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杰出青少年要学的16堂人生哲理课
48161900000018

第18章 不仅要喜欢思考,还要善于动手尝试

你知道太阳的真面目吗?现在我们已经能够轻易地从各种图书或者纪录片中看到有关太阳表面状态的描述和各种有关太阳的图片。但直到 19 世纪末,人类还从未真正地认识太阳,是一个人的出现——伟大的天文学家海尔,改变了人们的认识。

1891 年,海尔用自己发明制作的特殊仪器,成功地拍下了人类关于太阳的第一张照片,揭开了人类认识宇宙的新一页。

海尔生长在美国芝加哥,从小就有着广泛的兴趣,喜欢思考,善于动手尝试。

小时候,海尔的父亲给他讲了许多关于太阳的神话传说。有一次,他听说用涂黑了的玻璃将望远镜的镜筒前后遮住,这样看太阳就不会刺眼了。他立即跟父亲商量,看能不能用这种方法观察太阳。父亲非常支持他的想法,让他自己尝试制作了一台望远镜。透过望远镜,一幅壮丽的景象展现在他的眼前:巨大火球的边缘,就像无边无际的草原上燃起了漫天大火,非常漂亮。这次观察使他对研究太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而引领他逐步走向科学的殿堂。

一次,海尔跟妈妈出去旅行,在火车上,海尔看到一个小女孩用红色透明糖纸挡在眼前,对她妈妈说:“咦,妈妈变红了,叔叔也变红了!”这句话触动了海尔,使他重新开始思考,为什么隔着红玻璃纸看到的物体颜色是红的呢?海尔最终琢磨出是红玻璃纸把其他色光滤掉了,只让红光通过。能不能制作出一种设备,把其他光都滤掉而只让一种光通过呢?海尔开始尝试并进行各种实验,最终研制出一种特殊的镜头——过滤器,从而发明制造出观察太阳的新仪器,拍下了有史以来太阳的第一张照片。

创造首先源于一种想法,但单有创意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必要的行动。海尔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童年时代的“实验”和探索,对一个人今后的人生历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亲自动手,检验自己的想法,是取得成绩、拓展视野的重要途径。只有去“做”,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只能永远停留在初始阶段。

实践证明,小制作和小发明作为实践性很强的操作活动,不但要求青少年拥有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它对培养青少年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比如,图书馆阅览室为方便读者阅读和自身整理、收集报纸,一般都用报夹把一期一期报纸夹在一起,积满一个月后再取下来装订,但这样不是很方便。方便报夹可以在每次夹满报纸后,不用取下装订,而是直接用装订线穿过装订孔,把报纸装订好。它的结构是在普通报夹上钻三个定位孔,在每一根的定位孔内分别装上一带孔的尖头定位桩。使用时,把报纸放在定位桩上,合上另一根报夹,报纸就固定在报夹上了,报纸积满后直接在孔中穿线装订。

这个小发明的操作过程给我们的启发是:生活中处处是学问,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问题,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实际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日常生活存在的问题中提炼出来的。

享有“当代爱迪生”美誉的日本人中松义郎,在很小的时候就迷恋上了航空飞机模型的制作,并让他的父母买来大量的航空模型材料和制作模型所必需的全部物品和工具,然后在他的小书房中,开始了他的发明之路。经过不懈的努力,中松义郎终于获得了巨大成功,他数次在纽约世界发明竞赛中荣获最高奖,被尊称为“世界发明大王”。

是什么使得他有如此大的成就呢?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不断地运用自己的双手,勤于动手操作。在读中学的时候,他就具有独特的思维视角和精细的观察能力。这些不仅是进行发明创造所必需的,也是青少年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当着重培养的。可见,小制作或小发明对青少年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进行小制作和小发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进行小制作和小发明,为的是巩固所学的书本知识,进一步熟悉相关的操作技能和技巧,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有的青少年为操作而操作,不是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也不遵循一定的操作程序,而是随心所欲,结果搞出来的东西既没有使用价值也没有意义,这是不可取的。

从难度上讲,要注意选择那些适合青少年特点,能为自己所接受的项目,一般应当选取那些结构比较简单的、程序不太复杂的对象,而不是那些结构复杂、程序繁琐的对象。从内容上讲,要注意选取与自己所学的背景知识相吻合的对象,即能运用已知的理论知识进行切实可行的操作。比如初中生可以进行一般的光学小制作,因为同学们这时已经学过了简单的光学知识,但是要进行涉及动量守恒定律的小制作或小发明,显然是不太可行的,因为初中生还没有学过相关的物理知识。

进行操作前,需要收集或设计小制作或小发明所需要的图纸、计算工具以及附有相关技术参数的资料。收集资料时,可以查阅相关书籍,也可以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还可以请教老师或者是专家。