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临床疑难病例分析
48198300000067

第67章 左髋痛、跛行半年(1)

(成软骨细胞瘤)

病历摘要

患儿男,14岁,学生。因左髋痛、跛行半年,于1990年2月24日入院。入院前半年始左髋部疼痛,逐渐加重,走路多时疼痛明显加重,休息后可以缓解。约1个月后左髋痛加重经休息也不缓解,同时伴有跛行。经当地县医院多次诊治未能确诊。发病至入院始终无发热、咳嗽、消瘦、盗汗等症状。

体格检查T36.5℃,P96次/min,BP13.3/9.1kPa(100/68mmHg)。体重41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醒,表情自如,无病容貌。全身皮肤无黄染,心肺腹(-)。左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小淋巴结,无压痛。脊柱及生殖器未见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骨科情况:跛行,下蹲困难,双下肢等长。左腹股沟中部有轻度压痛,未见明显肌萎缩。左髋关节活动受限,屈伸80°20°0°,内外旋功能严重受限,Thomas征(+),“4”字试验(+),右髋正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18g/L,白细胞6.7×109/L,中性粒细胞0.67,淋巴细胞0.29,单核细胞0.01,嗜酸粒细胞0.02。嗜酸粒细胞计数308×106/L。血钙2.25mmol/L,血磷1.87mmol/L,碱性磷酸酶第1次59u,第2次235u(参考值:34~86u)。尿常规正常。X线检查:左髋关节周围骨质疏松,闭孔变小,内侧关节囊明显肿胀,股骨头骨骺内下方有直径1.5cm大小的骨质破坏透亮区,边缘清晰,密度增高。内侧关节间隙不清晰,髋臼有破坏。左侧第3肋骨分叉畸形。

入院时诊断左股骨头结核。

住院后经术前准备包括抗结核治疗后,以结核可能性大进行探查术,必要时行冰冻。

讨论

甲医师从临床角度分析,首先应考虑结核。患儿14岁,有进行性加重的左髋关节疼痛,跛行半年。体检发现患髋尚存一定的活动度。从X线片看,股骨头骨骺内侧有囊性溶骨性破坏,破坏区透亮清晰,边界完整有硬化带,相应的髋臼也有破坏。但关节间隙正常。如为全髋关节结核,骨质破坏如此严重,关节间隙应该狭窄,关节功能丧失,临床上应有结核中毒症状,此特征本例没有,所以不考虑结核。如为低毒性感染,关节间隙也应有明显改变,所以不考虑。根据病变部位和X线表现,考虑为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如软骨母细胞瘤或关节骨囊肿,但此二者皆不破坏软骨面进入关节,不会累及髋臼。我认为嗜酸性肉芽肿更符合本例,因嗜酸性肉芽肿好发于干骺端,常见儿童发病。其特点具有肿瘤样破坏及炎症反应的双重性,由于有炎症性质,可穿破骺板及关节面,此例髋臼的破坏考虑为股骨头病灶破入关节后再侵入而致,此例嗜酸粒细胞计数在308×106/L,正常不超过300×106/L,还是比较高的。而且嗜酸性肉芽肿在后期有自愈倾向,可出现硬化带。因此我考虑此病例诊断为嗜酸性肉芽肿。

乙医师根据病史、体征及X线表现首先考虑为骨关节感染、髋关节结核。有骨质破坏、关节囊肿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但患儿无营养不良,全身无结核病中毒症状,因此可排除结核。低毒性感染发病缓慢,但同时破坏股骨头及髋臼的机会少,不考虑。对于骨肿瘤根据年龄和部位多考虑软骨肿瘤及瘤样病变。软骨的恶性肿瘤如软骨肉瘤从X线表现看无软骨肉瘤特征。转移瘤患者年龄偏小且无原发病灶及恶液质不予考虑。滑膜肉瘤可发生在关节内,病程发展可长可短,从X线片看可以破坏骨质跨越关节,软组织有圆形阴影,因病程缓慢可出现硬化环,可不出现恶液质,AKP升高,因此滑膜肉瘤不能除外。瘤样病变中嗜酸性肉芽肿,不破坏骨骺,发生在骨骺的极少见。嗜酸粒细胞稍高但无临床意义。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约占80%,尚有20%可发生在其他年龄。此病为进行性关节肿胀、疼痛,当结节形成时可出现关节功能受限。X线片可见关节囊内结节状圆形软组织阴影,骨端软骨破坏,可出现硬化环,可侵犯关节的两个骨端。因此我的第一诊断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第二诊断为滑膜肉瘤。

丙医师从病史看有如下特点:(1)患者年龄小,为14岁男性;(2)病史长,病程进展较缓慢;(3)起病无明显诱因,而呈进行性加重;(4)全身症状不明显,自发病以来无发热、消瘦、盗汗等症状,这说明病变是相对孤立的。体征特点:(1)全身一般检查无特殊阳性发现,只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2)患髋无明显红肿热等炎性体征;(3)双下肢等长,无明显肌肉萎缩;(4)髋关节活动屈伸约有60°活动范围,内外旋转功能受限,说明髋关节功能尚可。实验室检查除嗜酸粒细胞计数308×106/L(无临床意义)及碱性磷酸酶59~235u明显升高外,其余无异常。X线片显示:(1)闭孔变小,骨盆有旋转,说明病变累及髋关节;(2)左髋关节骨质稍疏松;(3)髋关节间隙与健侧等宽,股骨头形态无改变;(4)病变局限在头骺内侧部位,呈偏心性、膨胀性、囊性破坏,边界清晰,边缘硬化,这说明是一种良性病变。髋臼骨质破坏问题我认为不存在,只是股骨头病变挤压造成的骨质改变。综合以上特点,不支持炎症而应考虑肿瘤。在肿瘤范围内考虑为良性肿瘤,而且是软骨类肿瘤。我首先考虑软骨母细胞瘤,此瘤特点发病年龄小,多数在20岁以内。症状轻,病程长,好发于骨端的骨骺部位,以股骨上端大转子、肱骨上端大结节多见。X线表现呈模糊疏松状可为偏心性、膨胀性,病变区内有点状钙化阴影。此例病史相对较长,发生在头骺部位比较少见。因病变部位的负重关系症状出现较早。此例X线表现病变区内没有钙化,我认为病理性钙化有两种,一是营养不良性的,另一是转移性的,后者为代谢紊乱,前者是因长时间失营养造成的。而本例病程相对较短,病变部位血循环较好,有足够的营养使局部不出现失营养钙化。此例虽然有许多特殊性,但根据好发年龄仍考虑软骨母细胞瘤的诊断。第二考虑为内生软骨瘤。

丁医师从病例分析应考虑三个病:(1)髋关节结核:儿童比较多见,好发于股骨头,可突破软骨面进入关节,疼痛剧烈,关节功能严重受限,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但此例一般状况良好,发病缓和,无结核中毒症状,血沉不快,X线表现关节间隙受累但疼痛不剧烈,关节功能中度受限,因此可排除结核。(2)嗜伊红肉芽肿:是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一种类型,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可单骨或多骨发病,以后者多见,常累及扁骨。股骨症状随受累部位不同而表现不同,但大多数表现轻微。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中度增高,嗜酸粒细胞计数增高。X线表现以溶骨性破坏为主,居骨中央的溶骨性破坏,边缘不整,锐利,病灶内透亮度较高,皮质骨受累时有骨膜反应性新生骨,可致病理骨折。本例发病部位在骨骺内,病灶呈囊状破坏,灶内透亮度不高,边界清楚,有硬化环包绕,血嗜酸粒细胞不高,不支持此诊断。(3)软骨母细胞瘤(亦称为钙化性巨细胞瘤、骨骺软骨瘤性巨细胞瘤、骺软骨母细胞瘤):此瘤特点除发病在骨骺内,病灶内有钙化外其余特点与骨巨细胞瘤相似。软骨母细胞瘤特点发生在20岁以下,好发于肱骨大结节、股骨大转子、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骨骺,病史较长,平均2年左右,症状常轻微。病变呈溶骨性、偏心性、膨胀性生长;为圆形、椭圆形的囊性破坏,边界清楚,内有点状钙化,为软骨母细胞瘤的典型特征。此例年龄符合,症状不重,病史半年,病变位于股骨头,仍在骨骺部位,波及股骨头软骨面,呈偏心性,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囊性破坏,有硬化环,虽然无钙化点,仍诊断为左股骨头软骨母细胞瘤。

戊医师我代表全科的意见进行讨论。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我们首先排除恶性肿瘤,然后考虑为炎性病变和良性肿瘤。炎性病变首先考虑髋关节结核,多见于儿童,病变在负重部位,周围有骨质疏松。此例为儿童,髋臼及股骨头均有破坏,髓关节功能明显受限,因此不能除外结核。当然也有不支持的地方,如无全身中毒症状,血沉不快。良性肿瘤需除外邻关节骨囊肿。邻关节骨囊肿好发于儿童,股骨头多见,病变呈圆形或椭圆形,但不突入关节,不影响关节的活动,可以排除。成软骨细胞瘤好发于长骨骨骺中心,多见于儿童,男∶女为2∶1。主要症状是疼痛,病程缓慢。病灶中心有溶骨性破坏,边缘有硬化带,内有钙化斑点,病变严重时可以突破骨皮质。如有恶变时碱性磷酸酶可以升高。此例符合这一特点。本例嗜酸粒细胞偏高,也要考虑到嗜酸性肉芽肿的可能。我们最后诊断是:(1)左髋关节结核;(2)成软骨细胞瘤;(3)邻关节骨囊肿;(4)嗜酸性肉芽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