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富过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
48171800000042

第42章 引领家族第三代传人的独立斗争

对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继承者们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可以说是将他们从家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并得以掌握和修正自己人生道路的重要契机———洛克菲勒三世第一次摆脱了父亲小洛克菲勒的控制,劳伦斯在金融与新科技领域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大卫则在大通银行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而最被看好的家业继承人———纳尔逊,却踏上了通向华盛顿白宫总统宝座的漫漫征途。

珍珠港事件的爆发不仅使得美国被直接卷入了二战的漩涡,而且还让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的缘位继承人离开洛克菲勒公司长达远年之久。在这远年里,除纳尔逊之外的其他源个兄弟都加入了军队,尽管只有温斯洛普是唯一直接参与了战争的人。虽然纳尔逊并没有经历过军旅生涯,但是他却成为众多兄弟中最接近战争的人———从政治角度切入的深度来看。

在团结和睦的表象之下,年轻的洛克菲勒兄弟之间依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以及同样强烈的从父权之下得以解放的渴望。每当他们联合起来与父亲进行抗争时,兄弟们就会围绕着纳尔逊这个核心。在华盛顿闯荡多年、呼风唤雨的纳尔逊对回到洛克菲勒家族后所面临的严格约束和种种限制表现出了极为强烈的对抗情绪。

即使在远离华盛顿的纽约,纳尔逊依然保留着他的政治野心。他曾向联合国组织提议将纽约作为永久性总部所在地,还心血来潮地打算“贡献出”洛克菲勒中心作为联合国日常会议办公地点。当纳尔逊的照片连同这则新闻一同刊登在报纸上时,他的父亲小洛克菲勒大为恼火———他非常不愿意中止与洛克菲勒中心的租用者之间尚未到期的租赁协议。在小洛克菲勒的坚决反对下,纳尔逊不得不尴尬地向联合国代表团收回了自己的“提议”。

就在联合国代表团最后决议下达的前两天,纳尔逊得知东河区附近有一块新开发的面积为员苑英亩的土地正在拍卖中,于是他瞬间意识到如果将这一区域成功收购的话,那么洛克菲勒中心就将拥有该地区远园豫的土地,不仅会大大提升该区的商业价值,而且还能给竞争对手以致命的打击。因此,他立即致电给父亲小洛克菲勒,请求他为这一计划提供全部的款项。

不久,联合国代表团正式决定征用东河区的土地作为永久性总部的建筑地点。而小洛克菲勒和纳尔逊则顺理成章地与联合国代表团签订了协议书。尽管小洛克菲勒为儿子纳尔逊所做的一切深感宽慰,并提出帮他修建一个中心剧院以示褒奖,可纳尔逊仍然急切地渴望着掌控整个家族的权力中心。在他看来,只有家族权力的象征完全过渡到以他为首的第三代继承者手中之后,自己和兄弟们才能真正得到世人的理解。纳尔逊深知这场斗争并非一个短暂的过程,而且还会伴随着亲族之间的伤害和痛苦,但是他和他的兄弟们却别无选择。“洛克菲勒家族正在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不仅是对家族团结的真正考验,而且还意味着洛克菲勒家族将在以后的日子里对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纳尔逊一样,他的几个兄弟都有不同程度的“必须走出父亲阴影”的想法,而这也是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继承者之间的共识。

然而,面对孩子们的抗争思想,尤其是纳尔逊表现出的过分早熟和对家族事务的过分干预,小洛克菲勒有着极其复杂的感情。回想起自己年轻时在父亲老洛克菲勒的办公室默默无闻的工作经历,小洛克菲勒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理解自己的孩子们现在的感受,因而当纳尔逊代表缘位兄弟真的向他提出财产分割的问题时,小洛克菲勒既感到恐惧,又感到欣慰———他不得不承认圆缘岁的纳尔逊比同一年龄时期的自己具有更强的能力和更出众的才华。而且,他也知道纳尔逊即将给他的办公室带来一股全新的力量———不是通过固定流程,而是依靠变通的战术来化解矛盾的力量。

战争结束后,纳尔逊又开始关注起家族事务来,而他的生活重心也从华盛顿移回了纽约。在小洛克菲勒时代,家族的办公室被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由一个权威专家担任最高决策人———负责慈善事业的亚瑟·柏卡德,掌管商业投资的伯特伦·卡特勒,以及处理法律问题的汤姆·德比沃以斯。伴随着利益冲突与思想碰撞,两代人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纳尔逊与他的兄弟们和这些父亲一辈的高层管理人之间展开了权力的争夺。双方之间的冲突一直以来都是潜藏着的,直到员怨源苑年纳尔逊提出启用约翰·洛克伍德代替德比沃以斯作为家族的正式法律顾问,矛盾才公开化。而纳尔逊凭借自己在华盛顿打拼多年的经验,轻而易举地就高雅地结束了这场斗争。小洛克菲勒的得力助手们全都被从最关键的职位上撤换了下来———他完全被自己的儿子们孤立了。

在纳尔逊换掉了德比沃以斯之后,小洛克菲勒权力体系下的其他人纷纷将忠诚转移到他的儿子这一方,默默地接受了这种形势的变化。当然,纳尔逊也为他们安排了合适的职位和薪金让他们能够继续工作,直到退休,并且在技术上依然作为他的父亲小洛克菲勒的合作伙伴。不过,纳尔逊和他的兄弟们也开始筹建他们自己的办公室,并且都聘请了自己的得力帮手。在这个门牌上写着“洛克菲勒先生们的办公室”的房间里,洛克菲勒家的兄弟们被职员们称为“约翰先生”、“纳尔逊先生”以及“劳伦斯先生”等等。

办公室的改组完成之后,纳尔逊的目光又瞄准了洛克菲勒中心大厦。在长时间的多次谈判之后,纳尔逊终于说服父亲将洛克菲勒中心的股份转让给他和他的兄弟们。数十年前,洛克菲勒中心建成的时候仅仅只是一个数百万美元的赌注,然而现在已经成为纽约最有价值的房地产。随着二战后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洛克菲勒中心的地位直逼曼哈顿中心正在修建中的联合国常驻委员会会馆。纳尔逊清楚地看到,洛克菲勒中心将是家族中的第三代继承人最重要的资产。于是,他竭尽全力说服小洛克菲勒将其卖给了洛克菲勒兄弟们创建的托拉斯组织。

比起洛克菲勒中心,小洛克菲勒对波坎蒂科的“固守”可以说让纳尔逊费尽了周章。尽管缘个孩子都已成家,并且购置了自己的房产,甚至还诞生了家族的第四代继承人,但是他们仍然被父亲盼望着能够回到波坎蒂科定居。不过,在纳尔逊和他的兄弟们将父亲所掌管的领域一一瓜分之后,顽强的老人撤回了他仅有的城堡———波坎蒂科庄园。尽管纳尔逊费尽心思试图将波坎蒂科纳入洛克菲勒家族的地产,但小洛克菲勒却丝毫不肯退让。这场争斗一直在洛克菲勒家族中持续着,直到员怨源愿年源月缘日,纳尔逊的母亲艾比不幸病逝。

员怨缘园年,纳尔逊终于说服父亲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并且将整个家族包括波坎蒂科在内的全部地产都纳入其掌管之下,而小洛克菲勒则是唯一的股东。员怨缘圆年,纳尔逊又开始劝说小洛克菲勒将股权转让给自己和兄弟们。在儿子们日益强烈的攻势下,小洛克菲勒最终妥协了。在“有生之年享受对财产的占有权”这一前提之下,小洛克菲勒以仅为真正价值缘豫的价格将自己所有的房地产股份全部卖给了自己的儿子们。

事实上,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继承者,尤其是纳尔逊,对于自己如此急迫地接管家族企业的行为也感到了一些内疚,特别是在母亲艾比去世之后。然而,他们的父亲小洛克菲勒却对此表示理解。他认为这一切正是他从小对孩子们所进行的教育所导致的不可避免的结果,甚至是他多年前就在内心深处期盼的结果。他认为孩子们的斗争行为正是其作为优秀的家族继承人的外在表现,只是纳尔逊出众的野心和能力让他有些担忧。

在新的时代来临之时,洛克菲勒家族的慈善事业也传承到了第三代继承人的手中。纳尔逊杰出的商业天赋和政治才能让他把家族的慈善事业和其他投资事业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并以此开创自己的事业。以纳尔逊为首的第三代继承人将从祖辈和父辈手上接过家族的财产和责任,进一步将家族的力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去。

与父亲小洛克菲勒不同,以纳尔逊为首的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继承者们在家族财产的继承上占据着主导地位。事实上,在小洛克菲勒从父亲老洛克菲勒手中接过财政大权之前,他几乎苦苦等待了漫长的半个世纪。不过,他的儿子纳尔逊显然没有他那样的耐性。为了早日继承财产,将家族的力量纳为己用,纳尔逊领导他的兄弟们对父亲步步紧逼。然而,小洛克菲勒却将洛克菲勒兄弟的斗争行为视为家族优秀精神的传承而倍感欣慰。事实上,这并不代表着小洛克菲勒妥协或屈服,反而是体现出了他的进步和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