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富过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
48171800000040

第40章 步入政坛,追寻美国总统梦

员怨源园年,纳尔逊怀着无限的渴望与热情前往华盛顿出任美洲事务协调员一职。他的到来不仅引起了政府部门中守旧分子的敌意,而且他们还以怀疑的眼光审视着这个年仅猿圆岁、举止轻率的年轻人将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纳尔逊开始带领着他忠诚的团队为政府部门工作。美孚石油公司的乔·罗文斯基和沃里·哈里森,《随风而逝》的出版者、洛克菲勒家族的密友约翰·哈利·怀特利,以及纳尔逊的大哥洛克菲勒三世从家族的事务所中推荐给他的卡尔·斯帕埃斯和约翰·洛克伍德,构成了纳尔逊领导集团的核心。

纳尔逊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自己的政治事业中。而此时,他已经是缘个孩子的父亲了。为了工作方便,纳尔逊全家迁入了华盛顿福克斯礼堂大街的豪华住宅区。他比新人更懂得如何在工作中投入更大的力量,以及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实践所证明。他领导着属于自己的忠实的工作小组,其中除了斯帕埃斯后来的背叛而被排除在外,其他人都紧密地团结在他的周围。毫无疑问,这是一群内心对洛克菲勒家族充满忠诚的人。对纳尔逊来说,华盛顿不仅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而且是一个他的兄弟们尚未涉足却早已在他父亲的掌控下的世界。几十年前在幼小的心灵中萌发的对自己未来政治前途的美好憧憬———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之梦,开始不断地激励着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努力奔跑着。

为了让自己领导的洛克菲勒团队能够在与美国处于同一半球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中占据核心地位,纳尔逊每天早上远点就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他会在洗漱的时候倾听新闻广播;利用早餐时间完成一天工作的备忘录;在愿:猿园上班之前还会顺路观看一下当时的农业部部长亨利·沃伦斯的网球练习;即使是午餐时间也忙得不可开交;下班回家时也常常会带着一大堆尚未完成的工作和一整车助手;晚餐则通常会安排与南美国家的外交官或者美国白宫的要员一同享用;如果谈话进行到深夜,他甚至会索性在客厅的沙发上休息一夜。

如果说纳尔逊的家看起来已经具备了办公室的全部特征,那么他的办公室就已经是一个十足的战场———墙上贴满了军事形势定期分析报告和巨大的世界地图以及各类数据统计图表,幻灯片堆放在各个角落里,记事本和便签也随处可见。纳尔逊认为军事化的工作模式能够让调查、分析与决策的效率更高。同时,这也是为他在不久后出席国家防御建设委员会的铺垫。

事实上,纳尔逊喜欢享受人们对他的崇拜,总是热切地渴望着能从白宫高层领导人的脸上捕捉到对自己的赏识。“他甚至就是喜欢看别人的这种反应。”纳尔逊的助手这样回忆道。

纳尔逊判断拉丁美洲的局势不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但是却可以作为能源和材料的供应者在二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华盛顿当局还没有人对他的行为表示理解。不久,英国在战争中的运输线被轴心国封锁了,拉丁美洲国家随即失去了员辕猿的市场。纳尔逊立刻意识到美国主导世界贸易趋向的绝好时机已经来临。于是,他在财政备忘录中提出:“我们应当采取措施减轻欧洲国家对拉丁美洲原材料和资源市场的依赖性———这对半球性防御策略非常重要。”

于是,纳尔逊的工作组转移了阵线。他们采取各种手段迫使拉丁美洲的美国公司清除其内部的德国籍和意大利籍员工,以致后来连英国籍员工也被列入到了消除对象中。而且,纳尔逊小组还通过查访发现并掌控了一些违法公司,使其安全转轨并将其纳入洛克菲勒的大旗之下。此外,罗文斯基还制定了一个复杂的计划,将英国公司手中的智利和阿根廷最有价值的股份逐渐收购了过来。在这个计划的蚕食下,“英国人的世纪”完结了,“美国人的世纪”来临。而这个征服欧洲市场计划的领跑者正是纳尔逊·洛克菲勒。

纳尔逊密切关注着美国对拉丁美洲国家的政策,并且提出了很多改善意见。他甚至特别警告政府说:“建立起紧密的文化精神纽带是对商业发展最强有力的支持。我们的政策需要真诚而持久。”在他的倡导下,内务部组织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包括艺术品展览、巡回演出、体育竞赛、学术交流会等。这些活动的举办无疑会花费巨额的资金———当时美国内务部的年预算仅为猿缘园万美元,但是当纳尔逊上任三年之后,内务部的开销则超过了员郾源亿美元。由于花销过大,纳尔逊受到了国会的指责,并且被冠上了“花钱高手”这个伴随他整个政治生涯的绰号,甚至有人指控他的行为是“新官僚主义”。不过,纳尔逊并没有向这些人的指责低头,反而继续加大了行动力度———洛克菲勒家族的勇气和毅力使得内务部成为华盛顿最具冒险精神的部门。之后,人们逐渐发现纳尔逊在政治生涯中总是不由自主地遵循着他的外祖父阿尔德里奇的政治足迹,但是纳尔逊本人却对此毫无觉察。

值得一提的是,在内务部的所有部门中,公共信息部显得尤为突出。纳尔逊在得力助手弗兰克·杰米森的帮助下,以政府发言人的身份进行官方宣传,在南美大陆上展开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他们不仅在智利印刷《新纽约时代周刊》四处分发,而且还将整个拉丁美洲的广播业纳入掌控之下,进而让他们可以听到来自美国的先锋者之声。

在拉丁美洲扶植具有长期效益的经济发展项目,彰显出了以纳尔逊为首的美国内务部的勃勃野心。显然,这比单纯地通过在拉丁美洲国家出售美国商品来“建立友好睦邻关系”要困难得多。于是,他与美国国内的大资本家联合起来通过在拉美国家建立的协调委员会暗中为这些国家中反封建政府统治的地下组织提供后援,成为他们的“老板”。然而,美国政坛的另一股力量却通过为拉美国家的独裁者“提供武器”来抑制纳尔逊在拉美地区推行民主主义改革和经济发展措施。

纳尔逊努力将拉丁美洲这个庞大的原材料供应市场紧紧地控制在美国手中,为同盟国在二战中的胜利打下了基础。员怨源源年,美国社会各界为了表彰纳尔逊在二战时期所做的工作,特别制作了一块金质奖章颁发给他。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他的父亲小洛克菲勒特地给他写了一封信表示祝贺,表达他的骄傲与感激:“干得好,我的儿子。你优秀地完成了工作,维护了家族在公共事业中的形象,为家族增添了荣誉。”

员怨源源年员员月,华盛顿当局向纳尔逊发出了新的任命,希望他出任新一届的国务卿助理并继续负责拉丁美洲的相关事务。纳尔逊在得知总统完全支持自己的“半球联合战略”时,他欣然受命。

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继承人中声望最高的纳尔逊确实具备了许多常人无法拥有的优越条件———家族雄厚的财力、广泛的社会关系以及长期致力于慈善事业所积累起来的社会名望。然而,纳尔逊成功的原因却远不止于此———纳尔逊还深谙经济利益与政治权力之间的紧密联系,不仅善于利用政治局势来牟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而且会反过来通过财富的转移来谋求政治权力的交替。可以说,即使在今天,财富的管理者们也能够从他身上学习这些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