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
48179800000029

第29章 想要什么我就抢

鹏鹏妈妈最近有些苦恼,原来2岁的鹏鹏最近开始对别人的玩具特别感兴趣,看见喜欢的就上前去抢,经常和小伙伴们起冲突,搞得一些大人都不愿意让他们的孩子和鹏鹏玩了。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啊!

两三岁的孩子还没有建立起所有权的概念,他们把满足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因此,他们认为只要是自己需要的、喜欢的,就可以拿走。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本能行为,并没有什么恶意,尤其是比鹏鹏还小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更正常了。父母也不必太紧张,更不要轻易下结论,把孩子的这种行为与“小偷”“强盗”联系在一起,应该从多个方面分析一下孩子这样做的原因,而不是先想着怎么教训孩子。

不全是孩子的责任

抢小朋友的玩具,是大部分小孩子的“通病”。父母在这时候会觉得很头疼,孩子怎么就变成“小霸王”了呢?还有的小朋友是“被抢”玩具,经常哭着回家,诉说自己的委屈,让父母们束手无策。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这并不全是孩子的责任,父母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现在的家庭中,多是独生子女,孩子形成了随心所欲、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定势。父母处处让着孩子,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要求,都会尽量满足,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脱离现实社会生活的“安乐窝”。慢慢地,孩子形成了“我想要的东西就要得到”的心理,因此,在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时候,也就养成了想得到什么就抢什么的坏习惯。但是一旦碰到比自己“厉害”的小朋友,玩具被抢走,孩子便束手无策,只好忍气吞声了。

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如果孩子们学会了分享,也就不用再互相抢玩具了,这就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

教给孩子简单的交往语言。通过故事教育孩子是很好的方法,喜欢听故事是学前幼儿的共同特点。这个时期的孩子认知水平低,理解能力差,如果我们将生活中的道理放在故事情节当中讲给孩子听,那么孩子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了。比如,小兔子对小鸭子说:“你的小皮球能让我玩一下吗?”小狗对小猴子说:“咱们一起玩这个大汽车吧!”让孩子知道,想玩别人的玩具是要征求对方意见的,同时也要主动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让孩子先学会支配自己的东西,告诉孩子谦让是一种美德,会分享的孩子会更快乐,会玩到更多的玩具,让幼儿在潜意识中产生抢玩具是错误做法的印象。

父母也应该有意识地为幼儿树立榜样,教孩子与同伴交流的技巧与策略。比如,当有的孩子听到请求以后,仍然不把玩具给同伴玩,父母应去帮助孩子做进一步的商量,如“那我们一起玩吧。”“你先玩,过一会儿再给我们玩好不好?”等等。让孩子从中进行简单的模仿,逐渐变成自己交往的经验,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自然知道怎么处理了。如果小朋友坚决不同意把玩具给自己的孩子玩,那就要告诉孩子不要羡慕别人的东西,自己的好多玩具也是别人所没有的,我们不可能拥有所有的玩具,所以要懂得放弃。

被人抢:不要替孩子“扮大方”

有别的小朋友想要你家孩子的玩具,可是你的孩子就是不给,有的父母为了面子,强行把玩具从自己孩子手中抢走来满足别人的孩子,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时间长了,形成了思维定势,自己的孩子性格会变得越来越懦弱,不会和别人说“不”,渐渐形成优柔寡断、不会拒绝、不敢反抗的性格。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保护者,甚至被抢走的玩具也要帮忙要回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呵护。同时,父母要和别的孩子讲明白,想玩别人的玩具当然可以,但是要有礼貌地请求,不能硬抢。这样,不仅保护了自己的孩子,同时让两个孩子都明白,抢玩具的做法是不对的。

抢别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孩子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抢了别的孩子的玩具,该怎么办?

很多父母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大动肝火:“这孩子怎么这样?赶紧给人家还回去,真不听话!”这样做,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孩子不懂为什么不能拿自己喜欢的东西,父母自己也气得半死。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孩子把东西抢过来之后,你就马上抢回去还给人家,虽然这样会使孩子又哭又闹,但是几次之后,他也就懂得了失去的滋味,知道强行从别人手里抢东西,别人也会不开心,就不会再抢别人的玩具了。当然,如果孩子们的争抢没有严重到非干涉不可的地步,父母还是尽量不要插手,孩子在争抢中也是在学习与人相处。

另外,父母也要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别人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拿回家的,就像你自己的东西别人也不能随便拿一样。人要先尊重自己,再尊重别人,然后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当孩子接受你的阻止后,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表扬,但是也不要过于夸张,给孩子戴高帽子,因为你阻止的是孩子的不良行为,是理所当然的。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就要明确告诉孩子:“这是妈妈的书包,谁都不能随便翻动,如果你需要什么东西,必须要经过妈妈的同意才能拿,或者让妈妈给你拿。”“这个是爸爸的抽屉,没有爸爸的允许,是不能乱翻的。”“这是你的玩具,任何人想玩,必须要经过你的同意才行。”带孩子认识家里的物件时就同时告知相应的归属权益,如此养成习惯,孩子就会改掉把别人东西拿回家的毛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