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驭海史话:人海和谐共生之路
48181600000017

第17章 和谐人海面面观(2)

大海给人类带来文明,带来物质资源和财富,但它和给人类带来文明与灾难的火一样,经常带来意外的灾害。大海发怒,狂风海啸顿时四起,巨浪滔天,把海上、岸边的一切吞噬殆尽,使人们对它恐惧和敬畏。为了出海捕鱼安全、远航一帆风顺,使沿海地区免遭台风海啸的袭击和破坏,人们幻想出各种神灵,渴望靠他们的神力消灾解难,求得渔业和农业的丰收。于是,用歌舞悦神许愿,举行盛大的民间艺术活动谢神还愿,成为沿海渔村、农村的重要宗教活动与文化生活。

过去沿海地区居民,都有所崇奉的神灵和祭神活动。信仰佛教的崇奉观音菩萨;宋、元后有妈祖(天妃)信仰;京族有信奉“镇海大王”的习俗等。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南宋以后定为供奉观音为主的禅林,传说观世音菩萨在此现身。五代后梁时,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迎观音像归国,途中在此遇风受阻,于是建“不肯去观音院”。宋、明后,中国和日本、朝鲜间商旅往来日益频繁,远航商旅多在此避风,拜观音祈佑旅途平安,使此地成为航海人求神护佑的圣地。

人海和谐的延伸——妈祖

在中国,妈祖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海神之一。中国沿海各省市以及东南亚很多国家和地区,凡是有海运的地方大多会有妈祖庙。人们在起航前大都先拜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作为人们心中的“海上女神”,妈祖是人们安定幸福的心理慰藉,她慈眉善目、气定神闲的形象世代流传。

人行善事,死后为神

根据《闽书》记载,妈祖确有其人。她姓林名默,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人,生于宋建隆元年,从小天资聪颖。她一方面精通医学,为百姓治病;一方面占卜天气,事先告诉渔夫客商能否出海。林默还有极好的水性,常常救助海上的渔民于危险之中。相传,在林默16岁那年,她的父亲和兄长出海捕捞,在家中帮母亲织布的她,忽然感觉异常困乏,就睡在了织机上。梦中,她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海浪将父、兄驾驶的船打翻,父、兄落水。林默立即跳入海中,将父亲拉起。而此时,在家的母亲见到睡梦中的林默不安,就将其叫醒。醒后的林默一惊,手中的梭子就掉在了地上,她悲痛地看着母亲说阿爸得救了、阿兄去世了。母亲起初不信,但后来看到只身一人返航的丈夫才号啕大哭。林默“游魂救父”的事迹传开之后,乡亲们都惊异于林默的法力。不幸的是,林默28岁那年冒着风险去海上救人时,溺水而亡。因为善良的林默生前常常帮助人们,死后又屡屡显灵救助遇难的渔民,人们为了纪念她,就尊称其为妈祖。善良的林默虽离开了人世,而以她为原型的妈祖形象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渔民们寄希望于妈祖,纷纷建立了妈祖庙,祈祷妈祖保佑自己和亲人出海顺利。

海神——十四娘娘

陈十四,通常被称为十四娘娘。十四娘娘的信仰习俗有很多,如送船灯、五月十四寿诞节等,最出名的莫属“夫人戏”和“夫人词”了。每年祭祀时节,人们杀鸡洒血染满祭台,演出夫人戏时,要挂上十四娘娘的像,点香烧纸表达敬意。“夫人词”得请鼓词艺人演唱,在一旁的虔诚老婆婆会双手合十,敬酒上烛。供祭仪式的供桌上会摆一盏五方灯和一盏七星灯以及秤锤来表示对陈靖姑的尊敬。宋元明清时有大量闽南人为避免倭匪迁到浙江一带,他们把对陈十四的信仰也带到洞头、玉环等地。海岛上自古以来就有海怪蛇妖传说,陈十四的到来无疑给盼望解救的人们带来希望。

渔家盛事妈祖节

在中国潮汕地区,仅南澳岛上就有18座妈祖宫,汕头市至今还保留着清朝时建立的妈祖宫。浙江东部地区的妈祖庙分布范围也十分广泛。比如,宁波的甬东天后宫,据说为中国八大天后宫之一,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用砖雕、石雕和朱金木雕像装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一个宫内有前后两个戏台供祭祀妈祖和庆典使用,这在国内外都是非常罕见的。象山最早的妈祖庙是东门岛的天后宫,它建筑雄伟,装饰精致。除此之外,在慈溪、奉化、镇海、宁海等地,均有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妈祖庙,当然,说起妈祖宫的翘首,不得不提天津的天后宫。它是天津市现存最古老的妈祖祭祀庙宇,与福建湄洲朝天阁、台湾云林县北港朝天宫并称为中国三大妈祖庙。

尽管不同地方祭祀活动各具特色,但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在三个节日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它们分别是妈祖元宵、妈祖诞辰、妈祖升天。每逢这些节日,组织好的仪仗队会抬着妈祖神像,围绕着妈祖庙宇进行游街。祭祀时,由祖庙的主持人带领大家献寿酒、寿面、寿桃,并行三跪九叩礼。渔民们杀鸡宰羊,人人送灯,庙堂里、沙滩上灯火辉煌,煞是壮观。潮汕地区,无论出海前还是安全返航后,人们都要带着祭品到妈祖宫答谢神恩。每逢妈祖“三节”,大家还会聘请乐班敲锣打鼓,顿时,海上锣鼓震天,一派热闹景象。

庙会是湄洲人非常重视的妈祖祭祀活动,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海内外信众前来参加。每年元宵节,湄洲人民会举行第一次庙会,亲朋好友纷纷聚到一起,大家抬起妈祖像巡游全岛,十分热闹;第二次庙会是在妈祖诞辰纪念日,这次庙会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妈祖祭典;第三次庙会在妈祖升天日举办,根据传统,妈祖升天日要举行秋季祭典。湄洲妈祖庙会还有众多极具地方民俗特色的民间节目,如古老的莆仙戏、木偶戏,还有歌舞表演等。

中国台湾地区的人们对妈祖的尊崇也很赤忱。随着大量的闽籍人先后迁居台湾地区,妈祖信仰也在台湾地区生根。如今,许多渔村、港口或市街都可看到妈祖庙。有趣的是,在“迎妈祖”的祭祀活动中,台湾地区的习俗比较独特。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前后,台湾地区居民会去地域层级高一级的地方迎妈祖神像,他们的这个“迎”可不同于大陆用车推或步辇抬,他们用轿子抬妈祖像。将妈祖神像请出来后,人们会沿着周围的村庄,依次进行游街。这些活动带火了台湾地区的曲艺馆和武馆,在他们的“渲染”下,台湾地区妈祖祭祀活动越来越火热。

华人去处有妈祖

妈祖信仰兴起于福建一带。唐代,运河、海路的开通使得妈祖信仰向四方扩散,流传到各地,从而促进了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以及中国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这对于发展现代旅游业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潮汕人大批移居东南亚,移民把妈祖信仰也带到了移居地,现在泰国、新加坡等地都建立了很多妈祖庙。马来西亚有35座天后宫,香火一直十分旺盛;1985年竣工的吉隆坡天后宫,富丽堂皇,气势非凡。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技术也越来越发达,华人遍布世界各地,妈祖文化也随之渐渐影响到世界每个角落。目前全世界有妈祖庙5000多座,妈祖信众有2亿多人。2006年6月,中国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建湄洲“妈祖祭典”榜上有名。2009年9月,“妈祖信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得成功,使中国首个信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世界级文化遗产。这不仅是对妈祖文化价值的肯定,也是全国乃至世界华人无比自豪的喜事!

空间上的分享——海上工厂

海上工厂是建设在海洋上的生产工厂。工厂的生产设备安装在海上建筑物中,工厂一般具有漂浮能力,可以在水上漂浮,用于开发海洋资源。海上工厂的出现是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结果,也是海洋工程发展的产物。

海上工厂有多种类型,世界各地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海上工厂。按照构造特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浮动式海上工厂;另一类是搁置式海上工厂。

浮动式海上工厂可以在海上漂浮,它可以在陆上船厂建造,建造完毕后由拖轮拖运至需要海域锚泊在那里进行定位;也可以建造栈桥,连接陆岸。现在世界各地出现的海上工厂,大部分便是这种浮动式海上工厂。巴西于1979年建成的水上纸浆厂和水上发电厂便是一种浮动式海上工厂。纸浆厂和发电厂都高达四五十米,分别建在220米长的船上,两船各自重3万多吨。这2座海上工厂由日本造船厂建造,建成后,跨越东海、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横渡大西洋,航程2.5万千米,历时3个月才到达目的地。人们把这种能漂洋过海的海上工厂称为“海运预制厂”。这种“海运预制厂”在陆地工厂建造,建成后远涉重洋,在海上安置。

搁置式海上工厂又称着底式海上工厂,可以搁置在海上,着落在海底,如海上固定采油平台及海上电站,就搁置在海底,搁置后无法再转移,直至报废。

按照用途不同,海上工厂又可分为重工业生产厂、石油开采及石油制品工厂、海洋能源工厂、海产品加工厂、海水淡化厂、海上废弃物处理厂等。

海上工厂与陆上工厂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不占陆地面积,不占用陆上耕地,可以充分利用海洋空间;工厂建造管理方便,可以异地预先建造,建成后再拖运至预定海域安装,建造费用低;可以就地加工原料,就地开发海洋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可避免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由于海上工厂具有上述优点,因而海上工厂像雨后春笋一样在世界各地出现。日本是最早发展海上工厂的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建造过矿山冶炼、海水淡化、波力发电、垃圾处理等用途的水上工厂。日本充分利用其发达的造船业,在造船工厂预制各种用途的海上工厂。

日本为什么要建造人工“小海洋”

日本科学技术厅正在日本青赤县上北郡六所村建造人工“小海洋”,以模拟海洋物质的自然循环。其正式名称为“生态圈物质实验模拟设施”。“小海洋”将由再现海洋表层的海水池和两个大圆桶组成。在设计上,将给圆桶施加压力,造成和水深100米和几百米以下深海同样的环境;然后在水池内放入小型鱼、海洋生物和浮游生物,并使这些生物群间形成物质循环。建造这样的“小海洋”在世界上是首次,其目的是调查放射性物质在海洋中如何循环以及这种循环对生物的影响。日本科学厅希望这一设施建成后,能为调查俄罗斯向日本海投放的核废弃物所产生的影响发挥作用。同时,这又将是一个新的旅游胜地。

美国在新泽西州岸外18千米的海上,建造了一个海上发电厂,发电能力达11.5万千瓦。美国夏威夷大学研制了一个海上火力发电厂,发电能力达5万千瓦。美国还计划在墨西哥湾、大西洋东北部等海域,建造几个海上石油加工厂,每个海上石油工厂面积为8平方千米。美国于1979年在夏威夷近海建成一座船型平台式海水温差发电厂,还建造了以采矿船为平台的大型海上温差发电厂,发电能力为1000千瓦。

新加坡国土面积小,特别重视海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新加坡建造的海水淡化工厂是一种多功能浮体式海水淡化工厂,与普通海水淡化工厂相比,具有经济效益高、耗能低的优点,大有发展前途。新加坡有一个农场主,利用一艘报废的远洋货船改装成一个海上浮动奶牛场,饲养奶牛600余头,奶牛的饲料是海藻。奶牛的粪便和船上垃圾用来生产沼气进行发电。

我国建设海上工厂的进程刚起步,建设在渤海的张巨河人工岛,具有勘探、开发、海上救助的功能,其直径60米,可布50多口油井,也可作为海上石油生产工厂。随着海洋开发事业的发展,海上工厂也将会在我国海洋上出现。

人海新和谐——海洋运动与旅游

水上运动要比潜水娱乐简便。但水上运动给人类带来的愉悦、畅快与潜水娱乐可以相提并论,其惊险程度也可与潜水娱乐相媲美。

帆板运动是一个新兴的水上运动项目,运动员站在一块近似船形的板上,双臂操纵通过桅杆、帆杆、万向接头同板体连在一起的一面帆,利用风帆产生的动力,使板体在水面上滑行前进。帆板运动具有帆船、冲浪、滑水运动的特点,能增强臂力、腹背力和腰腿部力量,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和灵敏性,并能锻炼意志,培养勇敢精神,是一项非常有益的体育活动。

冲浪运动起源于夏威夷岛,并很快发展到世界各地。其原理是利用海浪的升力,在浪峰上站起,顺着浪峰滑下去,然后在浪谷转体,利用惯性滑上浪腰,周而复始。

冲浪技术都有哪些

要成为出色的冲浪运动员是要经过艰苦磨炼的。冲浪技术动作繁多,仅浪上转体就有13种。比赛时,裁判根据运动员所选择的浪和动作的难易,分别按独创性、惊险性、技术动作、艺术连贯性和浪的等级许分。冲浪运动的器材极为简单,只需要一块中间填有泡沫材料的玻璃纤维制成的冲浪板即可。冲浪板要求类似船形,板底有一两个鳍状尾舵。每块冲浪板尾部都有一节绳索,这是用来系运动员的踝关节的,一旦运动员落水,可以很快把冲浪板拉回来,重新开始。

到水下观看海底奇妙的世界,是人类的一大乐事。

1988年,日本青函海底隧道的两座海底火车站于3月13日正式通车。

青函隧道全长53.86千米,整个隧道在离海面100多米的海底深处,火车仅需运行56分钟。

海底隧道建成了,人们从海底穿过,又产生了奇妙的想法:能不能一边乘车一边看海底世界?因为隧道跟在陆地上一样,对海底世界还是一无所见,人们希望乘车过隧道就像过桥一样,很清楚地看到海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