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换一种方式思考人生
48178100000052

第52章 不完美也是一种幸福

最完美的产品在广告里,最完美的人在悼词里,最完美的爱情在小说里,最完美的婚姻在梦境里。

——佚名

不完美也是一种幸福。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都在尽自己所能去追求完美,他们过着优裕的生活,房子、车子、漂亮的老婆……但是却很少有人觉得自己幸福。其实,幸福是一种心境,因人而异,随时间环境而变化。今天你是个不起眼的小职员,你有对幸福的标准,也许只是个“老婆孩子热炕头”,明天如果你成为全国皆知的大名人,幸福在你的位置上一定会不一样了。幸福或不幸福是在人的心,不在外在的物质表现,即使是百万富翁一样会感到失落。无聊和孤独是心最痛苦的感受,因为心没有归宿,没有能扎根的沃土,才会迷失,意志才会被摧毁,人也就会感到不幸福。

不完美也是一种幸福,当你拥有了想要的一切,会不会觉得生命中少了一些什么呢?岁月就像一条大河,人们历经风雨的心在岁月的磨炼中寻找着对幸福的领悟。

在人生的长河里,我们每个人都活得很辛苦,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或者曾经有过这样或者那样的失意。生活本身就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我们要平和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要善意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要永远保持一种真诚、宽容、健康的心态,用心去感受生活对我们的恩赐。我们不要过度强调完美,那样会使我们一味地生活在痛苦之中。

从前,在迪河河畔住着一个磨坊主杰克,他是英格兰最快活的人。杰克从早到晚总是忙忙碌碌,同时像云雀一样快活地唱歌。杰克是那样的乐观,以致其他人都跟着乐观起来了。这一带的人都喜欢谈论杰克愉快的生活方式。终于,国王听说了杰克,于是说:“我要去找这个奇怪的磨坊主谈谈。”

他一迈进磨坊,就听到磨坊主杰克在唱:“我不羡慕任何人,不羡慕,因为我要多快活就有多快活。”

“我的朋友。”国王说,“我羡慕你,只要能让我像你那样无忧无虑,我愿意和你换个位置。”

杰克笑了笑,给国王鞠了一个躬,说“我肯定不和您调换位置,国王陛下。”

“那么,告诉我。”国王说,“是什么使你在这个满是灰尘的磨坊里如此高兴、快活呢?而我,身为国王,却每天烦闷苦恼?”

杰克笑了笑,又说道:“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忧郁,但是我能简单地告诉你,我为什么高兴。我自食其力,我爱我的妻子和孩子,我爱我的朋友们。他们也同样爱我。这里有这条迪河,每天它使我的磨坊运转,磨坊把谷物磨成面,养育我的妻子、孩子和我。”

“不要再说了。”国王说,“我羡慕你,你这顶落满灰尘的帽子比我这顶金冠更值钱。你的磨坊给你带来的,要比我的王国带给我的还要多。如果有更多的人像你这样,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美好啊!”

幸福与否,与世俗和物质的一切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必刻意地追求完美。如果在意太多,你的生活肯定乌烟瘴气。试想,我们每天除了要活,要吃,要穿之外,还要去挣钱,养活自己的家人。我们要等着评职称、晋级、涨工资;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琐事,还要应对病痛折磨等等不测。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得太高,处处都要讲究完美,那样我们的生活会很累,那样我们的日子就会忧伤,生活就会没有亮点,一切就会索然无味。

乙武洋匡 1976 年出生在日本东京,虽然出生时先天性四肢残缺,但他是个自强不息、快乐洒脱、心灵无障碍的年轻人。虽然先天性重度残疾,但他可以与正常人一样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跑步、游泳、爬山、打球,还积极参加各种学生社团活动、演讲比赛、研讨会、拍电影以及与同学远赴美国旅游,受聘主持东京电视台《新闻的森林》栏目的主持人。他做过公务员工作、小学老师、还是一名作家,他写的《五体不满足》感动了许多人。当然,他还娶妻生子,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

乙武洋匡最伟大的之处还在于他对自身身体的认识以及他快乐的人生。乙武洋匡从来没有把自己四肢残缺看成一个残疾,只是看成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他很好地接受自己不完美的身体,因此也就不存在自卑。他说过这么一句话:“既然有残障者做不到的事,应該也有只有残障者才做得到的事。上天是为了叫我达成这个使命,才赐给我这样的身体。”正是带着这样坦然的心态接纳自己的身体,乙武洋匡才充满了自信,才可以以一颗激情迎接人生路上的种种挑战与考验,最终成就了非凡的人生,让自己的生命熠熠发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是残疾人,但是我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

乙武洋匡是不完美的,天生残疾,但是他又是幸福的,他的人生充满意义,每一天都很快乐。

一个身材矮小或者过于肥胖的人,可能不能成为模特和仪仗队员,可是世界上对身材没有苛刻要求的工作很多。一个人只要有了积极心态,将自己的某种缺陷转化为自强不息的推动力量,那么你的缺陷不但不会成为你的障碍,反而会成为你的福音。因为它会促使你更加专心于自己选择的发展方向,往往能促使你获得超出常人的发展,最终成为超越缺陷的卓越人士。这方面的著名事例数不胜数,如身短耳聋的贝多芬、下肢瘫痪的罗斯福、少年坎坷艰辛的霍英东,这些人要么自身有缺陷,要么家庭有缺陷,但他们都成了卓越人士,都从某个方面改变了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许多人一味地过分追求完美无缺,他们对自己、对周围的人和事的要求都十分苛求,如果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他们自己往往会陷入痛苦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一个渔夫从海里捕到一颗大珍珠,他非常高兴。可是回到家里一看,发现珍珠上有一个小黑点,这样渔夫觉得很不舒服。他想,如能把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得完美无缺,成为无价之宝。渔夫便开始去掉黑点,可剥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剥一层,黑点还在,剥到最后,黑点没了,珍珠也不复存在。

因此,我们对生活不要太追求完美,而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学会感恩。

有一天,俄国作家索洛古勒对列夫·托尔斯泰说:“您真幸福,您所爱的一切您都有了。”托尔斯泰说:“不,我并不具有我所爱的一切,只是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所爱的。”

印度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说佛祖为了消除人们的疾苦,就从人间中间选了 100 个自以为最痛苦的人,让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分别写在纸上。写完后,佛祖说:“现在,请你们把手中的纸条相互交换一下。”结果,这 100 个人交换看了别人的纸条之后,个个都非常震惊,过去,总以为自己是最“不幸”的人,到现在才知道很多人比自己更加痛苦,那么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如此消沉?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内心充满阳光,一心一意地享受世界的精彩,那每天都是幸福的日子了。

不完美也是一种幸福,很多人以追求完美作为人生永恒的目标,他们为追求完美而放弃了很多不应该放弃的东西,浪费了很多不应该浪费的时间,但到头来还是不完美。

实际上生活在世上的人们,除了精神病患者和刚刚从痛苦中挣扎出来的人,现实生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完美的,完美只是一种追求。因其存在不完美,人们才有动力,才能促使人们思变;因为不完美,你才会有改变、创造和进步的冲动,才能体味到改变和创造给你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现实之所以不完美,是由于人们的欲望没有尽头、永无止境,人与人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每个人的需求又千差万别,并且谁也没有权利和能力要求别人、乃至社会按照自己的预定目标走。人生一味地要求完美,必然造成对自己苛求,对他人不宽容。自古至今,追求完美的人不计其数,但上下几千年没有一个最终成为完美的圣人。

世间没有任何事情是十全十美的,完美无缺只是一种追求,真正的完美是相对的也是短暂的,它不可能是长久存在,就像一个企业,创业时大家齐心合力努力奋斗,使企业一天天发展,真正到了完美的顶峰,任何一个企业家绝不可能使企业始终保持在这个完美的顶峰,到达顶峰就意味着该走下坡路了,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家庭也是一样,不完美时夫妻团结努力创业,追求完美,一旦基本完美,就会出现挥霍享乐,不思进取,有的家庭就该出现破裂,不是离婚就是家庭出现败家子,最后又回到当初的一穷二白,又从新开始奋斗。

所以说,不完美也是一种幸福。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努力奋斗,寻找生命的意义;接受不完美的生活,从中体会真正的幸福。

得与失互为因果,有失必有得,有得必失。失与得是事物存在的两个状态。人生由一连串的失与得编织而成,有得有失,有失有得。因此,只有看淡得失,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从而学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