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换一种方式思考人生
48178100000062

第62章 希望是人生最大的资产

希望贯穿一切,临死也不会抛弃我们。

——波普

希望是人生最大的资产,人不能没有希望,哪怕是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咬牙坚持住,相信穿越了当下的苦难就一定能看得见幸福的曙光。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这样的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看见窗外的树叶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病人身体也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有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叶,那个病人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希望是点燃生命之火的灿烂阳光,希望是我们内心最大的精神寄托。人生如果没有了希望,也就没有了奋斗、坚持和拼搏。希望之灯一旦熄灭,生活将变得一片黑暗。

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但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就像伏尔泰说的:人类最可贵的财富是希望。希望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力量,只要心存希望,生命就能生生不息。所以,请一定保护好我们心中希望的那盏灯。

希望是人生最大的资产,希望使人一步步地向成功迈进,无论过程多么艰辛。霍金说过“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这句话表达出霍金的心声,他用行动证明了一切。毕竟,有希望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霍金从他患病开始就保持着强烈的希望,并在希望的指引下一步步迈向成功。

亚历山大大帝给希腊世界和东方的世界带来了文化的融合,开辟了一直影响到现在的丝绸之路的丰饶世界。据说他投入了全部的青春活力出发远征波斯之际,曾将他所有的财产分给了臣下。为了登上征伐波斯的漫长征途,他必须买进种种军需品和粮食等物,为此他需要巨额的资金。但他把从珍爱的财宝到他领有的土地,几乎全部都给臣下分配光了。

群臣之一的庇尔狄迦斯,深以为怪,便问亚历山大大帝:“陛下带什么启程呢?”

对此,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只有一个财宝,那就是‘希望’。”

在人生的旅途中,最重要的既不是财富,也不是地位,而是在自己胸中像火焰一般熊熊燃起的一念,即“希望”。因为那种毫不计较得失、为了巨大希望而活下去的人,肯定会生出勇气,不以困难为事,肯定会激发出巨大的激情,开始闪烁出洞察现实的睿智之光。只有睿智之光与时俱增、终生怀有希望的人,才是具有最高信念的人,才会成为人生的胜利者。

生活中需要希望,没有希望,生活将无法继续;学习中需要希望,没有希望,学习将毫无乐趣;成功需要希望,没有希望,我们面临的只有失败与挫折;人生需要希望,没有希望,生命将如一口枯井,了无生趣,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

从前,有一老一少两个相依为命的瞎子,每日靠弹琴卖艺维持生活。一天,老瞎子支撑不住病倒了。他自知不久将离开人世,便把小瞎子叫到床头,紧紧拉着小瞎子的手,吃力地说:“孩子,我这里有个秘方,这个秘方可以使你重见光明。我把它藏在琴里面了,你必须在弹断 1000 根琴弦的时候才能把它取出来,否则,你是不会重见光明的。”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小瞎子将师父的遗嘱铭记在心,不停地弹啊弹,将一根根弹断的琴弦收藏着。当他弹断 1000 根琴弦的时候,当年那个弱不禁风的少年已到垂暮之年,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双手颤抖着,慢慢地打开琴盒,取出秘方。

然而,别人告诉他,那是一张白纸,上面什么都没有。

听到这个消息,老人反而笑了。

拿着一张什么都没有的白纸,他为什么笑了?原来,他突然明白了师父的用心。虽然是一张白纸,但是他从小到老弹断 1000 根琴弦后,却悟到了这无字秘方的真谛——在希望中活着,才会看到光明。

希望就像茫茫大海上远处的一座灯塔,一盏黑暗中指引我们前行的灯,一盏困境中引领我们通往光明的灯。它赐予我们前进的力量,帮助我们坚持到底,迎来曙光。

拥有希望的人生是精彩的,拥有希望的人相信明天会更加精彩。希望总是好的,它能让人看到光明的未来,拥有不断进取的动力。生活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何必整日愁眉苦脸地生活,何不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努力拼搏。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把问题复杂化了。只要相信未来,即使再困苦的日子也会挺过去,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

1969 年,美国作家约翰·肯尼迪·图尔终于完成了长篇小说《傻子们的同盟》。尽管他对自己的这部作品非常满意,但命运却无情地嘲弄了他。他带着自己的作品四处奔波,结果却遭到许多出版商的拒绝。

1970 年,精疲力尽的图尔失望至极,实在无法忍受不能出版的打击,最终饮弹自尽,结束了年仅 32 岁的生命。

他在临死之前留下了悲观厌世的遗言:“我不仅对自己的作品绝望了,而且对整个社会也绝望了,像我这样绝望的人,也许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那就是尽快死去,以摆脱这绝望的厄运。”

图尔放弃了希望,于是选择了极端的方式……失去希望的人是痛苦的,他们的人生从此毫无意义。然而,更多的人心中抱持着坚定的信念,他们充满希望,因为他们深知希望是人生最大的资产。

图尔的母亲当时已经是 79 岁的老人,她手捧着独生子的遗书,泪流满面,昏倒在地,倒地的一瞬间,她的眼前出现了儿子费劲心力创作的那部小说,她的心里猛然获得了一种力量,她终于顽强地站立起来了。

老人忍着失去儿子的巨大悲伤,叩开了一家又一家出版商的大门,尽管老人也同儿子一样,遭到了一家又一家出版商的拒绝,但她始终坚信:儿子在写作方面是个天才,儿子的作品是伟大的,虽然儿子以一个失败者的姿态告别了这个世界,但是老人丝毫没有放弃出版《傻子的同盟》的希望。

老人坚持不懈地继续与出版商联系,用自己笨拙的语言一次又一次地试图说服出版商,她告诉那些出版商,这部作品总有一天会成为人们关注的伟大作品,如果不能出版这部作品,那不止是她和儿子的个人损失,而是整个出版界和整个社会的重大损失,后来发生的事情,都被这位执著的母亲言中了。

在图尔去世 10 周年之际,在经历了 18 家出版商的断然拒绝之后,《傻子的同盟》这部作品引起了当时的著名小说家沃西·珀西的关注,并将其推荐给路易斯安娜出版社。

路易斯安娜出版社的主编亲自审阅了这部作品,他被小说独特的构思和滑稽的语言所倾倒,当即决定:以最快的速度出版该作。

1980 年,《傻子的同盟》终于得以出版问世,并很快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轰动。

1981 年,美国普利策艺术奖的评选委员会经过几番讨论,“铁板鱿鱼才子”终于选出了最后的获奖作品,其中长篇小说《傻子的同盟》的作者约翰·肯尼迪·图尔成为普利策小说奖的获得者,遗憾的是,他本人已经无法亲自享受如此殊荣,甚至在临死之际连想都不敢想,自己的作品竟然能够获得大奖。

记者采访约翰 89 岁的老母亲的时候,她说了一句发人深思的话: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过程使我认识到——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人生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多么糟糕的事情都会过去的,只要努力拼搏,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明天。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可贵的是遇到挫折后不放弃自己的未来。相信未来,它是一种信念,是你的精神力量,相信自己,因为你是最好的,相信未来,成功一定在前方等着你。

1927 年,美国阿肯色州的密西西比河大堤被水冲垮,一个 9 岁的黑人小男孩的家被水冲毁,在洪水即将吞噬他的一刹那,母亲用力把他拉上了堤坡。

1932 年,男孩 8 年级毕业了,因为阿肯色的中学不招收黑人,他只能到芝加哥读中学,可家里没有那么多钱。那时,母亲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让男孩复读一年。但为此她必须替整整 50 名工人洗衣、熨衣和做饭,才可为孩子攒够上学的钱。

1933 年夏天,家里凑足了那笔血汗钱,母亲带着男孩踏上火车,奔向陌生的芝加哥。在芝加哥,母亲靠当佣人谋生。男孩以优异的成绩中学毕业,后来又顺利地读完大学。1942 年,他开始创办一份杂志,但最后一道障碍,是缺少 500 美元的邮费,不能给订户发函。一家信贷公司愿借贷,但有个条件,得有一笔财产作抵押。母亲曾分期付款好长时间买了一批新家具,这是她一生最心爱的东西。但她最后还是同意将家具作了抵押。

1943 年,那份杂志获得巨大成功。男孩终于能做自己梦想多年的事了:将母亲列入他的工资花名册,并告诉她算是退休工人,再不用工作了。那天,母亲哭了,那个男孩也哭了。

后来在一段反常的日子里,男孩经营的一切仿佛都陷入谷底,面对巨大的困难和障碍,男孩已无力回天。他心情忧郁地告诉母亲:“妈妈,看来这次我真要挫败了。”

“儿子,”她说,“你努力试过了吗?”

“试过。”

“非常努力吗?”

“是的。”

“很好。”母亲果断地结束了谈话,“无论何时,只要你努力尝试,就不会失败。”

果然,男孩渡过了难关,攀上了事业新的巅峰。这个男孩就是驰名世界的美国《黑人文摘》杂志创始人、约翰森出版公司总裁、拥有三家无线电台的约翰· H·约翰森。

希望是人生最大的资产,永远不要放弃希望,因为它是生命的全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