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富过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
48171800000032

第32章 接管大通,登上权力的巅峰

员怨苑源年初,大卫·洛克菲勒开始了他新的一次环球旅行。这次旅行中最重要的一站就是开罗,他要在这里与埃及总统安沃尔·萨达特商讨在埃及开办新公司的问题。这个新公司将成为自员怨缘远年苏伊士战争以来第一家在埃及设立的美国银行。大卫·洛克菲勒的这次旅行中也计划拜访一些主要的产油国家。受以色列战争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飙涨,对国际社会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在旅行的途中,大卫·洛克菲勒与亚历山大·海格将军通了电话。从他口中大卫·洛克菲勒得知,财政部长乔治·舒尔茨向总统递交了辞呈,一旦总统接受他的辞职申请,那么马上就要寻找下一任人选。海格将军用试探性的口气询问大卫·洛克菲勒是否愿意回国讨论接受这份工作。而大卫·洛克菲勒却用镇定的语气回答道:“我想我不能马上飞回华盛顿,我认为在这里做的工作会对这个国家更有益一点。”

对于大卫·洛克菲勒来说,美国财政部长这个看似荣耀的职位并不能吸引起他的兴趣。肯尼迪总统曾经邀请他担任财政部长,约翰逊总统也发出过邀请,但是他都没有接受。大卫·洛克菲勒不想为了政府的工作而失去让大通银行发展壮大的机会,更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他的妻子不想去纽约居住。

当时美国国内经济形势并不是很好,石油危机和通货膨胀导致经济一片混乱,水门事件也使得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之下,财政部长的位置不再像以前一样炙手可热,在很多人的眼里它更像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员怨远愿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这位总统从骨子里不喜欢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他不希望洛克菲勒家族的势力继续在华盛顿扩张。因此,当他的助手向他建议请大卫·洛克菲勒担任财政部长的时候,他只是笑了一笑,不置可否。还有一则传闻说:当初有人提议让纳尔逊当美国的国防部长,尼克松的亲信立刻指出内阁里已经有了两个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员。于是尼克松半开玩笑地说:“我不明白为什么非要选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不可呢?”

当大卫·洛克菲勒乘坐专机返回美国的时候,他发现事情没有他想象得那么糟糕。财政部长的这个位置还是比较有诱惑力的,这个国家也确实需要一些人来恢复华盛顿的名誉。况且,帮助国家经济复苏是每个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员都乐于接受的一项挑战,尽管这个任务注定会很艰苦,但是这对洛克菲勒家族来说充满了诱惑。

于是,大卫·洛克菲勒致电海格将军,表示他愿意考虑接受这份工作。不过他要求政府允许他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将美国从水门事件的阴影中带出来。大卫·洛克菲勒接受了尼克松总统以及国务卿基辛格的邀请参加了中东部的宴会。总统向他致敬并且握手,但却没有提到委任财政部长的事情。这让大卫·洛克菲勒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接下来的几天里,大卫·洛克菲勒又和总统有过几次会面,但都没有提到新职位的事。于是,大卫·洛克菲勒开始怀疑尼克松是不是突然改变了主意,或者是因为巨大的压力使他健忘。无论是出于哪种情况,没有总统的强力支持,他是绝对不会出任财政部长的,因为这要冒极大的风险。

不久之后,大卫·洛克菲勒从纽约给海格将军打电话,告诉他自己已经无意担任美国的财政部长。当海格将军再三要求给他一个合理的理由时,大卫·洛克菲勒想了片刻,说自己担心别人指责他是为了保护洛克菲勒家族的利益而担任这个职务。海格将军看他心意已决,也就不好再勉强。

从大卫·洛克菲勒拒绝出任美国财政部长这个事件中人们可以发现他的睿智。如果是别人得到这个机会,可能什么也不问就接受了,但是大卫·洛克菲勒却没有那么去做。在大通银行几十年的工作让他升到了重要的地位,用一本著名财经杂志的话来说,“他在社会中的同党以及银行方面的同僚和白宫内阁里的人物没什么两样”。无论是美国政权的更迭,还是国家的经济陷于混乱之中,可以说大卫·洛克菲勒的地位都不会受到影响。当然,相比于极不稳定的政治环境,大卫·洛克菲勒在家族公司中的地位要稳固的多。

在大卫·洛克菲勒的人生中,事业占据了他大多数的时间,而大通银行又是他最重要的一项事业。当他第一次为这家银行工作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这是一种事业,也许是唯一适合他的并能够让他得到权力与地位的一项事业。银行的一些事务对大卫·洛克菲勒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且这和他的性格与野心也十分适合。从某一个角度来看,银行家就是商业世界中的政治家,而且还不必像政治家那样去讨好民众,以换得他们对自己的支持。银行家是公司行为的说教者,同时也是经济前途的监督者,他们手中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权力。

战后美国经济发生了一幕戏剧性的变化,金融业的发展已经超越了行业的体系,那些金融机构的投资者们手中握有的股份也已经超过了国家主导公司持有的股份。大卫·洛克菲勒管理的大通银行已经控制了信托和生活津贴基金,成为新的经济秩序中重要的力量。大卫·洛克菲勒拒绝尼克松总统的任命之后,继续带领着大通银行快速发展,同时他还主持着国际化学联盟、美国电话电报、印第安纳美孚、壳牌石油、埃克森等十多家大公司的事务。大通银行在美国航空公司、新泽西美孚、大西洋里奇菲尔德等多家公司都有股份,这些公司构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其股份控制力量是非常巨大的。

大卫·洛克菲勒源缘岁的时候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大通银行的董事长。他获得了担当首席执行官时一半的股份,另一半则交给了外事主席乔治·钱宾。钱宾是一位知名的商业经济银行家,他的资历比大卫·洛克菲勒多了几十年,在商界中有着非常好的声誉。很多人认为这两个不同时代的代表人物会有意见上的争执,然而事实却是他们在处理银行事务方面有着惊人一致的观点。他们联手制定了大通银行新的制度,并且为银行未来的发展设计了新的方案:抛出诱饵吸引更多的储户,同时利用媒体进一步扩大大通银行的知名度。由于大通银行这些新的举措让他们的对手开始慌张起来,所以人们不得不对这个新上任的大卫·洛克菲勒刮目相看。

大卫·洛克菲勒与钱宾一直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他们共同管理着大通银行,帮助大通银行战胜了其他的竞争对手,成为美国排名第一的银行。在钱宾退休之后,他们的共有不动产权关系也就此结束。即使大卫·洛克菲勒决定继续雇佣钱宾,他仍将独自控制这家银行,这也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成为大通银行的最高领导者。

大通银行新的总部建立在曼哈顿广场。大卫·洛克菲勒投入员缘亿美元建造了一个高达远园层的摩天大楼,使他周围毗邻的同行们都感到了自己的渺小。这座新的大楼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建筑,它有着最大的拱形房顶,使用最大的计算机电池,最先进的机械设备使得他们能够处理任何数量的钱。

大卫·洛克菲勒的办公室在大楼的员苑层,这里的警卫在走廊里来回巡逻,他们负责保证总裁的安全,同时确保他不被陌生人打扰。作为一个大人物,大卫·洛克菲勒的行动总是非常迅速,人们经常看到这位总裁飞快地走向自己的私人电梯,然后按下按钮,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之中。

在大卫·洛克菲勒的办公室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其中有非洲的雕塑,也有伊特鲁利亚的陶瓷。这或许是大卫·洛克菲勒大概想给来访的客人造成这样一种感觉,作为大通银行最高的领导者,需要有一套被视为至圣之所的办公室,而他则是这座大楼里绝对的焦点人物,每一个来访者都不得不抱着一颗虔诚的心来拜访。

三次拒绝担任美国的财政部长,这在一般人眼中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但这样的事情确实发生在了大卫·洛克菲勒的身上。尽管财政部长的位置充满着诱惑力,但是这对于大卫·洛克菲勒来说却不是他的事业。他的真正事业是大通银行,这里才是他的立业之本,而且也只有大通银行才能给他想要的权力与财富。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大卫·洛克菲勒拒绝出任财政部长的决定了。古人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既然大卫·洛克菲勒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那么他没必要为一个前途未卜的机会再去冒险。从大卫·洛克菲勒这段经历中我们可以得知,成功的道路上有很多的诱惑,只有知道取舍才能最终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