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杰出青少年要学的16堂人生哲理课
48161900000061

第61章 不要害怕那些激励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苦难

一位哲人指出:必要时,我们都能忍受灾难和悲剧,甚至战胜它们。我们内在的力量坚强得惊人,只要我们肯加以利用,它就能帮助我们克服一切。

已故的布斯·塔金顿总是说:“人生的任何事情,我都能忍受,只除了一样,就是瞎眼。那是我永远也无法忍受的。”

然而,在他 60 多岁的时候,他的视力减退,一只眼几乎全瞎了,另一只眼也快瞎了。他最害怕的事终于发生了。

塔金顿对此有什么反应呢?他自己也没想到他还能觉得非常开心,甚至还能运用他的幽默感。当那些最大的黑斑从他眼前晃过时,他却说:“嘿,又是老黑斑爷爷来了,不知道今天这么好的天气,它要到哪里去?”

塔金顿完全失明后,他说:“我发现我能承受我视力的丧失,就像一个人能承受别的事情一样。要是我五个感官全丧失了。我也知道我还能继续生活在我的思想里。”

为了恢复视力,塔金顿在一年之内做了 12 次手术,为他动手术的就是当地的眼科医生。塔金顿知道他无法逃避,所以唯一能减轻他受苦的办法,就是爽爽快快地去接受它。他拒绝住在单人病房,而住进大病房,和其他病人在一起。他努力让大家开心。动手术时他尽力让自己去想他是多么幸运:“多好呀,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能够为像人眼这么纤细的东西做手术了。”

一般人如果要忍受 12 次以上的手术和不见天日的生活,恐怕都会变成神经病了。可是这件事教会塔金顿如何忍受,这件事使他了解,生命所能带给他的,没有一样是他能力所不及而不能忍受的。

青少年要懂得:真正的勇士不可阻挡,总会百折不回,直到抵达胜利的彼岸。一锯锯不倒大树,唯有经过多次反复锯割才能锯倒大树。我们也许只注意人们成功时的情景,而经常忘记了他们成功路上的辛劳、痛苦与危险。

人的整个一生可以说就是一所磨炼的大学校,每个人都是这所大学校中的学生,正如在学校一样,学校的训练与教导为学生所信任,人生这所学校中的许多“教训”也必会得到信任。我们也许认为并非一定得学习这些经验教训和教导不可,尤其是当这些经验教训的“老师”是痛苦、悲伤、诱惑和困难的时候。但是,我们还是应该自愿接受这些磨炼。

那些伟大人物无一不是苦难的学徒,无一不是历尽千辛万苦才成就辉煌的。苦难往往最能锤炼和磨雕人的性格,苦难也往往最能激起人们行动的勇气。若没有困难,人们也许疏于行动。英雄也因突然降临的灾难而崭露头角或脱颖而出。在某种情况下,天才,如同生铁需要燧石敲打一样,也需要突然而激烈的苦难才能使其成长、成熟。而在沉湎安逸享乐的环境中,天才也易于枯萎和凋谢。

激励人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苦难,对人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这远比漠然、散漫、慵懒地打发时间强。唯有艰苦奋斗才是胜利的条件。没有困难,也就没有努力奋斗的需要;没有诱惑,也就没有自我控制的训练,而且也就没有美德;没有痛苦和不幸,也就不会受到忍耐和顺从的熏陶。因而,艰难、困苦和不幸往往是力量、纪律和美德的最好源泉。

造就伟人的不是闲嬉,而是努力;不是顺境,而是困厄。或许,在生活的任一驿站,要想取得任何的成就,都必须首先面对和克服重重困难,而正如错误会成为最宝贵的经验一样,困难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查尔斯·福克斯甚至认为:“一个虽屡遭挫折却百折不挠的人将比一个一直顺顺当当的人更有可能取得成就。”他说:“有年轻人告诉我他在首场演讲中就语惊四座、技压群雄,这当然很好。他也许会继续进步,但也许会对自己的首次胜利沾沾自喜,止步不前。而当我看到一位年轻人在第一次尝试中虽未成功,却矢志不移、继续努力时,我相信这样的年轻人将比绝大多数第一次就取得成功者更可能获得最终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