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富过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
48171800000008

第8章 迅速成长——美孚石油公司的扩张

经过多年的打拼,美孚石油公司(标准石油公司后改名为美孚石油公司)已经成为石油行业的佼佼者——不仅他的名字在美国家喻户晓,而且所有人都知道创始人老洛克菲勒的大名。然而,约翰·阅·洛克菲勒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他又带领着美孚石油公司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在抢夺南方市场的一系列战役中,美孚石油公司击败了许多强大的对手。虽然他因此壮大了自己的实力,但也结下了不少的仇家。

乔治·瑞斯原本是俄亥俄州的一个炼油商,在南方从事了很多年的炼油生意。当美孚石油公司的那一伙人把市场扩大到南方的时候,乔治·瑞斯已经得到了消息——美孚石油公司想赶走他。而乔治·瑞斯心里十分清楚,在强大的美孚石油公司面前自己取胜的希望微乎其微,但是他却并不想坐以待毙。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坚决反击。为了不让美孚石油公司疯狂的扩张计划得逞,可以说乔治·瑞斯用尽了浑身解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降低石油的价格。在乔治·瑞斯看来,降低价格是商战中屡试不爽的绝招。然而,乔治·瑞斯这次却失策了——尽管他的油价比美孚石油公司要低了很多,但是那些货商却依旧购买美孚石油公司的产品。因为美孚石油公司花了员园园园园美金要求货商与乔治·瑞斯切断联系。而货商们畏惧他们的实力,只好答应不再与乔治·瑞斯往来。

没有了货商们的订单,乔治·瑞斯的炼油厂立刻就陷入了经营困境之中。于是,为了摆脱美孚石油公司的控制,乔治·瑞斯只得去别的州寻找买家。最终,路易斯安那州的批发商威尔克森同意购买乔治·瑞斯的石油,双方约定通过铁路将石油从俄亥俄州运到威尔克森那里。美孚石油公司的切斯和克拉力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写了一封信给当地的铁路货运代理商,向他们举报威尔克森在运输石油的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希望他们对其予以处罚。经过这个教训后,威尔克森知道了美孚石油公司的厉害,就毅然断绝了和乔治·瑞斯生意上的往来。失去了货商们的订单,乔治·瑞斯的炼油厂最终破产,因而美孚石油公司达到了他们的目的,成功地吞并了这家炼油厂。

在美孚石油公司不断扩张的步伐中,像乔治·瑞斯这样的牺牲者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他们都被约翰·阅·洛克菲勒击败,失去了自己赖以为生的炼油厂,甚至有人还因此成为流落街头的乞丐。由于美孚石油公司吞并了这些人的炼油厂,进而让自己的实力不断壮大,所以其在美国的石油界中拥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

不可否认,约翰·阅·洛克菲勒的确是一个优秀的石油投资者,但他却不是一个很好的石油革新者——由于约翰·阅·洛克菲勒把卡耐基“开拓创新赚不到钱”的理论当作了自己的金科玉律,所以他认为在石油这个行业中不创新就可以赚到大钱。

员愿苑怨年,塔德沃特公司打算修建一根从产油区直通大海的输油管,试图打破美孚石油公司对于石油铁路运输的控制。这根输油管长达员员园公里,这在当时来说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堪与布鲁克林大桥这样的工程相媲美。尽管约翰·阅·洛克菲勒叫他的助手收购了这条路的使用权,并且威胁施工人员,为这项工程设置了诸多的障碍,但是最终塔德沃特公司还是建成了输油管。然而,就在塔德沃特公司庆祝自己胜利的时候,约翰·阅·洛克菲勒却偷偷贿赂了这个公司的部分股东,利用股东之间的矛盾搞垮了这家公司,并且最终收购了塔德沃特公司。在这次商业竞争中,约翰·阅·洛克菲勒不仅利用计谋粉碎了“敌人”的计划,稳固了自己在石油界的地位,同时还获得了对手的工程技术。不久之后,美孚石油公司便仿照塔德沃特公司的工程技术,为自己建造了一套输油管道体系。

但是,约翰·阅·洛克菲勒却没有为美孚石油公司带来过太多的技术革新。因为他没有把太多的力量投入到开拓创新之中。相反的,他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用来关注企业权力的组织和分布。约翰·阅·洛克菲勒的过人之处就是善于把握住有利的时机,对整个体制的关键处加以影响,并且进行适当的联合,通过并购中小企业的方式让美孚石油公司不断地发展与壮大。可以说,约翰·阅·洛克菲勒的成功与石油技术的发展没有多大关系——当别人都在寻求那些开采石油或者运输石油的新方法时,他却在想方设法地寻找其他途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约翰·阅·洛克菲勒精于权术斗争,他不必自己去花费精力研发石油的新技术,只需要耍一点手腕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得别人的劳动果实。其实,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他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美孚石油公司的发展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在俄亥俄州的扩张过程中就遇到过一些麻烦。按照当时美国法律的规定,美孚石油公司没有在俄亥俄州以外的地方建立机构和生产石油产品的权力,这使得他们不能继续扩大国内的市场,因而公司的发展因此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约翰·阅·洛克菲勒特意找来了著名律师塞缪尔·栽·多德,希望他能帮助美孚石油公司摆脱这个困境。多德是当时美国国内最有天赋的一名律师,同时他也是首批致力于为公司服务的律师之一。

多德曾经是老洛克菲勒的一个劲敌,被美孚石油公司列入了黑名单中。员愿苑圆年,美孚石油公司开始实行南方拓展计划,企图吞并那里的中小炼油商,借此壮大自己的实力。然而,当地的炼油商们却不肯束手就擒,他们把美孚石油公司告上了法庭,还特意请来多德做他们的律师。在法庭上,多德与约翰·阅·洛克菲勒针锋相对,用宾夕法尼亚州法律中的条款狠狠地谴责了美孚石油公司的非法行为,为他们制造了很多的麻烦。尽管美孚石油公司最终打赢了这场官司,但能言善辩的多德却给约翰·阅·洛克菲勒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出于更长远利益的考虑,约翰·阅·洛克菲勒并没有因为这段历史而对多德怀恨在心。因此,当美孚石油公司在俄亥俄州的扩张遇到麻烦的时候,约翰·阅·洛克菲勒又想起了这个才华横溢的律师。面对美孚石油公司高额报酬的诱惑,多德最终选择了为约翰·阅·洛克菲勒服务——尽管有很多人谴责他摇摆不定的立场。

员愿愿圆年,在多德的帮助下约翰·阅·洛克菲勒签订了一份信托协定,这份协定把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下的股票分到了怨个信托人的手里。这怨个人被称为“托管委员会”,其中包括了约翰·阅·洛克菲勒、弗拉格勒、约翰·亚吉波多和威廉·洛克菲勒。同时,美孚石油公司的股东们也得到了大量的钞票作为信托保障,信托人有权处理参与信托的公司,也有权处理那些新成立的公司——如新泽西美孚和纽约美孚。约翰·阅·洛克菲勒把信托机构形容成是“为拯救陷于困境的对手,从而仁慈地吞并他们而建立起来的慈善机制”。事实上,他成立“信托机构”的主要目的是为美孚石油公司实现垄断提供便利。纽约参议员委员会的一位成员曾经如此形容约翰·阅·洛克菲勒建立起来的信托机构:这个机构是像疾病一样在国家商业体制中蔓延的体制。

美孚石油公司借助于信托机构再次开始了疯狂的扩张——他们的触角逐渐伸向了俄亥俄州以外的其他各州。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美孚石油公司的信托机构已经囊括了源园多家公司,其中大部分公司被完全控制。约翰·阅·洛克菲勒建立起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合法机构,这使得他能够在民众的监督下继续带领美孚石油公司不断地进行扩张,而人们却对此束手无策。正如一位政府的分析员所说的那样:“人们只能从结果中推断出洛克菲勒垄断组织的存在,但却永远无法证明这一点。”

在约翰·阅·洛克菲勒的带领下,美孚石油公司迅速地实现了扩张,成为美国国内举足轻重的石油企业。从约翰·阅·洛克菲勒的成功经历之中我们能够得到一些启示:只有那些永远具有进取精神的人才能取得不断的成功。如果当初约翰·阅·洛克菲勒在取得了一些成功之后就放弃努力,那么他就不会有今天的辉煌。正是因为约翰·阅·洛克菲勒自始至终的努力,他才能够带领美孚石油公司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并最终成为影响美国石油界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