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的历史大变革时期。不同阶级的思想家面对社会大变革中提出的种种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道家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学派。老子和庄子在先秦道家中影响最大。老子被视为道家的始祖。
老子、庄子代表的是当时社会的没落势力。面对社会的巨变,他们幻想着回复到人类社会的原始状态。他们的管理心理思想,是服务于这一目标的,主要倾向是消极的。但其中不乏积极的和有价值的思想内容,这些内容是中华管理智慧中最值得珍视的内容之一。
一、人性与需要思想
(一)人性思想
先秦道家认为素朴是人的本性。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素,指没有染色的丝;朴,指没有雕琢的木。素朴,即单纯、朴实的意思。老子主张人要外表单纯,内质朴实,保持素朴的自然本性,减少私心,降低欲望。庄子认为原始人的朴素无知是人的本性:“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老庄都认为当时社会环境物欲横流,人的素朴本性受到扭曲,因此,提出要复归,还人性的本来面目。《老子》一书多次提到“婴儿”,要人归真返朴,保持赤子之心。二十八章写道:“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主张人应该复归到婴儿状态中去,复归到本真状态中去,复归到淳朴状态中去。庄子则赞赏“同与禽兽居”的原始社会,认为这是“至德之世”,在这种社会里人的本性才得以体现。
应该看到,老庄提出要“少私寡欲”,甚至要“无知”、“无欲”,是针对诡诈、贪欲横行的社会现状,为复归素朴人性而提出的。不能据此认为道家就是主张无知、无欲。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里,“生”、“为”、“功成”、“善利万物”都不是“无欲”的表现。道家主张的是不把自己所做的据为己有,不居功。应该说,这才是素朴人性的特点和内涵。既然人性素朴,又积极入世,人就蕴藏着无穷的创造潜力,管理者就应创造良好环境,排除对人性干扰的因素,顺应人的本性,把人的创造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二)需要思想
先秦道家重视满足合理的需要。《老子》认为治国者要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美满生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庄子》把这样的理想社会称之为“至德之世”,认为“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现代心理学认为需要的产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会诱发需要的产生,通过对环境加以控制从而对需要发生作用。道家提出了通过社会环境的治理来控制贪婪欲求的主张,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是一致的。
《老子》十二章指出追求过分的感官享受会导致感官伤害:“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并认为贪欲还会导致行为不轨:“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对名利欲念的控制可以使“民心不乱”,从而达到有利于治理的目的。《老子》三章指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意思是不显示贤名、金银财宝这些名利有什么可欲,那么,人民的心意就不会迷乱了。这样可以避免争名逐利、偷盗行为的发生。
道家倡导自然、不强求的需要满足方式。知足,自然地满足需要能长久和安全;否则,会带来祸害。我们认为,老子、庄子在谈到“欲”这个问题时,虽然说过“寡欲”、“无欲”,但其用意是倡导自然的需要满足方式,并不是主张要灭绝人欲,与后来宋明理学家的提法不尽相同。他们有关的论述有:
少私寡欲。
知足者富。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
二、管理谋略思想
(一)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是道或天道的一项重要属性,并非无所作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道要效法天道,就管理者来说,“无为”是指人适应自然,自觉服从客观规律的管理行为过程。道家的管理宗旨就是通过“无为”,最后到达“无不治”的管理效果。
由“无为”达到“无不治”,蕴涵着丰富的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1.“无为”能减少管理的心理阻力
它可以使下属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管理要求,避免引起反感。道家认为,以智取天下,别人还之以智;以力为出发点,别人还之以力。“智慧出,有大伪。”顺应人的本性,人民诚实质朴,没有虚伪。治天下者机智巧诈,被治理者反而因之作奸作伪。因此,在管理中不人为破坏自然规则,顺应自然,就能够防止下属出现心理抵触,实施有效管理。
2.“无为”可以减少冲突
道家认为,过分的利益引诱,会导致相互争斗。管理者既要满足下属的合理需要,又要防止贪欲带来损害。“圣人为腹不为目”,主张生活简单,反对追求官能享乐。在企业管理中,要满足员工的合理需要,这样做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但是如果成员相互为利益争斗,不仅会影响个人利益,而且有损于整个团体。领导与下属在利益分配上要适当,应该多关心下属的疾苦,多为下属员工谋利益。因此,管理者“无为”,“清心寡欲”,即不要求过分的利益,就会有利于管理。
3.“无为”在于充分发挥组织机构的作用,避免管理者主观干扰
老子有句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夫烹小鱼者不可扰,扰之则鱼碎;治大国者当无为,为之则民伤”。企业管理一旦建立起稳定的组织结构,明确各自的分工职责,就应充分发挥其作用。管理者应适当超脱,避免主观、随意决策,不干扰日常的管理工作,所谓“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汉文帝时,宰相陈平在管理中就贯彻“无为而治”的思想。汉文帝一次问政府的税收数字,右相周勃答不出来,急得汗流浃背。宰相陈平上前代答,说:“各有主者。”意思是让文帝去问专管其事的人——治粟内史。文帝听后很不高兴,便问陈平:各事都各有所管,那你这宰相干什么?陈平便用道家的道理回答:“宰相者,上佑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宰相职权论”。为上者不越权代理为下者应该做的事,而是总其成而已。汉代“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黄金时期。道家的“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有无相生
道家“有无相生”的思想是一种辩证思想。《老子》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有”可理解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世界。“无”并不是指什么也没有,它只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道家的“有无相生”的思想已为现代管理研究者所重视。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的管理艺术》一书曾畅销一时,该书在谈到西方与日本在思想观念上的差异时指出,日本人把空间不看做没有东西,而是“充满了无”,认为“无”有它自己的存在。“有无相生”思想可帮助认识企业管理中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有”可理解为硬件设施,“无”可理解为企业中的软件,具体包括思想、精神、文化等。各种硬件要有思想、精神等软件去安排建立,要通过软件充分发挥作用。要办好企业,关键是要提高企业的素质,特别是企业领导人的素质,这些是看不见,抓不着的“无”,而这却是企业搞好经营,生产出更多更好物质产品的前提条件。“有无相生”思想对企业的创新、发展也提供了诸多启示。当企业处于困难境地时,“有生于无”思想可激励管理者奋发图强,排除暂时的困难;当企业目前状况良好,“有生于无”思想可勉励管理者不断创新,告诫管理者不进则退,“有”是可以蜕化为“无”的。
(三)以退为进
在竞争策略中一般以“攻”为主,而道家主张以“退”为策略来获得最后胜利。《老子》六十九章说:“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而敢进寸而退尺。’”意思是不主动挑起战端,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地发兵应战;在作战的时候,不逞强争胜,而宁愿退让。“退”并非是坐以待毙。退的目的在于以逸待劳,避其锋芒,然后寻求战机。一旦时机成熟,就应采取措施。“动,善时”。意思是要抓住时机,因时而动。这一策略在现代管理中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四)欲夺固予
《老子》有段名言:“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意思是处理一件事要想达到收缩、削弱、废弃、夺取的目的,先要对之采取扩张、强盛、兴旺、给予的措施。“欲夺固予”作为权术阴谋固然不足为训,但将它应用于经营管理,不失为一条颇有价值的谋略。在企业竞争中,如何由弱变强,由小到大是始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弱小与强大是一对矛盾,弱小和强大又是可以转变的,道家的上述主张正是揭示了由弱变强的辩证关系,无疑这一思想对企业竞争会提供诸多启示。实践告诉我们,在生产过程中,要投入人力、物力,即“予”,才能“取”得新的产品,效益的提高;在与下属员工的交往过程中,给予关心帮助,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领导心理思想
先秦道家认为,高明的领导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无不治。老子对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领导作了如下描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里把领导按其水平高低顺次分为四种类型:最高明的领导,下属仅知其存在,没有感觉到他做了些什么,他无为而治,下属能各顺其性;稍次的,下属亲近他,赞誉他;再次的,下属对他害怕;最差的,下属蔑视他,玩弄他。对于言而无信的领导,下属就不信任他。
围绕着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领导类型,道家对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作了探索。与领导活动效果直接联系的心理学思想具体包括在以下方面:
(一)领导者的个体心理过程
在社会中,对社会对象的知觉简称为社会知觉,社会对象包括社会中的个人、群体与组织。社会知觉中人际知觉是主要内容。领导者能否做出正确的社会知觉,关系到管理工作的成败。道家思想中虽没有提出社会知觉这一概念,但所揭示的道理与现代管理心理学的观点是一致的。
老子所说的“观”、“知”类似于社会知觉。老子写道:“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奚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说,要认识各种事物,首先必须对各种事物作直接观察。能知道天下是什么样子,靠的就是这种观察。了解别人的心理与把握自己的心理一样,非常重要。
(二)领导者的品质特征
先秦道家认为,作为领导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即首先要“治身”。庄子说:“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领导应该具备以下心理品质:
1.尽心尽责
成就动机具有激励功能。成就需要的满足能进一步激发领导者去建功立业,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道家不太重视成就动机的激励作用,虽不反对有作为和建立功业,但不以其作为追求的最终目标。道家追求的是能长久地有所作为和建立功业。因此,强调对待事业要有超然态度。尽心尽责是道家主张的一项领导者素质,因为做到这一点,能够保全和长久。老子指出:“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意思是说,圣人用“无为”的态度来处事,用“不言”的方法来施教。任万物自然生长,生长了万物,却不据为己有;作育了万物,却不自恃其能;事业完成了不自居其功,正因为不自居其功,反而赢得尊敬爱戴,他的功绩永远丢失不了。
2.服务精神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是领导过程的基本要素。处理好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影响领导有效性的重要问题。服务精神是道家在处理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上的一项品质要求。老子认为圣人应该没有私心,重视民心民意:“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认为领导是那些具备愿意牺牲自己为天下人服务品质的人:“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服务精神是领导者的一项基本品质要求。具有这一素质的领导,能够时刻关心群众疾苦,任劳任怨地为人民服务。在领导服务精神的感召下,群众往往都甘当配角,主动协助做好工作。
3.淡薄名利
道家认为如果统治者贪婪成性,人民就难以治理。提出管理者不应与民争利,“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意思是收税太多,人民无法自给,就会闹饥荒。统治者奉养太过,人民无以为生,就会轻视生命。人民无法生存就会铤而走险,统治者再用死来威吓他们,就毫无意义。《老子》向当时的统治者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他告诫管理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意即不要横征暴敛,激起民愤,不然则人财难保,自掘坟墓。在现实生活中,少数领导者私欲膨胀,巧取豪夺,挥霍无度,给企业或组织的发展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对此,除了加强监督,严格执法,提高领导者的思想素质也不应忽视。
4.知人、自知
道家认为,管理者了解管理对象的心理与把握自己的心理一样,非常重要。既要知人,也要自知;既要胜人,也要自胜。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即能认清别人的人是聪明的,能认清自己的人才是高明的。战胜别人表明有力量,战胜自己才表明真正高强。老子又说:“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意思是能知道自己无所知,这是最聪明的了;不知道自己无所知,这是缺点。在管理中,领导若能审视自己,坚定自己,克制自己,关心员工利益,就会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发挥旺盛的生命力,处于不败之地。
5.稳重、清静
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社会变化瞬息万变,这就要求领导者遇事不惊,不为假象所迷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稳重、清静是道家倡导的一项领导品质。《老子》二十六章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意思是修身治事,稳重、清静最为重要。稳重是轻浮的根本,清静是急躁的主帅。所以体道的圣人整天行走,却离不开辎重,虽然有华美丰富的物质享受,却能泰然处之,不受它的左右。一个万乘之国的君主,怎么可以以轻浮急躁来治理天下呢?领导肩负重任,如果轻浮急躁就不能实施有效管理。在成绩面前,领导要克服骄傲情绪,不要骄傲自满:“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因为骄傲只能带来损害:“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三)领导者的应变特征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管理学界出现了权变管理思潮。用这一理论来看有效领导者,可以认为,有效的领导不决定于领导者不变的品质与行为,而决定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条件三者的配合关系。领导者的有效行为应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道家有关权变的思想十分丰富,对我国古代政治、军事等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老子以水为喻,提出因势而变的思想。《老子》八章说:“上善若水……动善时。”意即水能方能圆,曲直随形;水的动静变化无不顺应时势。水的这一特性实质是道的特性。老子作这一比喻的目的在于希望领导者具备应变能力。《庄子》指出,礼义法度应该根据时势不同而相应地做出变化:“故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庖丁解牛的故事,表达了类似的主张。其中写到,“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提出“因”这一概念是极具进步意义的。同样是论道,老子主张人道要服从天道。针对违反天道的做法,他提出自然无为,即顺其自然,不违反天道。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要人们不为或无所作为,但无为的提法毕竟容易带来理解上的偏差。“因”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能避免认识上的误解,而且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按照规律行事,譬如解牛,只要按照牛天然的生理结构,顺着本来骨架构造,就能达到游刃有余的结果。“因”作为一般概念非为庄子所独论,《论语·为政》有“殷因于夏礼”,《孙子·虚实篇》有“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管子·心术上》有“道贵因,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但从道家思想发展轨迹来看,其进步性仍然是显著的。
四、人力管理心理思想
人是管理活动的最重要资源。人在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先秦道家重视人。老子以道、天、地、人为“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先秦道家人力管理的心理思想十分丰富,内容涉及甄选、任用、激励等问题。
(一)人员甄选心理思想
人员的甄选在古代称为“知人”。知人是用人的基础。道家不仅指出“知人者智”,而且对知人的困难性作了阐释。庄子指出:“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慎怀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钎。”意思是人的心理比山川还要险恶、比苍天还要高深莫测。自然界的春秋冬夏旦暮的循环往复还有定时,人却善于掩饰,不显露外表,把情感埋藏在内心深处,很难进行测度。
庄子曾借孔子之口讲了知人的九种方法:
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
这九种方法是,派一个人到远处工作,就可以了解他是否忠实;让一个人在身边做事,就可以观察他是否恭敬;在复杂的情况下请一个人去处理事情,就可以知道他的能力的大小;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让一个人回答,就可以了解他的智力高低;在紧急的情况下与一个人相约,就可以考验他是否守信用;放手让一个人去管理钱财,就可以看出他是否有贪心;告诉一个人有危险的情况,就可以观察他是否有气节;让一个人喝得酩酊大醉,就可以看出他是否遵守规矩;让一个人在男女混杂处居留,就可以考验他是否好色。总之,只要掌握了这九种知人之法,就可以洞察人的内心世界,分清好人坏人。
(二)人员任用的心理思想
先秦道家认为善于用人的领导是谦下的。“善用人者为之下”。一个高高在上、喜欢指手画脚的领导会引起下属的逆反心理,其管理意图即使正确也难以贯彻。相反,一个谦虚不傲的领导会赢得人心,很多人会自愿团结在他周围,主动出谋划策。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因人用才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运用。老子提出“无弃人”的思想:“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意思是圣人能够教化人民,使人尽其才,因此没有遗弃的人;能够珍惜万物,使物尽其用,因此没有遗弃的物。逆自然之性,只会带来祸害。庄子通过一则寓言说明这个道理:
南海之帝为,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浑沌没有七窍,这是它特有的自然本性。与忽二帝忽略了这一特性,以自己的意愿行事,本想报答浑沌的恩德,结果却是事与愿违。因才而用,人尽其才的关键是用其所长,不求全责备。道家深谙此理。
(三)人员激励心理思想
在激励问题上,道家主张万事要顺应自然本性,反对苛刑暴政。《老子·七十四章》说:“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意思是天地之间有杀生者来杀戮万物,谁要代替杀生者主持杀戮,就好像不会手艺的人代替木匠砍斫木头,必定会砍伤自己的手。在管理上,就是万事顺其自然,不采取强行的处罚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