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临床疑难病例分析
48198300000075

第75章 长期头晕、乏力、恶心、黑便(1)

(肠道血管发育不良)

病历摘要

患者女,54岁。因头晕30年,乏力、恶心9年,黑便4个月,于1999年1月12日入院。缘于30年前诊断为高血压病Ⅲ期。1990年出现乏力、恶心、食欲不振,于当地医院查血肌酐300μmol/L,以中药维持治疗。1994年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水肿,查血肌酐700μmol/L,再次行中医治疗无效,遂行腹膜透析治疗,透析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但因反复感染于1996年拔管,改行血液透析治疗至今。此间因贫血(具体不详)多次输血治疗,血红蛋白可保持在70g/L水平。1998年10月于天津某医院行血液透析时发现黑绿色便,无腹痛、腹泻及呕血。因便潜血阴性,故未作治疗。1999年1月初查血象贫血加重,复查大便潜血阳性,故用凝血酶1周,每日约2000u,无明显效果,为求确诊来我院。

入院查体T36.2℃,P80次/min,R20次/min,BP18.0/11.3kPa(135/85mmHg)。重度贫血貌。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皮肤无出血点、蜘蛛痣及肝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睑结膜苍白。右肺呼吸音弱,左侧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0次/min,律齐,心前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腹平软,脐左侧可见长约5cm切口瘢痕。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未做肛门指诊。

辅助检查血象WBC6.0×109/L,中性粒细胞0.64,淋巴细胞0.30,单核细胞0.03,嗜酸细胞0.03,RBC1.10×1012/L,Hb36g/L,PLT152×109/L,红细胞压积(HCT)0.108。血浆总蛋白56.7g/L,血浆白蛋白29.4g/L,透析后血肌酐(Scr)464.2μmol/L,血尿素氮(BUN)29.78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9.4mmol/L,血钙2.08mmol/L,血磷1.48mmol/L,其余正常。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抗丙肝(HCV)抗体(+)。便常规:便色呈柏油样,基本成形,便潜血(+),白细胞(-),红细胞(-)。凝血酶原时间10.7s,活动度0.93,纤维蛋白原2.1g/L。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5.8s。X线:右侧胸膜粘连。B超:肝脾未见异常。胃镜:贫血胃黏膜,胃窦黏膜皱襞小弯侧靠前壁可见以1.0cm×0.8cm大小亚蒂息肉。活检诊断为胃息肉,胃窦浅表黏膜慢性炎症。小弯侧有一粗大皱壁从幽门口延续至胃角,表面有点状糜烂,幽门及十二指肠正常。

入院后治疗方案:根据便色特点,结合胃镜所见,考虑为上消化道出血,位置在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下。输红细胞悬液400ml。静点奥美拉唑40mg,1次/d。肌注立止血2u,1次/d。皮下注射利血宝3000u,3次/周。口服云南白药0.5g,3次/d;安络血片10mg,3次/d。透析时给予低分子肝素法安明5000u。复查血象:WBC8.4×109/L,RBC1.34×1012/L,Hb45g/L,HCT0.125,PLT136×109/L。因血红蛋白回升程度与输血量不符,且大便次数增加,由柏油样变为深黑色,糊状。患者诉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查体后示为心肌缺血表现。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并请消化科会诊治疗。

讨论

1999年1月21日第一次讨论:

甲医师本病例特点:中年女性,54岁,高血压病史30年,进入尿毒症期已5年,先后行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4个月前出现黑便,血红蛋白由平时70g/L左右降至目前的45g/L,说明是慢性出血。患者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均为阴性,抗HCV阳性,查体及B超等无肝硬化的表现,故非肝硬化所致的消化道出血。初步考虑是否为尿毒症所致胃肠道黏膜糜烂,在透析时加用肝素,致使凝血机制障碍,出现慢性消化道出血。

乙医师患者进入尿毒症期已5年,大量尿毒素蓄积,可引起胃肠道黏膜糜烂、出血。临床上多见为长期慢性便潜血阳性,出血速度不会快。但是由于患者透析效果一直较好,按目前血肌酐水平,不应引起较严重的胃肠道黏膜损伤。但近日出现急性出血表现,追问病史,患者在出现黑便前,一直行无肝素透析。本次入院后未向医师提及,故仍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透析,可能会加重凝血障碍,使出血量增多,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缩短,使原来柏油样便进展为黑色糊样便。对尿毒症患者,不应忽视其他系统性疾病所导致的出血,如狼疮、血管炎等,应尽快检查自身抗体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现在治疗上存在矛盾,透析需抗凝治疗,而消化道出血需止血。目前,需尽快明确出血部位并止血,透析时行无肝素透析。

丙医师患者有明确大便潜血史2个月,胃镜检查正常,入院后经止血、输血等治疗,血红蛋白无明显回升,近期一直在慢性失血,从1月20日起,大便次数增加至2次,仍为黑色糊状。查体:腹部柔韧感,未扪及包块,肛肠指诊示指套染血,为暗红色,考虑出血部位在下消化道。根据患者有长期透析病史,免疫力低下,因此考虑病因为:(1)下消化道出血。肠道肿瘤放在首位,良性者如平滑肌瘤。恶性肿瘤也不能完全排除,可根据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结果判断。因患者曾行腹膜透析,存在肠粘连瘢痕,肿瘤部位不易确定,推测部位可能是在乙状结肠或回盲部。(2)肠道溃疡。(3)肠道血管病变,如血管瘤。本病特点为间歇性出血,患者血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出血,与该患者症状不符,故可能性小。其余如动静脉畸形也应考虑在内。(4)尿毒症所致的肠道黏膜糜烂出血。建议检查:①结肠镜。如肠粘连,操作难度较大,可能无法到达病变部位。②钡灌肠。需行3d肠道准备,患者一般状态差,无法耐受。③若考虑血管病变,应行血管造影。④若患者出血量骤增,且为鲜红色,可急检肠镜,明确病变部位。治疗:暂给予保守治疗,止血、输血处理,同时给予去甲肾上腺素保留灌肠。

因患者贫血症状加剧,1月22日查血象:Hb24g/L,血压12.0/6.7kPa(90/50mmHg)。2d内给予患者输入1200ml红细胞悬液,辅以吸氧,静点多巴胺等将血压维持在14.7/9.3kPa(110/70mmHg)。24日复查Hb252g/L,给予含去肾上腺素8mg的生理盐水400ml保留灌肠后,急诊行结肠镜检。第一次结肠镜检结果:肛门2点处见内痔充血水肿,并见一红色血泡,直肠、乙状结肠黏膜正常。脾曲及降结肠:见较多紫红色大便,影响观察,反复冲洗,未见活动出血点及肿物。回盲部大便黄色,回肠末端5cm范围内黏膜光滑,无血便。诊断:内痔并出血,不除外横结肠及降结肠毛细血管渗血。治疗上继续口服止血药物,给予化痔栓1.4g纳肛,坐浴。行无肝素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