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富过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
48171800000037

第37章 新一代继承者的崛起

小洛克菲勒对子女教育的看法与老洛克菲勒有所不同。小洛克菲勒不仅会为孩子们建立在上流社会中的具有影响力的“交际圈”,而且同时他还能意识到不能让孩子完全成为“所谓的上流人士”而变成不能适应美国社会发展的人。他一直努力排除上流社会傲慢排外的思想对孩子们的性格塑造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极力使得洛克菲勒家族家庭生活的隐私在公众眼中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由于这些原因,人们对幼年时期的纳尔逊·阿尔德里奇·洛克菲勒的了解也仅限于“生于员怨园愿年,是小洛克菲勒的次子”,而且是在员怨圆圆年一篇关于“纳尔逊不小心用来福枪打伤了自己的腿”的报道中被提及的。

由于小洛克菲勒切身感受到家庭保护过度和封闭的生活环境造成的伤害,因此他极力避免他的孩子们重蹈覆辙。事业的因素使得小洛克菲勒一家只能定居在纽约,住在西部十区五十四号街一栋怨层的大房子里,距离中心公园只有猿园园米,因而纳尔逊和他的兄弟姐妹们每天放学后就会在家庭教师、保姆或者玩伴的陪同下去玩。夏季来临之时,小洛克菲勒的孩子们会到塞尔港度假,与其他富豪家族的孩子们一同玩耍。每逢周末,他们则会跟随父母到波坎蒂科庄园去玩,去看望居住在那里的他们的祖父———老约翰·阅·洛克菲勒。

波坎蒂科庄园的面积是中心公园的缘倍,整个产业每年的维护费用就高达缘园万美元,主要建筑包括乔治王时期风格的宏伟主屋、员愿世纪的阶梯形花园以及外围的高尔夫球道、一个游戏室和一个两层的体育馆。体育馆中有室内的游泳池、篮球场、台球室和保龄球馆,以及露天的网球场。事实上,这个庄园是洛克菲勒家族精神的象征。小洛克菲勒的孩子们在这里可以与朋友很尽情地玩乐。而且,纳尔逊和他的兄弟们还能在骑术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驾驭骏马,甚至在这个私家公园里测试他们的新电动车的性能。

纳尔逊的父亲小洛克菲勒也将从父辈那里得到的抚养方法用到了自己的子女身上,不让他们过分奢侈。不过他仍然会满足孩子们平常的各种小要求。因此,尽管纳尔逊不必像他的父亲那样与兄弟姐妹们轮流骑同一辆自行车,也不用穿大哥换下来的旧衣服,但是他也必须和他的兄弟姐妹一样,通过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来赚取零花钱。而祖父的“分类账本”依然是孩子们初学理财的教材,因为小洛克菲勒也有着同他父亲一样的担心:“我害怕自己的孩子最终被金钱毁了,因此总是希望他们能正确认识到钱的价值而不把它们耗费在无谓的事情上。”直到成年之后,纳尔逊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每逢周末,他和弟弟温斯普洛常会因为分类账目做得一塌糊涂而被父亲罚款缘美分。

尽管纳尔逊并不像他的弟弟劳伦斯那样对祖父的“分类账本”感兴趣,然而他却对政治表现出了十足的热情与雄心。自从他得知自己的名字是承袭自他的外祖父———纳尔逊·阿尔德里奇,并且从母亲艾比那里听说了这位老参议员伟大的政治力量时,纳尔逊幼小的心中就模模糊糊地萌生了对政治权力的憧憬。再加上纳尔逊的生日与他的祖父———洛克菲勒家族的创始人老洛克菲勒是同一天,于是他从小就为自己出生在这个独特的日子倍感自豪。“归根结底还是祖父的榜样让我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洛克菲勒祖父是所有人的领袖,而外祖父阿尔德里奇则是普通人中的伟人。”纳尔逊说。

可以说,少年时代的纳尔逊是兄弟姐妹中最活跃的一个。他喜欢开怀大笑,并且时刻会流露出对周围人的关心。据他的母亲回忆说,在一次拍照时纳尔逊不小心自然而然地坐到了全家人中央。尽管后来他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与自己的大哥约翰交换了位置,然而一切都无关紧要。正是他的性格使得他无论在哪里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虽然纳尔逊旺盛的精力和开朗的个性赢得了母亲的喜爱和父亲的赏识,不过,小洛克菲勒仍然对纳尔逊高昂的情绪表现出了隐约的担心,因而总是尽可能地教训他,希望能够让他树立起父辈那样高度的家族责任感。因此,纳尔逊的左撇子习惯就成为斗争的焦点。在吃饭或者写字时,小洛克菲勒会给纳尔逊的左手缠上皮筋,并用一根绳子系起来拉在自己手里,一旦纳尔逊用了左手,他就会拉动绳子用皮筋的弹力对他进行强制性教育。尽管如此,纳尔逊却表现出其作为洛克菲勒家族一员的宝贵素质之一———坚强,似乎他从未在与父亲的类似争斗过程中有过一丝一毫的屈服。

与大哥约翰·洛克菲勒三世不同,纳尔逊就读林肯中学时期的学习成绩很差,以至于最后一年时不能顺利毕业。尽管他也想和大哥一样去普林斯顿大学读书,但是他的成绩实在是很难让任何“好学校”接受他。然而,这并没有对纳尔逊的自信心造成任何打击。他甚至毫不避讳地跟同学谈起他的糟糕成绩,并且说:“你知道我的智商并不高。”同学很惊奇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而纳尔逊却泰然自若地回答他说:“因为我做了一个陨匝测试,结果也和学校的考试一样,没及格。”不过在达特茅斯大学求学期间,纳尔逊出人意料地用功起来,并且成功地克服了他的诵读障碍———摇身一变成为好学生。由于他对理论的兴趣远远不如对实践的兴趣更加浓厚,所以他总是试图将每种理论都创造出一个实践模型。

在同学们的记忆中,纳尔逊是个充满活力、平易近人的人。他悠闲的神态与平凡的衣着都给予了大家良好的印象,甚至被推举为学生代表。与父亲小洛克菲勒在大学时期的拘谨表现相比,纳尔逊可谓出尽了风头。他不仅参加了每年的校辩论赛,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作为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员,纳尔逊身上充满着矛盾。事实上,在所有的孩子中,洛克菲勒家族对纳尔逊的期望是最高的,然而他却是受丑闻和压力影响最小的一个。与父亲小洛克菲勒不同,父辈的期望丝毫没有给他带来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天生乐观的个性使得他对于继承家族的巨大力量和责任雄心勃勃。纳尔逊并不像父亲小洛克菲勒那样对于这个无可逃避的责任百般忍耐,而是自然而然地将其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他的祖父老洛克菲勒怨园大寿那天,也正是纳尔逊的圆员岁生日。纳尔逊在给父母的信中这样写道:“我就像生长在巨大的杉树旁边的一棵小树苗。但是圆员岁的小树苗还有足够的时间去成长和发展,终有一日会变成参天大树。”当大学四年级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纳尔逊选择了研究祖父创立美孚石油帝国的伟大历程。这一决定无疑让老洛克菲勒和小洛克菲勒都倍感欣慰,并将其视为家族责任感教育成功的典型实例。

正如熟悉他的人们所知道的那样,纳尔逊·洛克菲勒是不会满足于漫无目的的成长方式的。尤其是在目睹兄长约翰开始像他们的父亲小洛克菲勒那样以一个特殊员工的身份在家族的公司里参与工作的时候,纳尔逊已经开始深深地思索起自己的未来。在毕业时,纳尔逊·洛克菲勒这样告诉自己的父母:“在别人已经建立起的业务中工作,穿别人穿过的鞋走别人走过的路,花费远园年时间做那些修修补补的工作然后坐到那个位置??不,这绝不是我的生活方式。”

虽然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小洛克菲勒继承了父亲老洛克菲勒的很多做法,但是小洛克菲勒的教育方式也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给予孩子们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可以说,纳尔逊幼年时期的政治天赋也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得到良好的发展的。当他表露出看似与家族发展方向相背离的政治梦想时,适当的家庭环境让他比他的父亲更早地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无疑是纳尔逊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极为成功的环节。因此,在教育子女时不仅要教给他们生活中最基本的东西,还要为他们的未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