血管瘤。因病人应用了强的松和肠溶阿司匹林,这两种药物均可诱发出血。血管瘤在X线钡造影很难发现,而纤维肠镜发现了出血部位在回盲部,如果能够采用肠系膜血管造影可能对诊断有帮助。

乙医师我同意甲医生的看法。对便血的病因,我认为有以下可能:①肠结核:本病好发于回盲部,可有右下腹疼痛及肿块和发热,病变侵蚀肠壁血管,大便潜血试验可出现阳性,且本例抗结核治疗曾一度好转。但该患者无肠外结核的证据,X线检查亦未见异常,再者肠结核便血者少见,大量便血者更为少见,据报道约占2%,故不大支持本病。②克隆氏病:在消化道各部位均可发生病变,但以回肠末端和结肠多见,病变主要为纤维组织增加,肉芽肿和溃疡形成,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如溃疡向深层发展,可累及肌层血管引起大出血。本病约80%~90%有腹痛,约1/3可触及腹部肿块,但X线和内镜不支持本病。③消化道肿瘤:尤其是右半结肠癌,常有便血、右下腹疼痛和肿块,但X线和内镜检查亦不支持本病。④消化道憩室病,尤其是回肠末端憩室并发急性憩室炎和溃疡时,可出现便血和右下腹肿块。在并发憩室炎时憩室颈口常较狭小,钡剂不易充盈,肠X线钡餐检查容易漏诊。本例经抗炎治疗有效,显然X线检查未见憩室,但尚不能完全排除本病的可能。⑤消化道血管病变,如肠血管畸形和血管瘤亦可引起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反复多年的血便。有人统计1200例尸检中有3例属本病,但本病诊断较困难,确诊往往需要手术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综上所述,我认为本例便血的原因难于确定,可能是由一些不常见的原因如消化道憩室病并发炎症、溃疡和胃肠道血管病变引起。

丙医师手术所见,于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腹腔内无出血渗出,肝、脾、胃、上段小肠及系膜未见异常。回肠下段、结肠腔内有中等量咖啡样血块,回盲部肠系膜血管迂曲、粗大,直径约0.5cm。正常部位未见阑尾,切开升结肠外侧腹膜后,见其于升结肠后方,尖端指向右上方,管壁增厚呈慢性炎症。盲肠、回盲部、升结肠中下段后侧肠壁浆膜层粗糙、增厚,可扪及明显血管搏动,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丁医师根据外科术中所见,我认为结肠血管畸形可能性大。近年来发现肠道血管畸形常为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病变好发于右半结肠,病情往往迁延数年反复出血,本例发作时伴有右下腹痛、低热,可能是伴有感染所致。

戊医师本病例反复便血5年,曾做结肠镜检查均未明确诊断,分析原因可能是肠道准备不充分,残留血块或粪便残渣遮盖了病灶,或技术上所限制。有人认为①下消化道出血急诊结肠镜检查,最佳时间是活动性出血终止前仍有少量出血时;其次是急性大出血间歇期,出血停止后24~36h仍可找出出血部位。至于肠道血管病变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充分地肠道准备、仔细的结肠镜检是必要的。周氏报告结肠镜检查1758例中发现回盲部病变288例,病因确诊率达16.4%,由于能直接观察病灶及活检进行病理检查,故认为是诊断回盲部病变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对疑似肠道血管病变,结肠镜又未能明确者,采用选择性血管造影最有价值。

病理讨论

己医师送检回肠长9cm、直径2cm,盲结肠长10cm、直径3.5cm,阑尾长6cm、直径1.1cm。于阑尾及盲肠系膜处见一团血管脂肪组织,大小为6cm×5cm×3cm,血管明显增粗,粗细不等,粗者外径1.2cm,沿肠系膜剪开肠壁并剖开肿块,肿块切面见若干管壁增厚并扩张的血管,腔圆,壁厚者0.2cm。其中,在一扩张的管腔中有一段血栓,长2.3cm,直径0.8cm,肠壁增厚不明显,盲肠黏膜不完整,其黏膜下层见若干细小、圆而壁厚的小血管,直径约0.1cm×0.2cm。

镜下所见,盲肠部黏膜糜烂,其黏膜下层见扩张的动脉性小血管。相应部位肠壁示海绵状血管瘤性改变。肿块为扩张壁厚的动脉性血管及脂肪组织。

诊断:盲结肠及阑尾系膜蔓状血管瘤。

血管瘤有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肉芽性毛细血管瘤、蔓状血管瘤等。这一病例符合蔓状血管瘤的诊断。蔓状血管瘤,也称葡萄状或盘状血管瘤,是一种弯曲的、厚壁而扭曲的静脉型及动脉型血管所构成的类似于畸形的病变。多发生于四肢、头颈部,而发生在肠系膜者甚为少见。至于它的发生,或是先天性血管发育不良,或是后天获得性(如炎症、小血管栓塞等)。黏膜下小血管受刺激后破裂出血而致便血。

庚医师肠道血管畸形的诊断颇为困难,本例经剖腹探查,病理证实为盲肠血管畸形。关于本病的命名及分类迄今仍较混乱,名称有血管发育不良、血管扩张、血管畸形等,多数认为采用血管畸形这一名称更确切,可用于描述胃肠道各种血管病变。回顾病史,本例有贫血及反复便血或黑便达5年之久,常规检查未能明确诊断。Howarp报道26例结肠血管发育不良的病人,平均年龄69.6岁,贫血占61.5%,在20名便血病人中有14人(占70%)发作性便血和黑便在5次以上,有5名(占25%)在1~5次,有1名表现为单纯便血。本例发作性便血亦是5次以上,最后两次便血量大约1500ml,引起失血性休克,才施行紧急手术检查。血管畸形过去认为与先天变异有关,但人们总是发现这种病变多在年龄大的人身上存在,因而近年的研究认为与后天性获得性血管退行性变有关。由于肠肌收缩,黏膜下静脉进入肌层,使黏膜下静脉血流呈慢性、间歇性阻塞,久之,黏膜下静脉扩张、扭曲,并逆向地累及黏膜层小静脉、毛细血管。当毛细血管括约肌功能失调时,则小动脉直接沟通,使静脉压升高,导致血管扩张,日久血管则发生退行性变。因盲肠及右半结肠的肠壁张力高,故成为老年人血管退行性变的好发部位。本例经右半结肠切除,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痊愈出院至今未复发。

(空军福州医院王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