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当妈千万别唠叨
48177700000018

第18章 孩子思考时别说答案

给孩子探索和思考的机会,就是给孩子发展自我的机会。千万不要在孩子思考时提前给孩子具体的答案,以免孩子产生思维惰性。

孩子的好奇心是学习的动力,当一个新生婴儿来到世界上时,他对所有的事情都感到好奇,这时候他的求知欲非常旺盛。我们要顺应孩子的发展需求,给予孩子探索和思考的机会。

桐桐小时候,我带着桐桐到一个朋友的家里去做客。

朋友家的小院不大,但是繁花似锦、蝶舞纷飞,很是漂亮。桐桐一进小院,就被几只蓝色翅膀的蝴蝶给吸引住了,连招呼都没打,就去追蝴蝶玩了。

朋友笑着说:“我家呀,太适合小孩子玩了。你看跑跑跳跳、赏花捉虫都有地方。我就讨厌城市里的格子间,那么大一点地方,把孩子困在那,多不好。”

我连连称是。

这时候,桐桐追丢了蝴蝶,有点沮丧,就过来和我们说话。她问我:“爸爸,它为什么叫蝴蝶啊?”

“哎呀,这个呀,你爸爸肯定不知道。叔叔是学生物学的,我知道,我告诉你吧。”朋友抢着说。

说实话,我当时还真不知道这个问题,被朋友说了个正着,就没有吭声。

朋友说:“本草纲目》中这样说:‘蝶美于须,蛾美于眉,故又名蝴蝶;俗谓须为胡也。’啥意思呢?就是说,因为蝴蝶都有胡须,所以,才叫蝴蝶。”

桐桐歪着脑袋在消化朋友的话。朋友又要解释,我拦住朋友,对桐桐说:“你可以再去观察一下,然后想想,蝴蝶为什么叫蝴蝶。”

桐桐就又跑到花丛边,站在那里看了很久。

我和朋友正聊得热火朝天时,桐桐忽然兴奋地跑过来,说:“叔叔,我明白你刚才话的意思了。我发现,每一只蝴蝶,前面都有两个须子,胡须,所以叫蝴蝶。”

“太聪明了,我们的桐桐真是太聪明了!我也有问题要问,蝴蝶是什么变的?”

“这个我知道。我爸爸带我看过,是一只大黑毛毛虫变的。不过我想,蝴蝶不同,肯定变它的虫子就不一样,就像人的父母不同,孩子的性格就不同一样。”

“行啊,老成。看来你还真是用事实来教育啊!不错,不错。”朋友开始夸我。

如果父母不在第一时间给出孩子答案时,孩子就会自己发动大脑去思考。当他得出答案时,他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有助于孩子不断进行思考。

嘎嘎三岁了,还不怎么会说话。这可急坏了她的父母,他们到处请语言老师来教孩子学习说话。老师请了不下十位,嘎嘎说话的能力还是不见提高。

我和嘎嘎的爸爸是老乡。有一天,他就打电话问我,请我给他推荐一位语言老师。

我不知道嘎嘎到底是什么情况,因为我这位老乡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企业家,家里住的是别墅,开的是宝马,工作非常繁忙,所以平日联系不是很多。

我想了想,说:“我倒是认识一些语言老师,不过我不知道你家嘎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我能不能先看看孩子再说。”

嘎嘎爸爸马上把我请到家里,盛宴款待。早就知道他家富丽堂皇,可一进到他家,还是惊住了。不说别的,就孩子的保姆,都有两个。

我逗嘎嘎说话时,问他多大了,属什么,叫什么名字啊。嘎嘎很感兴趣地看着我,嗯嗯啊啊地要说话。可是每次,还没等嘎嘎说话,旁边的保姆就替他作答了。

吃饭的时候,嘎嘎指着我,他还没说话,就听嘎嘎妈妈说了:“哦,这是要和叔叔坐一块。来,把嘎嘎的椅子抬到叔叔旁边。我们这个嘎嘎啊,可喜欢和人交往了。”

一般说来,三岁的孩子,吃饭的时间会很长,因为他会要这要那,再捣一会乱。可是席间,嘎嘎却一声不吭,他也有想法,不过,他只要一抬眉毛或者一伸手,身边的人就知道他要干什么,并提供帮助。

我告诉嘎嘎的爸爸,如果再继续对孩子这么无微不至地照顾,嘎嘎不但永远学不会说话,甚至可能会成为一个废人。

孩子学习语言,记忆语言,思索哪种意思用在哪个环境中,需要一定的思考和练习。如果孩子刚一张嘴,父母就把答案都说了,那么孩子永远也学不会说话。

春生和春丽是兄妹俩,两人都是硕士生,也都是工程师。春生的生活,潇洒自如,而春丽,却是一团乱麻。原因是春丽有一个特别淘气的儿子,让她天天提心吊胆。其实,春生也有一个儿子,和春丽的儿子一样淘气。两个人要是凑到一块,用不了两分钟,都能翻了天。

春丽经常问哥哥:“你家儿子也是那么能作,你为什么就不担心呢?我从来没有看你为你儿子发过愁。”

春生说:“这有什么可愁的,我看到我儿子这么能作,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对了,我发现一个问题,你对儿子说什么,他都特别相信你,是不?那为什么我对儿子说什么,他都不信呢?”

“你天天唠叨,孩子还没有开始做事,你就告诉他,这个事是这样做好,那样做不好。但是我呢,我有时候会和孩子一起做事,他让我干啥,我就干啥,我从来不告诉他会怎样,我只让他自己看结果。出结果之后,他要是有疑问,我也不给他解答,我只是启发。”

孩子作,是在探索。如果父母在孩子探索之前就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那么不但会毁掉孩子的思考力,还会让孩子对父母的所有话都产生逆反感和不信任感。这会使孩子的思维产生混乱,无法抓住真正的重点。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内在需要,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我们就应该让这个问题直接展现在孩子面前。当孩子经常被一些问题包围,自然就形成一种自我解决问题的惯性,并随着不断尝试解决问题而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之,如果父母总是唠叨,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那么孩子就会产生思维惰性,就连最简单的问题也可能解决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