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15位国学大师讲述人生智慧
4818900000066

第66章 1 国学中最精华的两颗明珠

第十三章1 国学中最精华的两颗明珠

几千年的时间沉淀,国学闪烁的智慧光芒烁古耀今,指引无数中华儿女奋斗前行;几千年的洗练升华,国学蕴含的智慧琼浆愈陈愈香,滋养万千华夏儿女聪灵风华。在这浩瀚的国学智慧海洋里,有两颗最光芒四射的明珠,它是国学的最精华。现在,让我们乘着张岱年先生摆的渡船,一同去感受这两颗明珠的光芒。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是我国四书五经中的一部典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易经》拥有不可替代、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它是儒家的六经之首,甚至有人称之为万经之首。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就曾说,《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是国学中最精华的部分,是国学最闪耀的明珠。在这里,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颗明珠的光芒和风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是《易经》的第一卦:乾卦的开篇之语。它的字面意思是:天道是强健的,所以君子应当(顺应天道)自强不息。张岱年先生用其精深的国学鉴赏功底,给这句话予以了升华的释义。他说:自强不息是对生命的体会,人的生命就是努力前进、奋发向上。《易经》讲自强不息,就是表示人要有坚强的意志,这种坚强的意志是中国文化的主导,是一种健康正确的思想。

的确如同张岱年先生所说,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有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才得以延续至今。众所周知的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其他三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由于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独立,中断了古代文明。如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波斯帝国灭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被赫梯灭亡;古印度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北部遭到外族入侵,近代又长期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而我们伟大的祖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未曾中断的古国,原因就在于有着亿万自强不息精神的中华儿女,永不停息地奋斗着、拼搏着、进取着、开拓着。

从春秋战国时期,燕国、赵国、秦国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匈奴的入侵;到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猛击匈奴;从唐太宗派兵远征匈奴俘获颉利可汗,到明朝戚继光荡平倭寇入侵;从康熙大帝痛击沙俄入侵的雅克萨战争,到中华民族的八年抗战,这种坚强的意志,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流淌。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在历史上,当中华民族受到外来侵略时,一定是反抗而绝不是屈服,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已经融合到我们的民族中。

一个民族如果要长盛不衰,永远站立在世界的舞台上,需要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同样,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要想功成名遂就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做保证。这就是说,当我们确定自己的理想和要达到的目的时,要下定决心坚持到底,即使遇到任何困难、挫折以至失败,也要百折不挠,其志不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帆风顺的成就丰功伟业的几乎没有。他们大都是在患难中磨练出来的。他们正是在困难、挫折和失败中增长了才智和经验,并锻炼了坚强的意志,因而取得了成功。儒家二圣“孟子”就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少名垂千古的大人物正是因为有着坚强的意志、自强不息的精神,才成就了后人所仰慕的英名。

大禹治洪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他苦身焦思,历尽艰难险阻,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治平泛滥九州的洪灾。没有坚强的意志,他建立不了这万世不朽的功勋。周文王被囚,忍痛饮暴君纣王赐其长子肉煮的汤,忍辱负重以伺机除暴,经过两代人的不懈努力,其子周武王终于为民灭纣。没有坚强的意志,不可能创建周朝八百年的天下。汉高祖刘邦虽然屡次战败,仍然冒死屡战,正因为他有坚忍不拔之志,才最终打败楚霸王项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孙膑被诬陷,割去了双脚的膝盖骨后被人救出,逃离了魏国到齐国,虽然身体残疾了,然而他身残志坚,意志坚强,最终大破魏军于桂陵和马陵,除去了陷害自己的庞涓而名扬天下。

青少年朋友们,历史上的名人们用他们坚强的意志、自强不息的精神绘就了一幅幅丰功伟绩的绚丽图画。历史总是给人以明智的选择和智慧的指引。而今,我们青春年少,正是为人生打下坚实基础的最佳时期。这里,张岱年先生告诉你所要做的是:牢记古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古训,养成坚强的意志、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唯有如此,我们的一生才有辉煌灿烂的可能。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的第二卦坤卦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被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认为是国学精华的另一颗明珠。而今这句话被广为推崇,它的字面意思是:大地是宽广、包容万物的,君子就应当像大地一样,有厚重的道德能容忍他物。张岱年先生是这样解释这句话的:厚德载物是一种宽容的思想。对不同意见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对中国的思想、学术、文化、社会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宽容的态度在中国文化里面起了主导作用,是一种健康正确的思想。

的确如张岱年先生所说,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宽容发展的历史。中华民族能够长盛不衰,中华文明能够历久弥新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民族精神里,闪耀着宽容大度的光辉。从汉朝昭君出塞与呼韩邪单于和亲,宽容匈奴的入侵以使双方的稳定,到文成公主千里入西藏与松赞干布成婚,宽容藏族王公贵族对边疆的侵袭;从唐太宗对俘获的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宽容以待,成就万国来朝的盛世气象,到而今我国宽容日本侵华的累累恶举,呈现中国和善的国际形象……中华民族的历史无不闪耀这宽容的光芒。宽容大度的态度,一直是流淌在我们民族文化中的另一股血液。正是这股血液,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博大精神,成就了华夏古国的永远年轻。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中国文化的又一特点是宽容、博大,像基督教、伊斯兰教进入中国都被中国文化所接纳。历史上犹太人在世界上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到处受排斥,可是它到了中国就融合进了中国文化,融合到了我们的民族之中。

事实却是如此,世界发展到今天,很多国家、民族在地球上已经消失得不见踪影了。而我们的祖国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依然年轻而有活力,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宽容的,我们的民族是宽容的,我们的思想是宽容的。可见,宽容有着多大的作用,对于国家、民族来说,宽容能使国家强盛、民族强大。对于个人来说,宽容能使一个人得到他人的信服和帮助,宽容能成就一个人伟大的理想。

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就是一个有着宽容、博大心胸的人。有一次楚庄王宴请群臣,要大家不分君臣,尽兴饮酒作乐。正当大家玩得高兴时,一阵风吹来,灯火熄灭,全场一片漆黑。这时,有人乘机调戏楚庄王的爱姬,爱姬十分机智,扯下了这个人的冠缨,并告诉楚庄王:“请大王把灯火点燃,只要看清谁的冠缨断了,就可以查证出谁是调戏我的人。”群臣乱成一片,以为定会有人丧命。可是,楚庄王却宣布:“请大家在点燃灯火之前都扯下自己的冠缨,谁不扯断冠缨,谁就要受罚。”

当灯火再燃起来的时候,群臣都已经拔去了冠缨,那个调戏爱姬的人自然无法查出。大家都舒了一口气,又高兴地娱乐起来。

两年以后,晋军进攻楚国。这时,一名将军勇往直前,杀敌无数,立了大功。楚庄王召见他,赞扬他说:“这次打仗,多亏了你奋勇杀敌,才能打败晋军。”这个将领泪流满面地说:“臣就是两年前在酒宴中调戏大王爱姬的人,当时大王能够重视臣的名誉,宽容臣的过错,不处罚臣,还给臣解围,使臣感激不尽。从那以后,臣就决心效忠大王,等待机会为大王效命。”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宽容有着多么巨大的作用。你待人宽宏,你就能得到别人的感激和回报。如果你待人刻薄,不懂宽大为怀、宽能容人的道理,那么在生活中你就会变得孤立无援。

青少年朋友们,如《易经》所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因为宽广,才容得下山川草木、森林河流,一个君子就应该从大自然的启发中,培养自己宽容的胸襟,牢记“厚德载物”这一国学精华的古训。在现实生活中,用自己的一举一动践行“君子厚德载物”的人生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