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医师我同意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断。但是,本例对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danazol等治疗的疗效差,临床上仍有反复严重出血现象,故也称之为难治性ITP。诊断ITP除病史和症状外,实验室检查也甚为重要,其中血小板寿命测定(plateletlifespan,PLS)是诊断ITP的最有价值的单项实验指标。Kelton(1982)提出打分式诊断ITP的标准中规定血小板寿命缩短占2分;日本厚生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病调查研究班制订的诊断ITP的标准中规定,血小板寿命<3d可以确诊ITP,4~7d为疑诊ITP,>8d可以排除ITP;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1986)修订的诊断ITP的标准中,也提出血小板寿命缩短作为诊断指标之一。测定PLS目前有两类方法:①放射性核素法:将新鲜全血450ml,用ACD75ml抗凝,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并用51Cr或111In标记,再输入病人体内。注入身体后头3d每天2次、注入后4~8d每天1次取静脉血用计数仪测定放射性。此法测定正常人PLS为9.9±0.6d(范围为8~12d)。②非核素法:又有丙二醛(MDA)和血栓素B2(TXB2)测定法两种。它们的原理是:在磷脂酶A2作用下,血小板膜磷脂释出花生四烯酸(AA)。在环氧酶作用下,AA转变为过氧化物(PGG2/H2),后者生成稳定的最终产物MDA;然而,在血栓素合成酶作用下,PGG2/H2生成不稳定的TXA2,TXA2又可转变为稳定的最终产物TXB2。阿司匹林(ASA)通过乙酰化作用抑制环氧酶从而阻断AA的代谢和MDA、TXB2的产生。然而,被ASA抑制的血小板在整个生存期内都不再产生MDA、TXB2。但是,停服ASA后,只有从巨核细胞新生成的而又进入循环血液的血小板才能进行AA的正常代谢,重新产生MDA、TXB2。因此,测定MDA、TXB2产量恢复到受抑制前水平所需的时间,便可推算出血小板的寿命或称血小板生存时间。文献报道,MDA法测定PLS的正常参考值Stuart等为8.8d,Nieminen等为8.0d,我院为7.23±0.06d,徐静山等为10.9±4.19d,周凤鑫为6.42±1.04d。然而在慢性ITP患者中,PLS缩短,Stuart等报道为4.94±2.38d,徐静山等为4.67±0.75d,周凤鑫等为5.48±0.64d,我院为5.22±1.76d。PLS缩短的原因多数作者认为与血小板抗体和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有关。Kelton等指出,PAIgG升高而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正常者,其PLS缩短;PAIgG升高而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减低者,其PLS则正常。然而血小板破坏的速度愈快,PLS则愈短。PLS对ITP的分型和血小板减少的鉴别诊断也有重要价值。急性型ITP患者的PLS一般为1~2h,慢性型ITP则为数天。据报道,随治疗而缓解的ITP患者,其PAIg降低,血小板升高,PLS也延长,因此PLS又是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但是,PLS对ITP下的诊断并非是特异的。有报道,PLS缩短还见于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输血后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等,甚至于在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中PLS也可以缩短。本例患者未测定PLS,其原因是:①放射性核素法要注入同位素,用血量甚大(450ml),反复抽血(共11次),要用特殊的设备等;②MDA法或TXB2法要建立MDA和TXB2D的测定方法,也需每天抽血1次连续8d,得出测定结果需8~9d的时间。因此,这些方法难以被接受,在临床上也不适用,故本病例未作测定。
丙医师本例可以肯定诊断为ITP慢性型。由于血循环中PAIgG和PAIgA增高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多而导致血小板减少而出血。反复出血可发生缺铁性贫血。患者为年轻女性,应排除风湿性疾病;尚需做Coombs试验以排除Evans综合征。患者在病程中先后用强的松、VCR、硫唑嘌呤、达那唑及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未能取得完全缓解,血小板维持在(20~40)×109/L,出血症状明显,因此我认为今后的治疗应取如下措施:应把治疗目标放在逐渐减量强的松的情况下改善出血症状,争取比较持久地维持血小板在安全水平(>30×109/L),可选用以下药物中的2~3种联合服用:氨肽素1~2g,每天3次;江南卷拍片5片,每天3次;昆明山海棠2片,每天3次;莫昔芬10mg,每天3次,均联服2~3个月。有效时可继续服用。如无效,患者经常有较严重的皮肤、黏膜出血,甚至有颅内出血危险时应考虑脾切除术。我院脾切除的缓解率(71%)高于现有其他治疗,但也有部分患者脾切除后血小板一过性上升,手术后1~6个月内降至术前水平,其中多数患者出血症状改善,有的未再服药而血小板上升达(50~100)×109/L水平,也有患者血小板不上升,因无明显出血症状而停药观察。少数病例脾切除后出血症状仍然严重,血小板<10×109/L,可静滴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按0.49/(kg·d),用5d,出血症状可迅速改善,我们的10例中有8例血小板上升,紧急情况可得解除。但因血小板的上升仅能维持7~28d,又因丙种球蛋白价格较高,药源也较紧张,建议作为急救用。也可采用血浆置换,每次2~3L进行3~5次,有明显效果。如无静滴丙种球蛋白或血浆置换的条件,对于难治性ITP可考虑联合化疗(COP,HOP方案)。近来报道的抗Rh球蛋白静注以及环孢霉素A、干扰素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疗法仍处于实验阶段,故本例暂不考虑采用。
丁医师本例为ITP患者,经长期强的松治疗(45mg/d)无效,其后经长春新碱(VCR)、达那唑、硫唑嘌呤等治疗出血症状及血小板数仍无改善。按此情况,患者应做脾切除治疗。几乎所有慢性ITP患者血中PAIgG增加,并与血小板的破坏率及减少程度平行。业已证实,这类血小板抗体主要在脾内生成,并被巨噬细胞破坏,切除脾脏可减少血小板抗体生成,同时消除血小板的主要破坏场所,故是慢性ITP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PAIgG亦可能从骨髓产生,在肝脏和骨髓内也可破坏附有PAIgG的血小板,致使少数ITP患者切脾无效。因此,ITP患者切脾治疗应考虑以下问题:ITP患者切脾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脾切除的适应证是:①慢性ITP反复发作,病程6个月以上,病情中等或严重,年龄5岁以上,内科治疗(包括皮质激素)无效,或对激素依赖者〔需要强的松>30mg/d才能使血小板保持在(50~100)×109/L以上,出血症状才能消失〕;②怀孕6个月以内,有严重出血;③急性型ITP用强的松或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而出血严重,危及生命(如颅内出血)时,可行紧急脾切除术。脾切除的禁忌证主要是:①首次发病病例,尤其是儿童急性型患者,多能自行缓解;②2岁以下儿童,脾切除后易有暴发性感染;③后期孕妇患者,胎儿病死率达25%;④严重心肺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本例符合上述脾切除适应证,无手术反指征。ITP脾切除的疗效问题各家报告脾切除后的缓解率为75%~90%。张源慧等报告130例ITP脾切除效果(内120例为慢性型),术后1个月内127例好转,其中6例颅内出血者5例缓解;112例(86.2%)血小板计数升至100×109/L以上。术后2~3个月的近期有效率为83.08%;对67例脾切有效者随访1年以上,8例(26.87%)复发。一般认为,青少年患者及病程≤6个月者疗效较好;术后需用大剂量强的松才能使血小板维持在50×109/L者术后效果不佳。本例系青年患者,但病程已逾6年,长期用较大剂量激素血小板仍波动于(20~40)×109/L。但也有人报告病程及术前对强的松有无反应皆不影响切脾疗效。故本例脾切除后的结果可能是:①疗效良好;②有一定效果,症状及血小板数较术前好转;③无效,此可能性较小;④术后好转后复发。约有30%的患者复发,复发后部分病例经强的松、氨肽素等治疗仍有效,部分自发缓解,复发后的再缓解率为58.8%。副脾是导致复发的主要原因,副牌发生率为10%~40%,用99锝扫描或111铟检查可发现副牌。此外,脾有移除红细胞HowellJolly小体的作用,脾切除后如查不到该小体,则提示有副脾存在。一般在脾切除后1~3d血小板开始回升,7~14d达高峰。术后1~3d血小板升至100×109/L以上和血小板高峰>400×109/L者,将预示手术会有良好效果。但若术后血小板急剧升至800×109/L以上时,应警惕血栓形成的危险。脾切除后数日,PAIgG迅速下降,出血症状缓解或消失,血小板寿命通常在5~8d内恢复正常。
术前、术中的处理:本例术前长期使用强的松,已出现柯兴氏面容,估计肾上腺皮质功能已受抑制。为增加手术安全性,可在手术前后短期内适当增加强的松量(为60~80mg/d),术前3d及术中一部分激素剂量可改为氢化可的松静滴。术前、术中输新鲜血或血小板悬液,有条件时术前静脉输入大剂量人丙种球蛋白,可使血小板增加,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术前准备亦可用VCR。
术后并发症:脾切除后并发症一般低于5%,主要是感染,如肺炎、膈下脓肿、败血症等。本例长期使用激素,并用过VCR、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免疫功能已受到一定抑制,术前术后使用有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