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胸膜转移)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58岁。因左侧胸闷、气短10d于1990年6月25日住院。患者于6月15日无诱因渐感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伴左臂、左胸隐痛。无咳嗽、咳痰和咯血,无发热、盗汗。纳差,尿黄尿少,每日约600ml。在工厂医院作B超示:左侧胸腔积液。既往身体健康,无石棉接触史。吸烟20余年,20支/d。
体格检查体温37.4℃,脉搏86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20.0/12.0kPa。肥胖、神志清。左腋窝蚕豆大淋巴结1个,可活动,质中等,无压痛。口唇紫绀,气管右移,左肺叩诊呈实音,呼吸音消失,右肺呼吸音清,心率86次/min,偶闻早搏。腹软,未触及包块,肝右肋下4cm,质中,无压痛,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血红蛋白141g/L,白细胞8.7×109/L,中性0.74,淋巴0.26。尿蛋白(+++),红细胞0~2/HP。血沉31mm/h,血尿素氮7.85mmo/L,肌酐194.48μmol/L,谷丙转氨酶191u/L,癌胚抗原11μg/L。动脉血气:1990年6月25日示血氧(PO28.39kPa)低,8月3日示严重低氧血症,呼酸并代酸(pH值7.217,PO24.31kPa,PCO27.77kPa,剩余碱27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痰查脱落细胞及抗酸杆菌各4次均阴性。X线胸片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左肺被压缩,纵隔右移,左上肺前段胸膜下可见一4.1cm×2.7cm结节影,周边有毛刺,无钙化,与胸壁呈锐角。右肺正常,纵隔肺门未见肿大淋巴结,骨质未见破坏。肾脏B超及CT均提示右肾中下极有一7.6cm×6.9cm肿块,形态不规则,肾盂肾盏受压变形,腹膜后淋巴结无肿大。腹部B超示肝内光点增强,胆囊内未见结石。心脏B超示左房扩大,少量心包积液。胸水检查:血性;常规:李凡他试验弱阳性,红细胞84×106/L,白细胞200×106/L,中性0.13,淋巴0.81,间皮细胞0.06;胸水生化:蛋白质46g/L,糖7.72mmol/L,LDH(乳酸脱氢酶)487Iu/L,CEA(癌胚抗原)>80μg/L,ADA(腺苷脱氨酶)5.4Iu/L,pH值7.362;脱落细胞9次均阴性。共行6次胸膜穿刺活检,其中2次取到肿瘤或肿瘤边缘组织,光镜下见裂隙状毛细血管较多,癌细胞梭形,胞浆宽,淡染;核小而圆;网状纤维丰富;电镜见细胞多呈巢状分布;核仁小,胞浆中粗面内质网丰富,中间丝多见,胶原纤维增生;提示为血管源性肿瘤。左上胸膜下结节B超引导下穿刺涂片未查出肿瘤细胞。尿6次脱落细胞均阴性。1∶2000,1∶10000OT皮试均为(+)。
住院经过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先后16次胸腔穿刺,共抽出液体约15000ml。胸腔内注射短小棒状杆菌(7mg)1次,胸液未能控制,患者胸闷,气急逐日加重,8月3日凌晨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呈点头样,血压下降,于上午8时死亡。
临床讨论
甲医师患者胸部平片和CT均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左前上中部有一密度增高影,左肺被压缩,纵隔及气管右移。腹部CT示右肾中央一圆形占位病变,突破肾包膜。根据上述表现,胸部病变应考虑:①原发性肺癌;②转移性癌;③胸膜间皮瘤。胸膜间皮瘤的证据不充分,结合患者有肾脏肿块,肺原发性癌单独转移至肾而无其他器官转移少见,故考虑为肺的转移癌。根据患者尿检、B超及CT表现,可除外肾囊肿和良性肿瘤,而考虑为恶性肿瘤:①血管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肿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亦可发生于肾脏。但这种肿瘤发病率低,肾脏更少见,转移较少,不够支持。②肾腺癌,是最常见的肾恶性肿瘤,易发生转移,因此肾腺癌不能排除。
乙医师本例主要表现为迅速生长的左侧血性胸水,左上胸膜下有一结节影。胸膜活检提示为血管性肿瘤,右肾亦见一占位病变,故恶性胸水的诊断是成立的。关键在于原发灶和肿瘤细胞类型的判断。首先考虑胸膜原发性肿瘤为胸膜间皮瘤,但患者无石棉接触史及明显胸痛,胸水间皮细胞数不高,病理诊断不支持。血管源性肿瘤中血管外皮瘤可原发于肺,发病率很低,亦可见于肾脏,发病率更低,原发于胸膜者目前未见报道,故考虑为转移性癌。后者最常见为肺癌转移,但患者无咳嗽、咯血等呼吸道症状,CT示为胸膜下结节,且仅发现右肾单个较大肿块,因此考虑肾癌胸膜转移可能性更大。肾癌以肾细胞癌最多见,血管性肿瘤罕见,可能由于胸膜活检取材有限而影响病理检查结果,患者尿液未能检出肿瘤细胞,但肾细胞癌不能除外。
丙医师如本例患者年龄大,以左侧胸腔积液就诊;病程短,血性胸水,间皮细胞增多,CEA高,胸膜活检为血管源性肿瘤,肾脏也有肿块。上述特点均示为恶性胸水。患者肾有包块,应先考虑为原发病变。肾癌三大典型症见于5%~15%患者,10%首先表现为转移症状。肾癌易发生血行转移,最常转移到肺、骨等,但以透明细胞癌多见,与胸膜活检不一致,是否肾肉瘤有丰富血管而表现为大量血管上皮形成这样的病理改变?患者CT提示胸膜下结节,应考虑胸膜间皮瘤,后者可转移至其他部位。但患者胸痛不明显,胸水CEA高,胸膜活检病理也不支持;但未作透明质酸酶测定,患者无呼吸道症状,肺癌引起肾脏单个转移灶较少。其他如肺淋巴瘤,肺恶性组织细胞病,血管外皮瘤等可能性均小。
丁医师本例特点为左侧胸腔大量血性胸水,发展快,胸水CEA升高,ADA下降,CT示左上肺圆形结节和右肾占位性病变,胸膜活检为肉瘤样改变,恶性肿瘤诊断成立。首先考虑为原发于左上肺少见的血管外皮细胞瘤,转移到左侧胸膜和右肾。血管外皮细胞瘤来源于血管外皮细胞,恶性者称为血管外皮细胞肉瘤,可发生于肺和肾,也可有胸膜转移。本例胸膜活检提示为血管源性肿瘤。文献报告,肾肿瘤肺转移多见,而肺肿瘤肾转移极少,但血管外皮细胞瘤肺多于肾,可能性大,故考虑原发部位为肺;其次恶性胸膜间皮瘤可侵犯肺,亦可远道转移,病理上可表现为纤维肉瘤型,或混合瘤型,胸水生长快,ADA下降,LDA下降和CEA升高,胸膜活检见到肉瘤样改变,本例患者符合上述改变。第三,肾恶性肿瘤易发生肺、胸膜转移,但确诊需要病理,本例生前无肾脏病理依据。其他少见病如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证据不足。
戊医师本例以大量胸水为首发症状,根据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属渗出性,可除外结核,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成立。癌性和间皮瘤都可为大量血性胸水。本例胸膜活检虽提示血管源性肿瘤,但不能否定实体癌的转移。胸膜间皮瘤不符合处多:如无石棉接触史,胸痛不剧烈,纵隔气管移位(恶性间皮瘤时固定);CT未见弥漫性凹凸不平的胸膜改变,胸膜活检未见多量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等。左上肺结节为肺内肿块,因与胸膜呈锐角。如为肺癌首先考虑腺癌,胸膜转移时胸水易找到癌细胞,同时应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本例不符合。故肺肿块考虑为转移性。肺单发结节多为血道转移,本例可能为来自肾脏的转移性癌。肾脏转移性肿瘤少见,其他实体癌少见转移到肾脏。肾恶性肿瘤以肾癌多见,病理可见到透明细胞、颗粒细胞和梭形细胞。本例胸膜活检见到梭形细胞,应考虑肾脏来源。
病理讨论
己医师老年男性尸体。皮肤无出血点,巩膜无黄染,气管居中。胸腔检查见纵隔无偏移,右肺表面光滑无粘连。左侧胸腔有100ml暗红色胸水,左胸膜脏、壁层广泛粘连,并增厚达1.2cm,质硬,有多个灰白色结节,近肺尖部胸膜呈大块状隆起,约10cm×8cm×5cm,胸膜腔消失。左肺萎陷。镜下:左侧胸膜大量肿瘤细胞散在于增生纤维之间,呈巢状分布,细胞多边形,胞浆丰富,大部分细胞透亮,少数呈红染颗粒状,核染色质深;部分细胞呈梭形。腹腔检查:有600ml深咖啡色腹水。左肾正常,右肾中下极可见一直径5cm肿瘤,表面粗糙,肿瘤侵犯皮、髓质,肾盂不扩大,但腔受挤压。局部未见肿大淋巴结。镜下右肾肿瘤细胞呈巢状、大片状分布。细胞大小一致,呈多边形或梭形,前者胞浆丰富,空淡;后者浆少呈颗粒状。核大,染色质丰富,深染,间质血窦丰富,肿瘤侵犯肾包膜。
病理诊断:(1)右肾下极肾细胞癌,混合细胞型(直径5cm),左侧胸膜广泛转移(最大转移灶直径10cm),左胸膜粘连,增厚;左肺受压萎陷毁损,左侧胸腔积液(暗红色,1000ml)。(2)腹腔积液,深咖啡色,600ml。(3)肝脂肪性变。(4)肾轻度间质性炎症。(5)动脉粥样硬化。
庚医师本例生前未明确诊断,死后尸检证实为肾癌胸膜转移。事后看来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1)是注重了肿瘤转移的一般规律,而忽视了特殊规律和少见的特殊情况。肾癌主要为血路转移,且多在体积较大时,5cm以下一般不发生转移,最常见是转移到肺、骨、淋巴结、肝、肾上腺、胸腹膜、脑和皮肤等处,此乃一般规律,但也有在肿瘤较小时即发生转移并表现为继发灶症状,有的又因癌转移灶较大而误认为原发灶。文献报道肾癌可转移到牙龈、喉、支气管等不寻常部位,其形态很像这些部位的原发肿瘤。本例以转移灶症状就诊,且胸膜病变范围大,症状重,故很难想象它是一个转移灶。(2)每个病例凡有几处病变时应尽量以一元论来解释。本例如以一元论为基点,有几点可以促进我们考虑肾癌转移。首先,肾脏有明确的占位病变;其次,胸膜活检提示有肿瘤,如再考虑到肾癌转移可有不寻常的特殊规律,就可能作出正确诊断。(3)病理及电镜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认为病理是最后结论性诊断,在一般情况下是对的,但它亦有局限性,如在组织较小,受挤压,有些组织像在许多情况下均可出现,转移灶和原发灶出现不同组织形态时。本例为胸膜穿刺组织从结构上看是肿瘤,但分化很好,很难想象是高度恶性肿瘤,且肺本身亦可出现类似形态肿瘤。但与尸检切片比较,还是有某些相似之处。电镜观察局限,且受定位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无特异的亚微结构特点的情况下只能作参考。本例由于病理和电镜的导向,使临床考虑更为复杂。肾癌基本分为三种类型:透明细胞型、颗粒细胞型和未分化型。文献报告颗粒细胞型转移率较高,而混合细胞型更高。本例为混合细胞型。很早发生转移是可以理解的。
辛医师本例在生前没有得到明确诊断。患者以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就诊,胸水呈血性,50岁以上的血性胸水第一位考虑为恶性肿瘤。(1)原发性,即恶性胸膜间皮瘤,如胸水生长快,有胸痛感,CT示左上肺有结节影;但患者胸痛不剧烈,有明显纵隔移位,而恶性胸膜间皮瘤伴胸水时纵隔是固定的。此外,胸水中CEA>80μg/L也不符合。胸膜活检无论光镜、电镜均无典型的胸膜间皮瘤表现,尤其电镜未见间皮瘤典型的桥粒和长微绒毛。(2)继发性胸膜恶性病变,占第一位的是肺癌转移(36%),依次是乳腺癌(25%),淋巴瘤。胸膜转移以腺癌最多,此例实际上是来源于肾脏的腺癌,后者可在原发病灶产生症状前很早就发生转移。尤其是混合细胞型。至于胸膜转移的部位,除乳腺癌多为同侧外,其他既可转移至双侧,亦可转移至对侧。通过本例我们可获得以下经验:临床医生应从病人整体考虑,该病人肾有一很大肿块及无痛性血尿,应考虑肾来源;此外,胸膜活检组织比较小而难以表达典型表现,电镜对诊断也受到取材部位影响,在无特异的亚微结构时只能作参考,因此,临床医生应恰当对临床及各种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施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