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
48185900000006

第6章 焦头烂额的江湖大哥

就在我在南城厉兵秣马之际,京城北边的万科却发生了点变故。

这一中国地产界的第一大门派,当时进入北京已经6个年头了,而这6年的路他们走得却并不顺利。

早在1993年6月,北京万科第一任总经理谭志伦在京郊顺义拿下第一块地,这就是后来的万科城市花园。对于谭志伦其人现在北京房地产界或许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是对90年代初期北京房地产市场的第一轮开发热潮很多人仍然记忆犹新。当时一大批看好北京地产发展空间的香港、深圳地产商纷纷过江,兵临城下。在很多人看来,也就是那个时期北京房地产开始真正走向市场化。而那时也正是万科这个带头大哥开始打磨品牌利器,睨视群雄逐鹿中原之际。

可是当初自命不凡,勇闯京师的这些先头部队几乎都损兵折将,有的还受到重创,香港开发商是如此,万科也没好到哪去。城市花园从入市之初就成了块烫手的山芋。半年之后,谭志伦黯然离场,姚牧民接手之后也没有找到起死回生之术。姚牧民坐镇深圳遥控指挥,接二连三委派几个常务副总经理,处理现场日常事务,但都如同走马灯般没干多久就离开了,后来也就吕葵以北京万科第三任总经理身份一直干到1996年底,虽然位子坐得比较稳,但仍未能阻止北京万科第一次危机的总爆发。

在北京万科频频换帅的同时,万科在这个泥潭中也越陷越深。到了1996年底,北京万科城市花园的客户与万科的矛盾彻底激化。原因无他,质量问题。那时候房地产消费还比较初级,购房者对园林、装修、服务要求都并不高,只盼着房子质量别出问题就万事大吉了。可万科城市花园却出现了严重的漏水问题,售出的900余户中就有500多户有过维修的记录,最高记录的一户修了20多次;另外,管道煤气等配套也没有跟上;连续两个冬季暖气供应出问题;销售许可证迟迟办不下来(直到1999年11月才补办);桃花园逾期交房达200多天——在那个年月房地产开发可能遇到的无非也就这些麻烦,而万科城市花园几乎全部遇到了。

到1996年底时,王石飞赴北京与城市花园的业主对话,希望能够解决北京万科危机。然而近百名业主还没有平息愤怒,对话变成了批斗会,业主们在对话会上强烈要求撤换北京万科的班子。王石在业主们的围攻下焦头烂额,但仍努力和业主进行沟通,并保证尽快解决业主们的问题,同时撤换了当时万科在北京的总经理吕葵。

原任万科物业副总经理的王晓文几年后到珠江供职,据他讲,那段时间里,王石至少有几天早上都要顶着凛冽的寒风站在院门口亲自送业主们早上外出,业主们常常连喊带骂毫不留情,而王石依然会保持着微笑,非常有耐心地把业主送到进城的大巴上,希望能用自己的诚意来打动业主,可业主们却不为所动。

无奈之下,王石打电话到上海,急调万科“救火队长”林少洲增援北京。林少洲在上海就曾使经历了大起大落(三个月里旺销4200套,两年里退回2500套)后长时间陷入低谷的上海万科城市花园重新崛起。这次进京,林少洲再次创造了个奇迹,仅仅半年时间,危机便一一化解,后来北京万科城市花园项目曾一度连续6个月排名万科全国销售冠军。由此,北京万科进入了林少洲时代。走出泥潭的北京万科开始了大步流星的拓展之路。

北京万科借刚刚在香港上市的北辰集团急需现金收入作盈利的财务报表之机,以每平方米不到2000元的熟地价格(含七通一平和出让金)买下了星园的土地,开始了万科在北京多项目同时开发的时期。万科星园项目对万科而言,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跨越。

之前,万科进京六七年间一直发展缓慢、项目单一,品质也无特别之处,且项目都在城市边缘的城乡结合部。用当时地产界人话说:万科还没进入北京的主流市场。但万科星园让人看到了万科要占领高地的决心。此时,正值全国推进住房市场化改革,随着北京市旧城改造力度的加大,核心区域土地逐渐推向市场,林少洲力主万科在北京应该进入主流市场。

据他回忆,他曾计划拿出2000万元设立土地基金,用以跟进10个项目,北京万科曾有机会在万柳等区域取得很好的地块。但是这一计划没能获得王石的支持。

江湖大哥的命运总是充满戏剧性的变化。1999年底的时候刚刚把北京万科带上良性发展轨道的林少洲突然宣布辞职,北京万科的发展前景再一次扑朔迷离。

实际上在林少洲离开万科之前也有一些职业经理人离开,之所以没有引起社会上的这么大的反响,一方面是因为林少洲的关注度较高,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在离开之前采取了一些比较高调的方法,开了个新闻发布会,把整个地产圈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了。

这一举动让很多人感到疑惑,很多人无法理解其背后的原因,也有很多人从感情上对林少洲表现出同情,因为他看起来不像跳槽,没有什么明显的退路,很多人猜测也许仅仅是气不顺。

林少洲应该算是个文人,他在进入万科后做了两年的《万科周刊》的主编,成功地让一本企业办的内刊影响力波及到全国,甚至在全国深沪两地上市公司的高层中几乎达到了人手一册。《万科周刊》的外部影响力之大反过来影响了万科本身。在万科,大家暗地里认为《万科周刊》是公司的黄埔军校,因为几乎每届周刊主编离任后都得到了重用,万科北京、天津等地分公司总经理都曾担任过周刊主编。

《万科周刊》的空前成功,使得不少媒体都慕名而来,其中包括当时国内最牛的财经报纸《中华工商时报》,林少洲当时特别希望万科能够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出资收购该报,从而打造一个万科传媒集团。后来其也曾公开表示在万科的前4年,主要是为传媒集团的梦想在奔波。对于后来其就任上海、北京的总经理解决当时万科危机的方法,他也曾做过总结那就是坦诚地面对消费者,勇于承担责任,然后认真地去解决业主的具体困难。正是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使他得以带领北京万科走出了困境,走上了正轨。此时突然离职,外界颇感意外,也无法理解,也许这就是文人的不同之处吧。

对于此事,万科掌门人王石也很无奈,事后他曾通过媒体公开表态,他认为万科在企业管理方面一直致力于强调培养职业经理队伍,林少洲在万科做了九年的时间,离开了公司,他在公司期间公司是作为职业经理人培养他的,他在万科也尽了他的责任,做了贡献,但是他认为更适合到万科以外发展,更发挥自己的作用,所谓的职业经理人他是有选择权的,林少洲和一些职业经理人离开万科去发展,从职业经理自由选择来讲,那是他们的选择。

我想,林少洲对于万科也是有百般不舍,毕竟那里曾凝聚了他的汗水和智慧,承载了他的梦想和追求,而且还有王石的知遇之恩。所以临走,林少洲也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如果我离开万科,半年之内万科没有什么改变,我肯定是我错了。”也许他是想通过离职的行为来表达一种对万科的提醒,也许他在表达对万科的失望。企业、老板、经理人,这三个角色看来总会有些故事无法得到详解。

林少洲离开万科后在北京太合房地产公司担任总经理并成功操作了亚运村“欧陆经典”项目,但没过多久又选择了离开,去做他自己的厚土机构。他这次给大家的交代是不满足于“职业经理人”的定位,需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树挪死,人挪活。有抱负、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往往也需要更适合他们发挥的空间。我想,职业经理人的自我实现也就是在于他所拥有的舞台是否是他所满意的。

通过万科的困局,通过林少洲出走的变故,我也感觉到了一种压力。我不知道我这个角色除了承担这样的军令状之外,还要有多少戏份在等着我。

这里是江湖。英雄辈出,恩怨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